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山行
2024-11-20 23:40
【摘要】阿房宮賦杜牧阿房宮殿堂,東西寬500步,南北長50丈,殿內可以容納1萬人。殿前立5丈高的旗桿,宮前立有12尊銅人,各重24萬斤。宮殿均以磁石為門,有懷刃隱甲的人入宮,即被吸住。周圍建閣道連通各宮室,其閣道又依地勢上達南山(今陜西西安南)。在南山頂,建一宮闕,作為阿房宮的大門,又造復道,從阿房宮通到渭水北岸,連接咸陽,以此象征
【摘要】阿房宮全景阿房宮杜牧不但是晚唐時期杰出的詩人,在“賦”和古文方面也都堪稱大家,在詩歌方面人稱他為“小杜”,以區(qū)別于“老杜”,又把他與李商隱并稱為“小李杜”。他對賦這種文體也有著卓越的貢獻,唐宋古文運動興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寫作方法作賦,使之由駢儷趨向散文化,稱為“文賦”,以區(qū)別于六朝的“駢賦”和唐代用來科考取士的
2024-11-21 08:28
【摘要】兒子:“爸爸,老師今天講了火燒阿房宮?!备赣H:“誰燒的?”兒子:“項羽?!备赣H:“抓起來了嗎?”◆盛之下,督學寫了封呈文給教育局局長,稟明原委。不久,收到局長復函說:“燒掉就算了,再撥經費重建阿房宮?!薄舳綄W到校巡視,與學生交談間隨口問道:“你知道阿房宮是誰燒的嗎?”◆學生一臉惶恐
2024-11-21 08:04
【摘要】《阿房宮賦》小測(答案)姓名:班級:學號:分數(shù):一、理解性默寫(每題2分)1、言阿房宮占地之廣,狀其樓閣之高的句子是: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2、《阿房宮賦》以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歌舞盛況,既是借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眾多,又為下文
2024-12-02 14:12
【摘要】項脊軒志明●歸有光志是什么樣一種文體?△本文是一篇借記物以敘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即借寫項脊軒的興廢,寫與之有關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瑣事,表達物在人亡、三世變遷的感慨以及對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深切懷念?!魇枪糯环N敘事、抒情的文體。△?志?即?記?軒漉
【摘要】“古來之賦此為第一”作者介紹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詩人。出身名門,26歲中進士,曾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官至中書舍人,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后世因稱他“杜樊川”自號為“樊川居士”杜牧詩歌創(chuàng)作成就突出,其以清麗自然的詩風在晚唐詩壇獨樹一幟人們將他和杜甫相比,因而稱之為“小杜”;他又和李商隱同時代
2024-11-21 08:03
【摘要】作者簡介朝代:字:別稱:性格:晚唐牧之樊川(晚年居住在長安城南的樊川別墅,后人遂稱之為“杜樊川”)、“小李杜”為人耿介,不屑逢迎阿房宮賦杜牧在阿房宮原址上修建的旅游景點——秦阿房宮
2024-11-21 10:48
【摘要】自主賞析庖丁解牛目標導航文本助讀基礎導練預習導讀、虛詞和特殊句式。,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的特點。“養(yǎng)生之道”,探究作品給人們的啟示。目標導航文本助讀基礎導練預習導讀。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
2024-11-20 22:04
【摘要】課時達標訓練13阿房宮賦一、夯基訓練,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庾.(yǔ)驪.山(lì)妃嬪.媵嬙(pín).掠(piāo)邐迤.(yǐ)鼎鐺.玉石(dānɡ).啞(ōu)囷.囷(qūn)直欄橫檻.(jiàn
2024-12-02 20:25
【摘要】阿房宮賦杜牧在阿房宮原址上修建的旅游景點——秦阿房宮阿房宮前殿阿房宮祭地壇《史記》:秦二世即位時,阿房宮“室堂未就”,因始皇“崩”,于是停工,將70萬勞力全趕去修秦陵,等到這年四月“復作阿房宮”,七月陳涉吳廣就反了。前后就
2024-11-21 18:56
【摘要】第四單元文言文(1)14阿房宮賦杜牧阿房宮賦杜牧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
2024-11-28 17:01
【摘要】12阿房宮賦過驪山作杜牧始皇東游出周鼎,劉項縱觀皆引頸。削平天下實辛勤,卻為道傍窮百姓。黔首不愚爾益愚,千里函關囚獨夫。牧童火入九泉底,燒作灰時猶未枯。[賞析]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對秦始皇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既肯定他削平六國、統(tǒng)一天下的艱辛,又批評他不知體恤百姓,一味殘暴
2024-11-21 03:36
【摘要】阿房宮賦杜牧◆盛努之下,督學寫了封呈文給教育局局長,稟明原委。不久,收到局長復函說:“燒掉就算了,再拔經費重建阿房宮?!薄舳綄W到校巡視,與學生交談間隨口問道:“你知道阿房宮是誰燒的嗎?”◆學生一臉惶恐,連聲說:“不是我燒的,不是我燒的!”◆督學啼笑皆非,向校長指責:“貴校的學生國文程度低落,居然說阿房
【摘要】阿房宮賦杜牧從這幾首詩歌中我們約略可以知道:杜牧善于將個人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切熔鑄于詩情畫意之中。他的詩歌作品與晚唐氣象緊密結合,同樣也體現(xiàn)了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精神。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二)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新豐綠樹起黃埃,數(shù)騎漁陽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
2024-11-21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