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考文獻:[1] 董孟能、姜涵、霍建輝,等. ,17:84~85.[2] Paul R. Numerical Study of the Dynamics of the Fluid Mechanics ,2001,(1): 311~332.[3] 陳永燦、張寶旭、,9(9):14~20.[4] (自然科學版),1997,(3):134~140.[5] 李懷恩、,1990,(4).[6] . Shallow Ponds for Dissipation of Building Heat: A Case Study, ASHRAE Transactions, 1984,(90), 238~246.第一作者:吳浩,男,1982年9月出生,在讀碩士研究生,重慶大學B區(qū)三舍1103室,400045,wuhao7427798,電話:136483193577 / 7。長江流域具有豐富的地表水資源,在該區(qū)域內(nèi),水源熱泵的使用重點應該是地表水水資源。該工程從長江取、回水是可行的,不但滿足工程需要,而且排水只在較小的區(qū)域內(nèi)對江水水溫有程度很小的影響,在該區(qū)域以外,江水水溫都能得到恢復。 5 結論及展望從計算機模擬結果可以看出:即使系統(tǒng)連續(xù)運行1周,夏季取、回水溫差為100C,排水對江水的影響也很小,可認為對江水水體沒有影響。 冬季模擬結果分析冬季模擬水源熱泵機組連續(xù)運行1周排水對江水的影響,由于冬季排水溫度低于江水水體溫度,所以較冷的水在向前流動的同時,還要在密度差下往深度方向流動,模擬結果中表現(xiàn)為:沿深度方向,從某個范圍開始排水對江水的影響范圍逐層增大,且開始受影響的區(qū)域逐層前移,受影響的區(qū)域是從排水口所在橫斷面往下游方向5m處開始,水底受影響的區(qū)域是從排水口所在橫斷面往下游方向13m處開始(如圖8);底層受影響范圍最大,江底的模擬水溫分布圖如圖7:圖7 冬季連續(xù)運行一周后水底的水溫分布圖8 水底的水溫分布曲線圖 圖9 排水口下游50m截面處水溫隨水深變化曲線圖 水底水溫分布曲線如圖8所示,從圖可知:江底受影響范圍大致為:距排水口處下游13m到距排水口下游250m長度區(qū)域的水體,總共大約237m的范圍;;底層水溫在排水口下游方向50m處達到最低,該截面處水溫隨水深變化關系曲線如圖9所示,從圖9可得出:沿水深方向,受影響的程度是逐層增加的(但在從排水口到排水口下游15m的范圍內(nèi),受影響的程度是逐層遞減的)。從模擬計算結果還可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排水在縱向(河寬度方向)上影響范圍為從岸邊到17m的范圍;。江水表層的模擬水溫分布圖如圖4所示:圖4 夏季連續(xù)運行一周后江水表面的水溫分布 圖6 排水口下游1m截面處水溫隨水深變化曲線圖圖5水表面水溫分布曲線圖 上圖5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