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斷的。 ( ) ,采用交流負反饋的目的是改善放大電路的性能。 ( ) ,后級 放大電路的輸入電阻就是前級放大電路的輸出電阻。 ( ) ( ) ,輸出電阻小時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的特點之一。 ( ) 。 ( ) ,而在后邊部分或全部分開 ,保護線接地 PEN 線稱為( ) 系統(tǒng)中的 PE 線( ) PEN 線 ,構架與系統(tǒng)中的( )可靠地連接稱為保護接地 N 線 線 一、判斷題。 A傳導三相系統(tǒng)中的單相電流 B 連接用電設備的接地線 C 連接使用相電壓的單相設備 D 傳導三相系統(tǒng)中的 3 次諧波電流 ( )的功能是連接使用相電壓的單相設備,傳導三相系統(tǒng)中的不平衡電流和單相電流,減少負荷中性點的點位偏移。 A直接接地 B 不接地 C 經(jīng)高阻抗接地 D 經(jīng)消弧線圈接地 133.( )的配電系統(tǒng)中一般采取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運行方式。指示。經(jīng)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程度,分為三級。經(jīng)濟上所造成的損失或影響程度,分為( )。高壓配電線,( ) 低壓配電線等組成 A 低壓配電所 D 分段隔離線 123.( )通常由高壓電源進線,高壓配電所。 ( )電路總功率可以用二表法 A 三相三線制 B 三相四線制 C 三相五線制 D 單相 ( )來測量 A 一表法 B 二表法 C 三表法 D 二表法或三表法 ,二表法 ( ) A 適用于不對稱負載 B 適用于對稱負載 C 適用于不對稱負載或對稱負載 D 對不對稱負載或對稱負載都不適用 cosφ ,在電路上并聯(lián)的電容 ( ) A只能很小 B 大小可調 C 越大越好 D 小些好 提高 cosφ ,常采用并聯(lián)適當?shù)? ( ) A 電感 B 電容 C 電阻 D 電動勢 102 .為了提高電網(wǎng)的( ),可采用的措施是降低供電設備消耗的無功功率 A 功率因數(shù) B 電流因數(shù) C 電壓因數(shù) D 總功率 ,可采用的措施是( )供電設備消耗的無功功率 A 增加 B 降低 C 消除 D 無視 ( )發(fā)生變化時,電路從原來穩(wěn)定狀態(tài)經(jīng)過度過程后進入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 A 狀態(tài) B 參數(shù) C 連接方式 D狀態(tài),參數(shù)或連接方式 ,參數(shù)或連接方式發(fā)生變化時,電路從原來穩(wěn)定狀態(tài)經(jīng)過度過程后( ) A .停止工作 B 進入新的狀態(tài) C 回到原來的穩(wěn)定狀態(tài) D 進入新的穩(wěn)定的狀態(tài) 中,流過它的電流( ) A 逐漸增加 B 突然變化 C 保持不變 D 逐漸變化 ,流過它的電流( ) A逐漸增加 B 逐漸減小 C 保持穩(wěn)定 D 等于零 ( ),因此電路產(chǎn)生過度過程 A電路中的儲能元件參數(shù)變化 C 電路發(fā)生變化 ,不產(chǎn)生過度過程的原因是( ) A 電路中不存在儲能元件 B 電路中存在儲能元件 C 電路中僅元件參數(shù)發(fā)生變化 D電路存在儲能元件,且電路發(fā)生變化 ,電容兩端電壓( ) A逐漸增加 B 逐漸降低 C 不變 D 逐漸變化 ,電容兩端電壓 ( ) A逐漸增加 B 逐漸降低 C 不能突變 D 不變 ( ) A 電流 ic 逐漸增加 B 電流 ic 有限 C 電流 ic 不能突變 D 電壓 uc 不能突變 ( )是電容的電流 ic 有限 A 表達形式 B 結論 C 應用條件 D 適用對象 114 電感元件換路定律的應用條件時電感的( ) A. 電流 iL逐漸增加 B 電流 iL有限 C 電流 iL不能突變 D 電壓 uL不能突變 ( )時電感的電壓 uL有限 A 表達形式 B 結論 C 應用條件 D 使用對象 116 .RL 電路過度過程的時間參數(shù) t= ( ) A. — R/L B. L/R C.