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方有難八方幫,共建美好大家園。孩子放第一,教育理當先。送來一瓶水,滋潤他心肺;捐去萬件衣,同胞覺溫暖。救援人員不怕苦,日夜與死神搶時間。慘狀不忍睹,痛苦剜心肝。同學們觀看后,紛紛表示,要做一名敢于承擔責任、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好少年,要從自己做起,把抗震救災精神注入到實際的學習生活中行動中,守住道德豐碑。在5月12日到來之際,舉行了全校紀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活動。十三、活動應急措施若當天下雨,中午活動照常舉行;晚上活動取消或者改期進行(視天氣情況而定)。十一、活動經費蠟燭200支*=100元磅紙4張*2元=8元雙面膠3個*1元=3元便利貼10個*4元=40元音響1個*50元=50元鐵盆1個*15元=15元總計:100+8+3+40+50+15=216元十二、活動要求穿深色服裝。121:15全體合唱歌曲——《感恩的心》。15:00——18::30舉行粘貼祝福語(展板上)活動。學生代表發(fā)言(3分鐘),播放背景音樂——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橫幅:(與愛同行,感恩奮進)中午之前掛出。材料準備:4張展板,大白紙20張,漿糊8瓶,毛筆3只,馬克筆4支,排筆大小號各4支,蠟燭200支,雙面膠3個,磅紙(白)4張,便利貼(心型)10個,橫幅一條,音響,電腦,椅子6把,桌子3張,鐵盆1個,遮陽棚1個,麥克風1個。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不怕犧牲、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而四川地震災區(qū)人民能夠堅強面對巨大的災難,得利于黨和國家的關心和愛護。三、活動意義有一種災難,沒有親歷你就無法理解它的無情有一種震撼,沒有感受你就無法想象那般恐懼有一種眼神,沒有相遇你就無法感知他的渴望沒有用腳走不完的路,沒有用心登不上的山!兩旁長滿鮮花的路我們要走,荊棘遍地的路我們也要走。三年后的今天,中華民族在大難之地,鳳凰涅磐。同學們,老師們,以生命的名義去學習公共安全和防災救災知識,以生命的名義而熟練這種常規(guī)性、制度性的演練,以生命的名義來重視身邊的安全隱患,絕不懈??!絕不兒戲!第三篇: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活動策劃書2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活動策劃書一、活動背景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面對這場舉世震驚的災難,災區(qū)與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帶領下,所表現(xiàn)出來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更是震撼了全世界。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而調查顯示,在所發(fā)生的各類校園事故中,45%的事故是因為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引起的,有80%是可以通過教育、防范和加強管理來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的。而種種客觀的“科學數(shù)據(jù)”,往往都已是痛定思痛的回頭總結,往往都已付出了無數(shù)條鮮活生命的沉痛代價。紀念的初衷因此再簡單不過,就是為了寄托一個民族的悲情,一個民族的反思和一個民族的期盼。那什么樣的紀念是合適的?我想,這種紀念,既不能過于悲情地讓大家重拾悲傷,也不該讓人浮華地感覺是在消費悲傷,更不能將悲傷變色變味。它波及之廣,破壞之大,為新中國成立以來之最。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汶川地震中的遇難同胞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向我們警示,必須提高防震減災的意識,掌握正確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我們只記得溫總理說過:“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我們相信,有全國人們的支持,有災區(qū)人們的自力更生精神,地震震不垮災區(qū)人民的信心和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戰(zhàn)勝,災區(qū)人們一定可以度過難關,重建家園,勝利一定屬于堅強的災區(qū)人民!如今時隔一年,在這一年中,災區(qū)人們積極自救 ,社會各界人士也踴躍參與在災區(qū)恢復重建的各個領域。然而在神州大地上,天災無情人有情,在這里,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全國13億同胞熱切牽掛、伸出援手鼎力相助!現(xiàn)在離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了,我們雖然都曾慷慨解囊過,但是災區(qū)的重建還只是冰山一角!親愛的同學們,當我們在家里靜享天倫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數(shù)以萬計流離失所的兄弟?當我們在飯店飽食美味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饑腸轆轆的受難姐妹?當我們在挑選名牌服裝的時候,你是否還記得那些衣不蔽體的父老鄉(xiāng)親?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又怎么會忘記那些苦難的同胞!是的,震災無情人有情!只要有愛,災區(qū)的孤兒便不會孤單!只要有愛,重建家園便不再遙遠!只要有愛,災難怎能匹敵?再大的困難除以十三億,都會變得渺小,再小的愛心乘以十三億,就會變成海洋。您還記得嗎?2008年5月12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