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防微杜漸”談安全生產(chǎn) “防微杜漸”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說,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fā)展。它出自《后漢書·丁鴻傳》。東漢和帝即位后,竇太后專權(quán)。她的哥哥竇憲官居大將軍,任用竇家兄弟為...
2024-09-28 16:06
【摘要】 安全生產(chǎn)必須要防微杜漸 安全生產(chǎn)必須要防微杜漸 **九華山機場是一個新成立不久的民用機場,安全是機場的生命,沒有了生命何以成長發(fā)展呢。**九華山機場的吞吐量之所以在節(jié)節(jié)攀高,正是因為有穩(wěn)固的安...
2024-09-30 19:29
【摘要】 從“細節(jié)”談安全生產(chǎn)“百問百查” “細節(jié)”決定成效,如果對“細節(jié)”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對不起眼的小事抱著不足掛齒、微不足道的態(tài)度,長時間忽視“細節(jié)”,那么,“千里之堤”必將“毀于蟻穴”。 “細...
2024-09-27 13:05
【摘要】 電力安全要防微杜漸 第一篇:電力安全要防微杜漸電力安全要防微杜漸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句古話廣為流傳,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一條哲理成語。說的是千里長堤看似十分堅固,卻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蟻穴而...
2024-10-01 00:41
【摘要】第一篇:從心理學(xué)角度談安全生產(chǎn)管理 從心理學(xué)角度談安全生產(chǎn)管理 更新時間:2011-5-31出處:本站原創(chuàng)作者:黨建鋒編輯錄入:吳秀榮 以人為本和諧生產(chǎn) ——從心理學(xué)角度談安全生產(chǎn)管理 安全...
2024-10-21 05:37
【摘要】 第1頁共3頁 強化紅線意識促進安全生產(chǎn)防微杜漸保安全演 講稿 強化安全發(fā)展理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質(zhì) 尊敬的各位領(lǐng)導(dǎo),親愛的同事們: 大家好。 我叫,是峪煌煤業(yè)安全隊隊長。 眾所周之,每一...
2024-09-05 08:35
【摘要】 防微杜漸安全為天 安全生產(chǎn)是礦山企業(yè)一個永恒的主題,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管理過程中貫穿始終的目標(biāo)。我公司是集采選、鋼球鑄造為一體,擁有中型礦山3個;小型礦山系統(tǒng)52個;鐵選廠6家的礦業(yè)集團公司。面對...
2024-10-01 04:39
【摘要】第一篇:電力安全要防微杜漸 電力安全要防微杜漸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句古話廣為流傳,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一條哲理成語。說的是千里長堤看似十分堅固,卻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蟻穴而崩潰。警示世人,事情的...
2024-10-17 18:32
【摘要】 第1頁共10頁 電力安全征文防微杜漸 眾所周知,2024年8月15日發(fā)生于美國東北部及加拿大部 分地區(qū)的大面積停電事故。就那次停電事故,對美國及加拿大的 航空和陸路交通,正常科研,生產(chǎn)與居...
2024-09-21 19:17
【摘要】第一篇:安全生產(chǎn)大家談 安全生產(chǎn)大家談 長期以來,安全生產(chǎn)老生常談,警鐘常鳴。目前,正值電力系統(tǒng)春季安全大檢查工作之際,各單位如何確保工作現(xiàn)場安全生產(chǎn),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wù)顯得尤為重要。 ...
2024-10-13 23:28
【摘要】 安全生產(chǎn)談重視 在哈佛大學(xué),每個公寓房門后面都掛著這樣的一塊牌子,上面寫著“親愛的房客,如果發(fā)生火警,你必須迅速離開,因為你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比任何東西都要寶貴。”落款是“坎布里奇警察局”。 ...
2024-09-29 01:25
【摘要】 第1頁共2頁 電力安全文章防微杜漸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出自《韓非子·喻老》中的一 句話,后來廣為流傳,并演變成為今天的一條哲理成語。這句話 深刻揭示了千里長堤雖然看似十分牢固,卻會...
2024-09-21 19:07
【摘要】 第1頁共2頁 電力安全應(yīng)做到防微杜漸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出自《韓非子·喻老》中的一 句話,后來廣為流傳,并演變成為今天的一條哲理成語。這句話 深刻揭示了千里長堤雖然看似十分牢固,卻...
2024-09-21 19:16
【摘要】 從鞭炮“禁改限”談安全防事故 安全生產(chǎn)事故發(fā)生的偶然性,使有些同志錯誤地產(chǎn)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認識。害怕安全事故在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有些基層領(lǐng)導(dǎo),幾乎到了談事故色變的地步...
2024-09-28 16:12
【摘要】 第1頁共2頁 電力安全演講稿防微杜漸 文章標(biāo)題:電力安全演講稿防微杜漸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出自《韓非子·喻老》中的一 句話,后來廣為流傳,并演變成為今天的一條哲理成語。這句話 深...
2024-09-21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