— Rt/L D. R/Lt 117. RL 電路中若 R=10Ω, L=20mH ,則過度過程的時間參數(shù) t=( ) A B C 2ms D 2s 118 .t=L/R 是 ( ) 電路過度過程的時間參數(shù) A RL B RC C RLC 串聯(lián) D RLC 并聯(lián) 119. RC 電路中若 R=1KΩ, C=2μ F ,則過度過程的時間參數(shù) t= ( ) A B μ s C 2ms D 200ms ( ) f (∞)和τ。 ( )。 A. P= B . P=3UpIecosφ C. P=3UeIecosφ D. P=3UeIesinφ ,總功率為 ( )。 、 60W、 40W 、 60W、 100W 、 40W、 60W 、 100W、 40W 220V的 40W、 60W 和 100W 的三只并聯(lián)在 220V的電源中,他們的發(fā)熱量由大到小排列為( )。 ,作三角形聯(lián)接若每相負載阻抗為( ),接在線電壓為 380V 的三相交流電路中,則帶你錄得線電流為 。 地之間 , ( )。 D 幅值是線電流的 倍 ,中性線電流 ( )。 30176。 D. 對稱三相負載星型聯(lián)接 ,相電壓等于線電壓且 ( )。 A. ω L=ω C C. ω L=ω C=R =0 — L— C 并聯(lián)電路諧振條件是( )。 ,但要以復阻抗替代電阻 ,它的總阻抗的幅角為 ( )。 燈 燈 燈 燈 、電源端電壓、點燈的電阻及交流電的頻率均相同,消耗功率最大的電燈時( )。 — L 串聯(lián)電路中 ( )超前電流 90176。 φ 角 φ 角 90176。 +jω R +jω RL +jω L L — L 串聯(lián)電路的電路復阻抗為 ( )。 +jω R +jω RC +j/ω C 71.( )電路的電路復阻抗為 R+1/jω C。 、電流的大小 、電流的相位 、電流的方向 R— C串聯(lián)電路中( )與總電流之間的相位差角,與電路元件 R、 C 的參數(shù)及電源頻率有關。 A超前于 ( )。 ,總電流最大 ( )。 ,電流最小 ( )。 Z2/( Z1+Z2) D.( 1/Z1+1/Z2)178。 Z2178。 Z2/( Z1+Z2) +1/Z2 61.兩個阻抗 Z1,Z2并聯(lián)然后與 Z3串聯(lián)時的總阻抗是( )。 +Z2 178。 59 如上圖所示,正弦交流電的( )是 π /6。 176。 A. 30176。 A.電頻率 57.如上圖所示,正弦交流電頻率為( )。 mV mV mV 55.如上所示,正弦交流電的( )為 mV。 C 頻率相同 53 正弦量用相量形式表示,在( )不相同時不能進行計算。 A.模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 B.幅角表示正弦量的初相 C.幅角表示正弦量的相位 D.相量只表 示正弦量與復數(shù)間的對應關系 50.關于正弦交流電相量的敘述中,模表示 ( ) 51.關于正弦交流電相量的敘述,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176。 176。 )V,它的初相角為( )。 )V,它的有效值為( )。 =, I2=, I3= =, I2= , I3= =, I2= , I3= = ,I2= ,I3= ,設 E1=15V,R1=30Ω ,E2=3V,R2=60Ω ,R3=90Ω ,用支路電流法求各支路電流為( )。 44.回路電流法是以回路電流為未知量,根據(jù)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列 出( )方程,從而解得。 ,根據(jù)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列出( )方程,從而解得。 ( )。 38 復雜直流電路指的是含有多個電阻( )的直流電路。 36 如上圖所示,已知: E=30V,R1=1Ω ,R2=9Ω ,R3=20Ω 求開路電壓 U0為 ( )。 ,已知: E=15V,R1=1Ω ,R2=9Ω ,R3=5Ω 。 10V,可把它等效變換成電流是 5A的電流源,則電壓源的內(nèi)阻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