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漢語詞匯第一節(jié)詞的古義與今義第二節(jié)詞的本義與引申義第三節(jié)古漢語的單音詞和復音詞第四節(jié)辨析同義詞(本章節(jié)部分內容參考唐建立制作的課件。特此說明并致謝。)第一節(jié)詞的古義與今義一、古今詞義的異同1、古今詞義基本未變2、古今詞義完全不同3、古今詞義有傳承關系(一)詞義范圍的差異
2025-01-19 20:53
【摘要】第三章漢字造字法研究制作闞景忠講授闞景忠一、許慎《說文解字》的造字法研究1.分析漢字構造是《說文》主要目的之一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東漢經學家,人稱“五經無雙許叔重”。今文經學家錯誤的漢字觀點?“馬頭人為長”?“人持
2025-06-24 08:12
【摘要】古代漢語的修辭方式古代漢語常見的修辭方式古代漢語常見的修辭方式?引用譬喻借代并提互文夸飾委婉倒置?引用按其內容具體分為引言、引文和引事(稽古、用典);按照引用的方式包括明引和暗引。引用·明引明引:?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保ā墩撜Z·季氏
2024-10-22 13:15
【摘要】第三章歐陽修和王安石的詩文第一節(jié)歐陽修詩文歐陽修畫像明唐寅畫一、歐陽修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的貢獻:1、理論上的建樹(對道的理解,對韓孟、楊億等人創(chuàng)作的辨正認識)。?2、實踐上的典范。?3、提倡革新、提拔后學。(1057年主持進士考試)?附論:歐陽修的為官和為人
2025-01-07 22:39
【摘要】一、什麼是古代漢語?廣義地說,就是古代漢民族所使用的語言,即“五四”運動以前的漢族語言。分界線——1919年的“五四”運動語言可以分爲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由于古代人民的口頭語言,現在已無法聽到,我們常說的古代漢語只指古代的書面語言。古代書面語分爲兩個系統(tǒng):文言文和古白話
【摘要】古代漢語主講教師:徐志奇三.古代漢語的判斷句□判斷句的定義及特點□古今漢語判斷句的差異□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句式□否定判斷句的構成□判斷句主語的省略□指示代詞“是”和判斷詞(系詞)“是”□動詞“為”和判斷詞(系語)“為”□“維”(惟)、非、即、乃、皆”等不是判斷詞□判斷句的三種非判斷用法1、判
2025-05-18 22:23
【摘要】Chapter3ComparativeStudiesof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導入?呂叔湘先生曾經指出:“只有比較才能看出各種語文表現法的共同之點和特異之點。拿外語跟漢語進行比較,可以啟發(fā)我們注意被我們忽略的現象?!?漢語和英語的對比研究,始于100年多前《馬氏文通》,這是我國第
2024-08-26 23:39
【摘要】第一篇:古代漢語教案古代漢語的詞序 古代漢語的詞序 漢語詞在句中的次序比較固定,從古到今變化也比較小,“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敝髡Z在謂語之前,動詞在賓語之前,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前,古今都是一致的。...
2024-10-14 00:37
【摘要】古代漢語詞匯學概論袁海林韓山師范學院中文系3/11/20231——古代漢語詞匯學概論——語言大廈的建筑材料3/11/20232——古代漢語詞匯學概論——二、古代漢語詞匯的構成(一)古代漢語的單音詞(二)古代漢語的復音詞3/11/20233——古代漢語詞匯學概論——(一)古代
2025-01-24 00:20
【摘要】1第三章詞匯2第一節(jié)詞匯概述第二節(jié)詞的構成第三節(jié)詞義第四節(jié)義素分析和語義場第五節(jié)詞匯的構成第六節(jié)詞語的解釋和運用第七節(jié)詞典和字典第三章詞匯3第一節(jié)詞匯概述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
2025-08-04 15:12
【摘要】古代漢語文字一、文和字二、漢字形體的演變三、漢字構造與“六書”四、繁簡字、異體字、通假字文字章節(jié)的部分內容取材于馬建東先生課件。特此說明并致謝。一解說文和字?文和字在古代,文和字是有區(qū)別的?!墩f文解字敘》:“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后形聲相益,
2025-04-17 00:18
【摘要】第一篇:古代漢語 第五課五柳先生傳 一字:=吝 二虛詞:1、“因以為號焉”:“因”,連詞,于是、就:“焉”,句尾語氣詞,表提示語氣。1、“或置酒而招之”:有時候(肯定性無定代詞)2、“曾不吝情去...
2024-10-20 23:14
【摘要】第一篇:《古代漢語》 一、古代漢語的定義、分期及它的兩大系統(tǒng)等 1、古代漢語,就是指我們的祖先長期使用的漢民族的共同語,是相對于現代漢語而言的。 2、古代漢語的歷史分期:古代漢語的書面形式從有文...
2024-10-18 02:05
【摘要】虛詞的概念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它在短語和句子中表示某種關系或附加意義。虛詞的分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副詞的概念副詞是用來修飾動詞、形容詞的虛詞,一般不能修飾名詞。副詞的性質副詞作修飾語能表示時間、頻率、程度、范圍、肯定、否定、情狀、語氣、關聯(lián)等意義(如:立刻、再、非常、一概、必定、沒有、
2024-11-21 19:55
【摘要】2022/8/151古代漢語的詞序主講教師:張其昀2022/8/152開篇漢語的詞在句中的次序比較固定,從古到今變化也比較小。主語在謂語之前,動詞在賓語之前,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前,這在甲骨文中即大致如此。比如:“商受年”、“伐土方”、“帝受(授)我又(佑)”。但是,古代漢語也有少數特殊的詞序是現
2025-07-21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