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7 g98 g ● 典例剖析 【例 2 】 (2023 (3) 高中化學計算主要是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學習時要養(yǎng)成把 “ 其他物理量轉化為物質的量 ” 這一思維模式。 (2) 將物質的量應用于粒子數(shù)目的計算時,注意兩點:一是弄清所求的是什么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等;二是粒子所包含的粒子種類和數(shù)目。 (3) n =NNA=mM ① 在 m 、 NA、 M 和 N 中,已知任意三項求第四項; ② 該計算式中,一般 NA、 M 是已知的, N 和 m 可互求。 ● 思維導圖 物質的量、質量、粒子數(shù)、摩爾質量之間的換算 ● 細品教材 三個計算關系 (1) n =mM ① 在 M 、 n 和 m 中,已知任意兩項求第三項; ② 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 ( 或相對原子質量 ) 是已知的。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常用 1023 m ol- 1表示,而不是 1023。 【答案】 D ● 活學巧練 1 . (2023 衡水高一檢測 ) 下列有關物質的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物質的量就是物質的質量 B .摩爾是國際單位制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C. H2O 的摩爾質量為 18 g D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約為 1023 【解析】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的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摩爾是其單位, A 、 B 錯誤;摩爾質量的單位是 g m ol- 1分別表示 CH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6 、質量為 16 g 、 16 m ol CH4分子、摩爾質量為 16 g m ol- 1為單位時,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溫馨提示: 結合單位明確數(shù)值含義。 m ol- 1或k g m ol- 1= 159 g 。 教材 P13學與問答案: n (H2SO4) =m ? H2SO4?M ? H2SO4?= g98 g m ol- 1。 對于給定的物質,其摩爾質量是固定不變的。 m ol- 1,即它們的純數(shù)值是相等的。 m ol- 1為單位時,在數(shù)值上與其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相等: M = Mrg注意它與相對原子質量符號 ( Ar) 和相對分子質量符號 ( Mr) 的區(qū)別, Ar和 Mr的單位是 “1” ,不體現(xiàn)出來,如: Ar(O2) = 32 ; Mr( CO2) = 44 。 ( 3) 符號:摩爾質量的符號是 M ,如氧氣的摩爾質量可表示為 M (O2) = 32 g k m ol- 1, m g ( 2) 單位:中學階段常用單位為 g ③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一個物理量,單位是 m ol- 1。 ① 此處 “ 1023” 是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近似值。 ② 使用摩爾作單位時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如 1 m ol H表示 1 摩爾氫原子, 1 m ol H2表示 1 摩爾氫分子, 1 m ol H+表示 1 摩爾氫離子,而 1 m ol 氧是錯誤的,因為 “ 氧 ” 是元素名稱,不是微粒名稱。 ( 3) 微粒種類。 ③ 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摩 爾可以計量分子,原子、離子、原子團,質子、中子、電子等微觀粒子或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 ① 此處 “ m ol ” 是摩爾的符號。 ③ 物質的量同 “ 時間 ” 、 “ 長度 ” 等一樣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單位是摩爾。 ① 此處 “ 1 ” 代表物質的量的數(shù)值。 溫馨提示: 對物質的量、摩爾、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理解 以 中所含氫氣分子的數(shù)目 為例。把 1 m 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數(shù)叫做阿伏加德羅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