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51 3 3600 103 1690422 5 生產(chǎn)全年熱負荷 D2 GJ 設計給定 0 0 6 通風全年熱負荷 D3 GJ 設計給定 0 0 7 生活全年熱負荷 D4 GJ 設計給定 0 0 8 年熱負荷 D0 GJ K0 (D1+D2+D3+D4) (1+Q5/Qma ) 1690422 1 1825656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19 鍋爐容量的確定 : 表 2- 4 熱負荷延續(xù)時間表 溫度 +5 +3 0 2 4 6 8 10 負荷 續(xù)上表: 12 14 16 18 19 : 按公式39。 鍋爐房內設置分水器和分汽缸。 為了保證除氧設 備正常運行,選用兩臺除氧加壓泵,型號 IS80— 65-這種除氧器效率高,衛(wèi)生,操作方便。自動控制器可以讓用戶根據(jù)水質的變化容易地調整系統(tǒng)得運行,高效,低耗,出水穩(wěn)定。 根據(jù)水質要求以及鍋爐給水水質,故選用 1 臺 Fleck 自動軟水器。 熱力系統(tǒng)設備的選擇 為克服水系統(tǒng)的阻力,選用 3 臺 SOW350— 520A 型循環(huán)水泵, 2 用 1備。本設計鍋爐房設大渣斗,用小型汽車接在落渣口將灰渣直接運到渣場貯存灰渣。運煤系統(tǒng)不設備用,采用一班制工作,每晝夜工作 8 小時,其它時間內可檢修,同時設有煤場和爐前貯煤斗,以保證鍋爐連續(xù)工作。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13 上煤除渣系統(tǒng)的選擇 本鍋爐房規(guī)模較大,為提高鍋爐房的工作效率和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采用機械上煤除灰方式。 通風系統(tǒng)的選擇 本鍋爐房裝機容量較大,并設有除塵器和省煤器,風煙道流動阻力較大,故采用機械平衡通風。由計算可知采暖的最大熱負荷 max 220Q MW? ,在選用鍋爐臺數(shù)時,要求對用戶負荷的變化時應性要強,能根據(jù)負荷的晝夜,冬夏季節(jié)的變化,調整運行鍋爐的臺數(shù)及工作容量,使鍋爐房處于經(jīng)濟運行狀態(tài)。 熱負荷計算及鍋爐設備的選擇 根據(jù)最大計算熱負荷,確定鍋爐房的規(guī)模和總的裝機容量;根據(jù)平均熱負荷,確定單臺鍋爐的容量及各種熱負荷的均衡性;根據(jù)年熱負荷,計算全年燃料消耗量,它也是技術經(jīng)濟比較的根據(jù)。采用分階段改變流量的質調節(jié),即在熱源處通過調節(jié)熱網(wǎng)水流量和鍋爐運行臺數(shù)來滿足不同的負荷要求,但流量也不能過少,通常不應小于設計流量的 60%,否則,易出現(xiàn)垂直失調。 設計作用 本設計的主要作用應起到:確定方案,指導施工圖設計;確定鍋爐及鍋爐房配套輔機的型號、參數(shù)、數(shù)量、附件和主要材料的型號與數(shù)量(設備一覽表,主要材料一覽表)以滿足訂貨;計算技術經(jīng)濟指標,供審批使用。循環(huán)水泵 3 臺,除氧水泵兩臺 ;原水加壓泵、補給水泵各兩臺;事故水泵一臺,其它的見鍋爐房設備一覽表。由于熱負荷大,可以忽略鍋爐房的自用熱。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因為本廠區(qū)離市區(qū)熱網(wǎng)較遠,又無便利的油、汽資源,故本設計采用了區(qū)域燃煤鍋爐房來采暖,與單戶的小鍋爐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5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6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7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8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9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10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本科 畢業(yè)設計(論文) 11 緒論 設計概況 設計及城市說明 本設計為雙層布置熱水鍋爐房工藝設計 ,為沈陽某小區(qū)采暖生產(chǎn)熱水 ,無其它的熱負 荷,為季節(jié)性熱負荷。