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呢,有什么東西都想給我的妹妹,妹妹有什么東西都會和我分享。(范_文_先_生_)她妹妹安娜為了尋找姐姐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艾莎,艾莎又一次無意間傷害了安娜,將她的心冰凍了,安娜逐漸會變成冰人!王子趕來要殺掉艾莎女王,就在安娜將要變成冰人的最后一剎那,安娜用身體擋住了刺向姐姐的利劍,自己化作了冰雕!艾莎非常傷心,淚水融化了冰雕,安娜復(fù)活了!從此她們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有一次艾莎和安娜玩時,魔法無意傷害到了安娜。但是,因為魔法的存在,艾莎就只能面對冰冷的自由,孤寂的自我嗎?難道,做自己的道路就是遠離和獨享嗎?當艾莎的魔法再次傷害了妹妹安娜,安娜在為姐姐抵擋敵人利劍的瞬間變成了冰雕,艾莎痛心地哭泣了,她緊緊擁抱著被冰凍的安娜,她的內(nèi)心在悔恨和愛的暴風(fēng)雪中翻卷著斗爭著,最終,是愛的力量戰(zhàn)勝了一切恐懼和膽怯,安娜解凍了,復(fù)活了!原來,在艾莎的體內(nèi),不僅有冰雪魔法,還有愛的解凍魔法。影片最令我震撼的是艾莎女王逃往雪山時的情景。比如,anna給olaf裝了個胡蘿卜鼻子,戳的時候不小心太用力了,鼻子就穿到olaf的后腦勺了。長大后,艾莎成為了女皇,加冕宴會上,安娜不小心把艾莎的魔法暴露了,艾莎逃了出去,因為艾莎的魔法,整個國家從炎熱的冬天,變成了寒冷無比的冬天。然而人們總是本能地恐懼不了解的東西,將群體里的少數(shù)視為異類不斷地排斥和打壓,最終往往使其更加邊緣化和異常形成惡性循環(huán),其實只要懷著善意去理解和溝通,就會發(fā)現(xiàn)往往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了怪獸。當然意外難免發(fā)生,畢竟是種格外強大的力量,但要因為偶發(fā)的意外就將其完全否定徹底封閉,顯然是非常不成熟的。有個形成鮮明對比的地方是宴會那晚,elsa因為與anna的爭執(zhí)而力量失控,在庭院里不小心碰觸到了噴泉,噴泉被凍住的形態(tài)猙獰而恐怖;而片尾elsa在庭院中造出了大大的溜冰場,同樣將噴泉凍住,這次卻塑出了優(yōu)美如鳳翼的形狀。當然elsa的魔法根本就沒有什么危險的,小時候那場意外不過就是個意外而已??梢韵胂竺看蝍nna敲著elsa的房門、寂寞地請求她出來和自己玩耍時,一門之隔的elsa一定很想馬上打開門變出個雪人來安慰妹妹,卻總是恐懼著會再次傷到對方,只能縮在門角安慰自己“she’ll be safe from me”。她開始孤立自己,將自己長久孤獨地鎖在房中,為了不讓體內(nèi)的怪獸傷害在乎的人。elsa從此不被允許與人過多的接觸,仆人紛紛被辭退,門窗緊閉,城堡關(guān)起城門鎖住秘密。然后當事故發(fā)生后,大家才意識到elsa所擁有的魔力是異常的,是大家所熟知的常識外的事物,它有可能會傷人。既然如此什么才是片中主角anna要打敗的那個boss?誰又該為冰封的悲劇負責(zé)?fear。而elsa這條故事線則要更有意思。對此anna無言以對,這時的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融化兩人心中的冰雪,這時的她甚至還在天真的以為她和hans的那一點火花才是真愛。elsa的房門也許是打開了,但是兩人的心門卻還依然是關(guān)閉著的,冰雪從心里蔓延出來危及整個艾倫戴爾,anna才意識到她不僅需要去拯救自己的王國,也更需要去修復(fù)她與姐姐的關(guān)系。對于anna來說,踏上尋回姐姐的旅程,其實也是試圖解凍姐妹關(guān)系的過程。后來由于種種原因加重了elsa的心理活動,elsa的形象也被改得更為柔弱和復(fù)雜,甚至成為了全片最讓人同情的角色。故事里的公主不再是等待王子來救贖的柔弱女子,開始自己主動去把握和追求屬于自己的命運;也不再是眼里只有愛情的青春期少女,開始會意識到大千世界還有很多其他珍貴的情感比如親情。當然,在我心中,全世界也沒有人能比我妹妹更好,她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艾莎害怕極了,一個逃到了高高的北山上,建造了屬于自己的冰雪宮殿。