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龔定安等主編《機械制造技術基礎》。王光斗等主編2000年11月 上??茖W技術出版社《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李益民主編1999年10月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切削用量簡明手冊》。段明揚主編 2007年1月。段明揚主編2007年1月。本夾具裝配圖和零件圖,見附圖。裝夾工件時,先翻開鉆模板把工件放在夾具上,由平面上的短銷定位,再把鉆模板合上,轉動手柄利用升降工作臺來實現(xiàn)對工件的夾緊。但是切削力產生顛覆力矩,應該使夾緊力主法平衡。因此,使用鉸鏈式鉆模,一次固定4個鉆套,在一次裝夾中可以加工4個孔。50′最終得:=1120N由于工件為垂直安裝在夾具之間,所以夾緊力,所以夾具設計符合要求。二、夾具設計的有關計算定位誤差分析: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確定:夾具的主要定位元件為一平面一短銷,該定位短銷的尺寸與公差規(guī)定和本零件在工作時的尺寸與公差配合,即由于存在兩平面配合,由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為,因此需要與配合平面有一粗糙度的要求為鉆削力的計算:刀具選用高速鋼材料查《機床夾具設計手冊》表128 得Kn=、夾緊力計算:查《機床夾具設計手冊》由表1223可以知道采用點接觸螺旋副的當量摩擦半徑為0查表1221:2176。V=30,n =1000*V /(d)=1000*30/(*20)=由機床說明書,n=430r/minV= d n /1000=*430*20/1000=27m/min(七)夾具設計通過跟老師商量并指定設計第Ⅶ道工序鉆4Φ9孔的專用夾具,本夾具將用于Z525搖臂鉆床。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f=~,取f=VC= d n /1000=13220/1000=(3)計算基本工時:T=(L+L1+L2)/(f*n)=(91+14+2)/(*132)=其中L=91,L1=14,L2=2(五)倒角(內孔左側)(1)刀具選擇:用粗車Φ100外圓左端面的端面車刀。其中L=91,L1=14,L2=2(四)精鉸Φ20(1)刀具選擇:Φ20高速鋼錐柄機用鉸刀(2)確定切削用量:背吃刀量asp=。~,耐用度T=60min(2)確定切削用量:背吃刀量asp=查《切削用量簡明手冊》得:f=~,取f=。擴孔時的切削速度,由《現(xiàn)代機械制造工藝流程設計實訓教程》得公式:VC=(1/2~1/3)VC查《切削用量簡明手冊》取VC =VC=(1/2~1/3)VC =~n=1000 VC/ D=1000(~)/(18)=93~140r/min按機床選取n =136r/min,故V = D n /1000=136/1000=(3)計算基本工時:T=(L+L1+L2)/(fn)=(91+14+2)/(136)=。其中L=91,L1=(D/2)cotKr+2=11,L2=0(二) 孔(1)刀具選擇:。(2)切削用量選擇:查《切削用量手冊》得:f=~,再由《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C365L車床進給量取f =。1工序ⅩⅢ檢測入庫。1工序Ⅺ刻字刻線。工序Ⅸ磨削B面,即外圓面、Φ100右端面、Φ90左端面。工序Ⅶ鉆Φ4孔,鉸Φ6孔。工序Ⅳ粗車、半精車、精車Φ90右端面,車槽32,粗車、半精車外圓及倒角。工序Ⅱ鉆、擴、粗鉸、精鉸Φ20mm孔至圖樣尺寸并車孔左端的倒角。在生產綱領已經(jīng)確定為大批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通用機床配以志用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率。16Φ6的孔: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鉆→鉸。1Φ90突臺距離軸線34mm的被銑平面: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粗銑→、Φ90突臺距離軸線24mm的被銑平面: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粗銑→精銑→、4—Φ9孔: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鉆削。槽32: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粗車。Φ90突臺左端面: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粗車→半精車→磨削。右端面: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粗車。Φ90外圓:未注公差等級,根據(jù)GB1800—79規(guī)定公差為IT13,表面粗糙度為,采用的加工方法為粗車—半精車—磨削。Φ20內孔:公差等級為IT7~IT8,表面粗糙度為,采用鉆→擴→鉸→精鉸的加工方法,倒角用車刀加工。二、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本零件的加工面有個圓、內孔、端面、車槽等,材料為HT200。主要就考慮基準重合問題當設計基準與定位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無法正進行。(六)工藝規(guī)程設計一、基準的選擇定位的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重要的工作之一。零件形狀并不復雜,因此毛坯形狀可以與零件的形狀盡量接近,內孔不鑄出。(五)確定毛坯制造方法,初步確定毛坯形狀零件材料是HT200。它們之間有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 ;2)、右端面與Φ20孔中心軸線的跳動度為 ;3)、Φ90的外圓與4—Φ9孔的圓跳動公差為 。以Φ45外圓(端)為中心的加工表面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端面,外圓,倒角;切槽32;內孔的右端倒角。二、零件的工藝分析法蘭盤共有三組加工表面,他們之間有一定的位置要求。零件的Φ100外圓上標有刻度線,用來對齊調節(jié)刻度盤上的刻度值,從而能夠直接讀出所調整的數(shù)值;外圓上鉆有底部為Φ4mm上部為Φ6mm的定位孔,實現(xiàn)精確定位。設計機床專用夾具總裝圖中某個主要零件的零件圖。設計零件技術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填寫工藝文件。主要作用是標明刻度,實現(xiàn)縱向進給。車床的變速箱固定在主軸箱上,靠法蘭盤定心。本說明書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