其二是排渣溫度與落渣份額對灰渣物理熱損失的影響 ,排渣溫度高或落渣份額大 ,都會使灰渣物理熱損失增大 (3)燃燒自身的能耗 :即鍋爐房內燃料制備和輸送的能 耗 ,處理灰渣和除塵的能耗與水耗 ,風機的能耗 這項由馬坦薩斯大學的燃燒與能源研究中心開展的實驗研究,已經(jīng)致力于優(yōu)化以甘蔗渣為燃料的 RETAL 型鍋爐的操作運行和設計參數(shù),同時也增加了甘蔗廠的利用效率。這樣,高溫絕熱型旋風分離循環(huán)床的優(yōu)點得以繼續(xù)發(fā)揮,缺點則基本被克服。由于這個原因,一項特殊當然投入致力于優(yōu)化測試本身和鍋爐操作Ahlstrom 公司的方形分離器緊湊型設計推出之后,立即引起了廣泛的重視 +人們對該技術一直持觀望態(tài)度。然而,另外的新的原理增加了鍋爐的投資和操作費用,因此這也是建立最佳 溫度的重要所在。正是由于這個原因,目前的調查其旨在明確大多數(shù)合適的低溫熱傳遞表面的合成物,無論是從熱力角度還是從經(jīng)濟方面都能獲得優(yōu)化的廢熱回收策略。 過了若干年,這種鍋爐被重新設計改造,主要是根據(jù)燃料類型的變化修改燃燒系統(tǒng)。在這個等式中, 2q 代表廢氣熱損失, 3q 和 4q分別代表化學和固定碳的損失, 5q 是鍋爐外墻傳導熱損失,為了量化熱損失,將會用到下面的公式 [2]: 2q (%) = 41100( )( )Pqeg b ea QII? ?? ( 2) 這里的 egI 和 eaI 分別是廢氣和過量空氣焓。由于這個原因,在現(xiàn)代研究中,效率總是通過間接的方法測量出的。 眾所周知,鍋爐的全效率可以通過直接和間接兩種方法得到。當所有的數(shù)據(jù)被收集后,就開始進行統(tǒng)計分析來確定每個參數(shù)的的平均偏差。取樣和測量處如圖 1所示 實驗室工作開始于所有不同位置(灰底、灰垢、網(wǎng)刷)的廢料收集。每半個小時,就確定一次氣體成分 (O2,CO, and CO2)和決定濕度和灰分的甘蔗渣。 鍋爐的測量段和實驗分析將在后來的九小時里進行。燃料的斜槽和固定壁爐在開始前也要被清理 1個小時,并且延展給煤機的轉速是固定的。按照標準程序,進行一次實驗至少要在鍋爐啟動后等待 24小時和清除底層灰后兩小時,灰垢存在于燃料氣管 U型轉 彎處(看圖 1中 13),還有測試前的熱傳遞表面。 根據(jù)推薦應用于液體和固體燃料 ASME和 GOST兩種方法,做了 60多次實驗。用于測試的燃料分析為 %的碳, %的氫 ,%的氧 0%的氮 , 0%的硫 , 4%的灰分。那些大多數(shù)特性為又輕又小的甘蔗渣碎片,將懸浮燃盡。鍋爐的總高度和深度分別是 ,它的寬度是 8 m。 這個實驗是在古巴兩個不同的制糖廠,選取三臺鍋爐進行的。還有使燃燒堆的溫度降到 200℃以下,經(jīng)過這些改進后,鍋爐的效率可以增加到 70% 甘蔗是一種有很大莖稈的植物,一般高 25m,只有莖的那部分用于制糖,其他所有部分,如葉、根等都是無用之物,在處理過程中被去除的,以前制糖作坊里湯汁是把植物的 莖在卷壓機里經(jīng)過研磨和擠壓而提取得到的。在這些鍋爐中,甘蔗渣通過斜槽由重力進給或堆成堆進行燃燒。 古巴在殘渣的制造中可擁有一個能量源,相當于它總能量消耗的30%。另一方面,甘蔗渣的需求也在增加作為造紙、家具和其它工業(yè)的原材料。先前,這種殘渣是被當做一種物理燃料處理的,然而在 1970 年的能源危機后,隨著對燃料油、天然氣、電力的消耗增加,人們越來越關注有效的可替代燃料。這時氣體溫度也像過量空氣最佳值一樣被計算出來,它們對效率的影響程度已經(jīng)做了分析,如果總耗包括在效率里,那么大多數(shù)的有效熱回收策略在由加熱器產(chǎn)生的廢氣熱流的趨勢上會產(chǎn)生節(jié)約機制的整合。分析了用于鍋爐 操作的評估過程和進一步調整一般的測試方法,重點在全效率中化學計量比率和蒸汽動力有重要性,重要一般規(guī)則按照 ASME 和 GOST 方法學已從常規(guī)測試獲得,結果得到一個簡單的測試編碼。 論文中詳細提供了各個系統(tǒng)的 計算、選型及產(chǎn)品外型安裝尺寸,并且附有鍋爐系統(tǒng)圖,設備布置平、剖面圖以及配管平、剖面。獨立完成所要求的設計任務。在汽水系統(tǒng)中,由于原水硬度比較高,并為運行管理方便本設計采用自動軟水設備以及海綿鐵除氧器。 由于本鍋爐房上煤、除渣量都比較大,采用機械式上煤除渣,上煤系統(tǒng)大傾角提升機加水平運輸膠帶,除渣機采用馬丁除渣機加水平運輸膠帶加大傾角提升機。包括有泵房,水處理間,辦公室,控制室,配電室,更衣室,休息室,化驗間等。 鍋爐房可分為四個系統(tǒng):運煤除灰系統(tǒng),送、引風系統(tǒng),汽水系統(tǒng)及儀表控制系統(tǒng)。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I 摘要 在生產(chǎn)和民用建筑中,鍋爐房是主要的組成部分,其設計合理與否,不僅影響基建投資,而且也影響到以后的正常采暖。 本設計為沈陽市供暖的 4X58MW 熱水鍋爐雙層布置鍋爐房工藝設計 ,采用高溫水供暖,供回水溫度為 130/70℃。 