【摘要】13課漢朝的中外交流偃師市實驗中學齊宏峰華東師大版七年級歷史教材分析:?本課地位:第13課《漢朝的中外交流》是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的最后一課。內容包括三部分:1、張騫通西域。2、絲綢之路。3、佛教東傳。漢朝對外交往充分體現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與滲透。絲綢
2025-08-10 14:23
【摘要】第17課漢朝的文化電視連續(xù)?。骸段饔斡洝啡鐏矸鹱?,是哪個宗教的人物?一、佛教的傳入1.起源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的喬達摩·悉達多創(chuàng)立了佛教。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即釋迦族的“圣人”,他在獲得證悟之后,又被人們成為佛陀,簡稱佛,即覺者。
2024-08-31 00:32
【摘要】漢朝的科學技術甲骨文漢朝以前的書寫材料金文笨重竹簡昂貴的帛書以上書寫材料同紙相比有什么缺點?想一想一、蔡倫和造紙術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fā)明之一,早在西漢前期,已經出現用于書寫和繪圖的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紙逐步取代竹木簡和帛,為紀念蔡倫的功績,人們把這種
2024-11-24 00:41
【摘要】第13課漢朝的中外交流同步測試基礎識記一、選擇題1.唐朝詩人王維寫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你知道“西出陽關”后的地方在漢朝時被稱為:()A.甘肅B.新疆C.西漢
2024-12-14 23:43
【摘要】漢朝的中外交流第13課一、漢初的西域玉門關陽關兩漢時期,人們把今天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現在新疆地區(qū)和更西的地方,稱為西域。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玉門關遺址漢武帝要派人聯絡大月氏進攻匈奴,誰愿意踏上這
2024-12-20 14:10
【摘要】第5課唐代的中外交往一、遣唐使三、玄奘西游二、鑒真東渡1.唐朝的對外交通2.唐朝開放的對外政策一、遣唐使3.日本遣唐使4.天竺、大食、新羅的遣唐使節(jié)原因表現觀察唐朝對外交通路線圖,談談唐對外交通可以到達哪些國家和地區(qū)。陸路海路可到達朝鮮可達朝鮮
2024-11-24 16:12
【摘要】第3課唐朝的民族關系與中外交流教學目標1、掌握文成公主入吐蕃、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重要史實;2、了解文成公主入吐蕃、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的目的和意義;3、明確唐代開明的民族政策與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影響與作用。1、吐蕃人生活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是哪個民族的先民?2、文成公主入吐蕃與誰和親?后來金城公主
2024-12-26 22:54
2024-11-22 05:42
【摘要】[新課導入]在昭君墓園內,聳立著一座高大的漢白玉碑,上面鐫刻著董必武題寫的《謁昭君墓》七絕詩一首: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想一想:匈奴是怎樣崛起的?昭君出塞與匈奴和親是怎么回事?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zhàn)一、冒頓統(tǒng)一蒙古草原
2024-11-24 02:51
【摘要】第15課匈奴的興起與漢朝的和戰(zhàn)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威海八中王雅楠圖片反映的是哪個古代少數民族的生活?.他們生活有什么特點?匈奴生產生活特點:,開始墾田種谷
【摘要】學習目標:1、掌握西域的概念。2、講述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等史實,認識到張騫通西域的重大歷史作用。3、了解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東漢重建西域都護的重要意義以及班超出使西域的重要貢獻。4、掌握絲綢之路的概念,認識其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5、了解佛教傳入中國及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生的影響。重點: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2024-12-10 22:59
【摘要】圖4-28開元29年唐朝疆域圖東到大海,西達安西、蔥嶺等廣大地區(qū),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隋朝疆域圖唐朝疆域圖比一比:唐朝疆域和隋朝疆域相比,在哪些方向上有明顯的拓展?想一想:這些拓展的地區(qū)有什么共同特點?唐朝與吐蕃的關系:①文成公主入藏:過程:影響:7世紀初,西藏地區(qū)的吐蕃興起
2024-12-19 23:05
【摘要】第3課民族和睦與中外交流隋朝疆域圖唐朝疆域圖比一比:唐朝疆域和隋朝疆域相比,在哪些方向上有明顯的拓展?思考:這些拓展的地區(qū)有什么共同特點?并說一說當時唐朝周邊有哪些少數民族政權?“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我獨愛之如一?!薄顿Y治通鑒》思考:這句話什么意思?體現怎樣的民族政策?
2024-12-20 11:26
【摘要】第16課中外的交往和沖突海的樂章一、鄭和下西洋——交往(鄭和)1、歷史背景(MORE)2、航海過程路線示意圖(郵票)3、影響作用(MORE)二、戚繼光抗倭——沖突1、歷史背景(倭寇)2、抗倭事跡A戚繼光其人B臺州大捷(作戰(zhàn)示意
【摘要】第3課唐朝的民族關系與中外交流中圖版七年級下冊1、吐蕃人社會生活狀況吐蕃人是藏族人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主要以游牧為生,也從事一些高原農業(yè),種植青稞、豌豆、小麥、蕎麥等。吐蕃的首領稱為“贊普”。在唐朝初期,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2024-12-12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