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講義〖課程標準〗知道華佗、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等名醫(yī)名著。知道《水經注》《齊民要術》《天工開物》等重要著作。以唐詩、宋詞和明清小說為例,
2024-12-12 07:38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課件目錄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宋應星與《天工開物》探究活動課堂練習明清小說導入新課李時珍新書《本草綱目》出版發(fā)布會。由學生創(chuàng)作表演,需要主持人一位,記者三位,李時珍扮演者一位。
2024-12-01 23:09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教學重點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天工開物》及四大名著。教學難點幫助學生形成持之以恒、執(zhí)著進取、求真務實、注重實踐的科學精神和態(tài)度。知識點1.《本草綱目》是誰寫的?它記載的是什么方面的內容?獲得了什么樣的贊譽?2.同一時代
2024-11-22 23:38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學案●精題精講例1下列文學作品中,不具有鮮明的反封建思想的是A.《紅樓夢》B.《水滸傳》C.《西游記》D.《三國演義》例2(2021年河南中考)如果你想了解我國明朝時期手工業(yè)生產發(fā)展的情況,應查閱A.《天工開物》B.《本草綱目》C.《農桑輯要》D.《夢溪筆談》●我
2024-12-12 09:14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知道李時珍和《本草綱目》、《天工開物》等重要著作以明清小說為例,了解中國古代的文學成就學習目標:一、科技成就姓名年代類別著作成就李時珍明代醫(yī)學《本草綱目》東方醫(yī)學巨典宋應星明末科技《天工開物》17世紀中國科技的百科全
2024-12-12 14:32
【摘要】初一11班王妙琳明中后期商品經濟發(fā)展,引發(fā)革新工藝技術的社會需要,推進科技發(fā)展,涌現出一些在傳統(tǒng)科技領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學家。與科學技術的一度繁榮相輝映,明清兩代的文壇上,中國古典小說名著橫空出世,世俗文學開始勃興。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yī)藥
2024-11-22 21:09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MPG問題驅動,感受新知:1.《本草綱目》是誰寫的?它記載的是什么方面的內容?獲得了什么樣的贊譽?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背景資料?李時珍閱讀了大量古醫(yī)籍,又經過臨床
2024-11-23 11:03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課件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背景資料?李時珍閱讀了大量古醫(yī)籍,又經過臨床實踐,發(fā)現古代的本草書籍中的許多毒性藥品,竟被認為是可以“久服延年”的,因而遺禍無窮。
2024-12-12 17:51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1、知道李時珍和《本草綱目》。2、知道《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科技著作。3、知道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時期世俗文學的成就。[課堂同步練習(A)]一、課堂訓練1、如果研究明朝手工業(yè)生產技術,應查閱的主要文獻是()A《本草綱目》
2024-12-04 11:46
【摘要】第22課科學技術與世俗文學課堂同步訓練[通過這次練習,意味著你]1、知道李時珍和《本草綱目》。2、知道《天工開物》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科技著作。3、知道中國古典小說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時期世俗文學的成就。[課堂同步練習(A)]一、課堂訓練1、如果研究明朝手工業(yè)生產技術,應查閱的主要文獻是()A《本草綱目》
2024-12-05 00:37
【摘要】初一5班孫存元明中后期商品經濟發(fā)展,引發(fā)革新工藝技術的社會需要,推進科技發(fā)展,涌現出一些在傳統(tǒng)科技領域取得一定突破的科學家。與科學技術的一度繁榮相輝映,明清兩代的文壇上,中國古典小說名著橫空出世,世俗文學開始勃興。李時珍(1518-1593),字東壁,明代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yī)藥學
2024-12-04 01:23
2024-11-11 02:58
【摘要】華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第二十一課科學技術(上)課程標準:了解“四大發(fā)明”中的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認識中國古代科技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的發(fā)明與發(fā)展過程及其對世界的深遠影響。認識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發(fā)展關系的認識能
2024-12-12 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