鍋爐房主機間雙層布置,主機間后為風機除塵間,輔助間布置在主機間左側,共四層。右側設有上煤小室和渣倉,考慮到煤的粒度,設置破碎機對煤進行破碎。為了保證鍋爐燃燒和傳熱過程更好的進行,本設計采用平衡通風。 實際要求我們結合所學專業(yè)知識, 參與國家有關規(guī)范,標準,工程設計圖集及其他參考資料。同時要求系統(tǒng)的掌握設計計算步驟,方法,培養(yǎng)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 雙層布置,機械上煤除渣,自動軟水設備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II Abstract In daily life and factory design, boiler roo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Whether its design is reasonable or not, not only affects the investment, but also the normal heat provision in the future. This is a design for the technology process of one boiler room in shenyang ,whose total capacity is 4 58 boiler room uses doublelayer arrangement. It uses high temperature water to provide the heat neede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mutation water is 130 and 70. The boiler includes four systems: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ash and coal, ventilation system, water system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Behind the boiler room, is the ventilation room and at the left is the pump room. In the right, you can see the coal and ash room. The coal is a litter big so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a machine to make it more adjust to the system. The machine for provision of coal and for transformations of the ash is similar, both using big angle provision machine and level traffic machin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ocess of the boiler room, it is right to use balance ventilation. In the water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water, this design use specific machine to make the water more pure and suitable for the process. Combining our subject knowledg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norm standard, project drawings and other reference drawings and other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other pleted the tasks requested by the design , and all of these have made a basis for my work in future. Keywords: doublelayerarrangement Machinery coal provision and ash transportation Auto water purified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