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梁受彎承載力計算: 20c1s bhfα M=α sα211 ???? yc01s f fξbhα=A 跨中按 T形截面計算,翼緣寬度 `fb的確定如下: AB 跨中: l0/3=6000/3=20xx mm, b+12 `fh=300+12 120=1740 mm 取最小值,即 `fb=1740 mm BC 跨中: l0/3=2400/3=800 mm, b+12 `fh=200+12 120=1640 mm 取最小值,即 `fb=800 mm 2)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本設(shè)計中梁為一般梁,應(yīng)滿足: 0cc ? 均布荷載作用下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為: 0thu ?? 僅配箍 筋時: 0SVyv0tCS hsA1 . 2 5 f+bh0 . 7 f=V 3)抗震驗算: 構(gòu)件承載力抗震調(diào)整系數(shù)γ RE:受彎取 ,受剪取 。為 了增大梁“強剪弱彎”的程度,抗震設(shè)計中梁截面組合的剪力設(shè)計值應(yīng)按下式調(diào)整: Gbnrblbb Vl )MM(vV ???? V— 梁端截面組合的剪力設(shè)計值; ln— 梁的凈跨; VGb— 梁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按簡支梁分析的梁端截面剪力設(shè)計值; Mlb、 Mrb— 分別為梁左右端截面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抗震組合的彎矩設(shè)計值; η vb— 梁端剪力增大系數(shù),抗震等級三級取 。 彎矩調(diào)幅計算(表 ) 荷載 層 跨 彎矩標準值 調(diào)幅系數(shù) 調(diào)幅后彎矩標準值 M 左 0 M 右 0 M0 M 左 M 右 M 中 恒載 6 層 AB BC 5 層 AB BC 4 層 AB BC 3 層 AB BC 2 層 AB BC 1 層 AB BC 活載 6 層 AB BC 5 層 AB BC 4 層 AB BC 3 層 AB BC 2 層 AB BC 1 層 AB BC 內(nèi)力組合計算 一般組合: ( 1)可變荷載效應(yīng)控制時: 恒 +活 恒 + (活 +風(fēng)) ( 2)永久荷載效應(yīng)控制時: 恒 + 活≈ 恒 +活 考慮地震作用的組合: [恒 +(雪 +活) ]+地震作用 橫向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 橫向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一般組合)(表 ) 桿件 跨 截面 內(nèi)力 荷載種類 內(nèi)力組合 恒載 活載 風(fēng)載 恒 + 活 恒 +*(活 +風(fēng)) 恒 +活 左風(fēng) 右風(fēng) 左風(fēng) 右風(fēng) 6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5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4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3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2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1 層 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橫向框架梁內(nèi)力組合(考慮地震組合)(表 ) 桿件 跨 截面 內(nèi)力 荷載種類 內(nèi)力組合 恒載 活載 地震作用 (恒 + 活) + 地震作用 左震 右震 向左 向右 6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5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4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3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2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1 層橫梁 AB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BC 梁左端 M V 跨中 M 梁右端 M V 橫向框架柱內(nèi)力組合 橫向框架柱內(nèi)力組合(一般組合)(表 ) 內(nèi)力 荷載種類 內(nèi)力組合 Mmax 及相應(yīng)的 N Nmin 及相應(yīng)的 M Nmax 及相應(yīng)的 M 恒載 活載 風(fēng)載 恒 + 活 +*(活 +風(fēng)) 恒 +活 左風(fēng) 右風(fēng) 左風(fēng) 右風(fēng)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 M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