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ould accept our invitation at your possible, please call me at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best wishes!Yours,Li Hua。在全國中小學師生的大力支持下,力爭把奧英作文大賽辦成全國最專業(yè)最權威的英語寫作賽事,成為廣大中小學生英語學習、交流的平臺,為全國中小學生的英語素質加油助跑。本大賽面向全國廣大中小學生,堅持素質教育和自愿報名參加的原則,提倡“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倹Q賽夏令營里的演講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隨機反應能力,讓在英語方面學有專長的同學更加全面的展示自己。創(chuàng)新能力全國創(chuàng)新英語大賽的宗旨是: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大賽特色:自主招生大賽的優(yōu)勝者有機會參加北大、清華等近百所聯(lián)辦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上千名學生通過大賽為他們搭建的這條捷徑成功步入北大、清華、南開等理想的名校。從2009年第八屆開始,大賽由中國第一教育搜索門戶網(wǎng)站—“搜學網(wǎng)”承辦,并正式更名為“全國創(chuàng)新英語大賽”。獎勵辦法各分賽區(qū)根據(jù)當?shù)厍闆r設置選拔賽獎勵級別;凡進入分賽區(qū)決賽的選手將獲得中央電視臺教育專題部頒發(fā)的參賽證書;全國總決賽設置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yōu)勝獎4名,最佳語音、風度、機智、學識、勇氣等單項獎各1名,獎品豐厚??夏令營中央電視臺科教節(jié)目中心應廣大觀眾的強烈要求,并結合國內(nèi)的大好形勢,本著“培養(yǎng)興趣,樹立信心”的宗旨,營造全民學習英語的氛圍,提高人民素質,使在國際舞臺日益重要的中國擁有更多的外語人才。比賽形式各地分賽區(qū)選拔賽應采取初、復、決賽制;初賽以考察參賽選手的英語水平為主,進行英語演講比賽或其它形式的測試。星光獎10名以及各項單項獎。全國總決賽由全國組委會組織,全國預選賽晉級選手參加;選手集中住宿,按照統(tǒng)一要求參加比賽和活動。教師組仍然作為獨立組別由全基中心負責,所有參賽的教師選手直接與組織方聯(lián)系報名參賽。職業(yè)組選手選拔賽2010大賽單設職業(yè)組比賽,原有的大學成人組改為大學組,不再包括參加工作的選手。比賽形式為知識類題目、語言類題目、表演類題目;成績累加排序,每組前20名晉級全國總決賽,未晉級選手由全國組委會頒發(fā)“希望獎”獲獎證書和獎杯。賽程設置全國預選賽采用賽會制的形式,在北京集中舉行,由全國組委會組織,各賽區(qū)決賽晉級選手(每組五名)統(tǒng)一組隊進京參賽。第四屆大賽舉行之日,時值我國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爭“非典”,所有參賽選手、評委和工作人員以大無畏的精神堅持比賽,并取得了圓滿的結果,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首抗擊“非典”的頌歌。2003年1月至5月,第四屆大賽舉行,來自21個省、市、自治區(qū)的45名選手角逐第四屆“希望之星”的冠軍稱號。第三屆大賽的報名階段更加火爆,在湖北賽區(qū)的報名點,前來報名的人群絡繹不絕,甚至幾次出現(xiàn)交通擁堵的現(xiàn)象。2002年2月至7月,第三屆大賽舉行,36名選手從16個省市的報名者中脫穎而出,到中央電視臺參加了全國總決賽。第二屆大賽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觀眾報名踴躍。2001年2月至8月,第二屆大賽舉行,來自19個省市的54名選手參加了全國總決賽,北京大學的孫錚,杭州學軍中學的鐘雨柔分獲成人組和少年組的冠軍。上海外國語大學的詹瑩獲得了首屆大賽第一名,北京外國語大學韓疆,上海外國語大學的邵惟韺分獲二、三名。該年直接報名參賽累計超過500萬人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2010年“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與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合并為“中央電視臺英語演講風采大賽”,并與上海市世博協(xié)調局進行合作。自2009大賽開始,中央電視臺和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在大賽中融入自然環(huán)保的理念,宣傳節(jié)能減排的知識,在青少年環(huán)保教育中起到引導和宣傳的作用。全國總決賽分為半決賽、決賽兩個環(huán)節(jié),邀請全國英語界的權威專家和外籍專家擔任評委。大賽分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和大學成人組四個組別通過初賽、復賽、決賽三個層次進行,嚴格選拔英語水平超強的選手。中央電視臺對全國總決賽給予全程錄像并播出。全國總決賽集中在北京進行,各賽區(qū)每個組別的前三名選手到北京參加。大賽進程分為全國選拔賽和全國總決賽兩個階段,全國選拔賽采取在各地方設立分賽區(qū)的形式,報名的選手根據(jù)自己所處的地區(qū)到相應的賽區(qū)進行比賽。參賽選手涉及各行各業(yè),以在校學生為主,分別來自各省、市、自治區(qū)。大賽自2000年起,至今已經(jīng)歷10年,每年舉辦一屆。本競賽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提倡“重在參與”的奧林匹克精神,堅持自愿報名參加的原則,避免僅僅選拔“尖子”參加競賽。初賽包括筆答和聽力。各年級賽題以主觀題(非選擇題)為主,客觀題(選擇題)為輔,既考察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考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級教研部門可成立相應的競賽組織機構,搞好競賽的各項工作。成立以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要領導成員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