姐姐艾莎從小就有魔法,能變出冰雪。對啊,許多新鮮的事物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做事前最好還是三思而后行。不夠讓我欣慰的是最終兩人還是在一起了。從劇情我們收獲了愛情、親情、友情的真諦,收獲了勇敢之心、希望之心、懵懂之心。愛是一個含義廣闊的詞,我們需要不斷去豐富它。被冰封的妹妹突然解凍,讓艾莎徹底明白,控制異能的力量來自于愛。襯托她的自由的是妹妹的責(zé)任,妹妹不顧道險路阻、跋山涉水而來,勸姐姐解除冰雪之困。在這種錯誤的認識下,家人減少了守衛(wèi),關(guān)起了城門;艾莎從此拒絕與人來往,包括自己最愛的妹妹,因為認為拒絕接觸是最好的保護對方的方式。毫無疑問,本片的主題是關(guān)于愛的,也正如很多人將愛理解為愛情一樣,我開始也以為這是一部關(guān)于愛情的電影。所以我們知道在Elsa極度悲痛的時候雪花會定??;在Elsa不小心誤傷了Anna之后,如果仔細觀察,她的城堡是在慢慢融化的,估計這是因為她內(nèi)疚了,甚至有一刻城堡都有點泛紅色。從幕后這些小故事來看迪士尼真的是花了不少心血讓這個冰雪世界既真實又浪漫美麗。劇組的人員去過挪威,看那里的地形和習(xí)俗,借鑒了不少(比如說舞會上人是怎么跳舞的,舞會音樂是什么樣的,服裝是什么樣的)使用在影片中;他們也住過那個全球很著名的全是冰做的旅館,就是為了觀察在那種情況下冰會是怎樣的質(zhì)感,光會怎樣反射的。離我們最近的是同是Jennifer Lee編劇的《無敵破壞王》,反派是一個貌似是好人的人;《玩具總動員3》里的那只熊一開始也貌似是好人;《賽車總動員2》里的那個爵士也是一開始貌似是好人......所以縱然我覺得這個設(shè)定不錯但是還是有點覺得,咋又是一個好人是反派呢?我覺得迪士尼一是用這個超大的reversal來彌補后半段微緩慢的節(jié)奏,二是為了照顧成人觀眾。不過這和本片大部分的有人聲演唱的音樂集中在前一部分很有關(guān)系(9首歌里用了6首)。Let it go也是因為“哎呀不小心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算了反正也沒必要再藏了”,而不是因為“老娘不想隱藏了所以你們這群sucker都給老娘吃shi吧”而主動流露魔法來let it go。雖然最后免不了俗一定要成一對吧,但是安娜最終是和一個與自己相處時間最長的男人結(jié)婚,而不是嫁給一見鐘情的高富帥,這也算給觀看的小朋友和大朋友們建立了正確的愛情觀吧:要選那個和你風(fēng)雨同舟的男人這片子為什么偉大,因為女主自己救了自己,act of true love(選擇救姐姐犧牲自己)是安娜自己完成的,不是靠外人,不是被動的靠別人的真愛之吻,是自己!自己救贖了自己!所以不落俗!公主不需要王子來拯救!公主不需要男人來拯救!公主反正就是不需要別人來拯救!所以我一直覺得和姐姐眼淚毛關(guān)系都沒有。如果不是本片高潮引出的行動,我們不知道安娜為了理想愿意付出多少代價。從劇本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安娜是一個高度統(tǒng)一的角色,她的目標很清楚,她也一直為目標付出汗水和代價,因此觀眾和她很有感情投射。而《冰雪奇緣》女主安娜可以說目標非常明確并且一直在努力。小美人魚一直向往人類生活,但只有花癡上王子并和父親大吵一架才有變成人類的決心;長發(fā)公主一直想看孔明燈,但只有一個熟悉外界的盜賊送上門才能給了她離開家的勇氣。迪士尼的高潮設(shè)計總是有點避重就輕,為了獲得圓滿結(jié)局而讓高潮很奇怪。小美人魚可能是第一個迪士尼現(xiàn)代女性,開始離經(jīng)叛道。這是女權(quán)主義倡導(dǎo)的。影片名“Frozen”也因此達到雙關(guān),同時指代Elsa魔法導(dǎo)致的冰凍,也代表了Elsa和Anna姐妹兩人從小到大一直被凍住的這段姐妹情。童年的Elsa在差點用魔法殺掉自己的妹妹之后,“愛”她的父母把她關(guān)了禁閉,讓她把自己特殊的一面隱藏起來,”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這難道沒有在隱射同性戀群體嗎?同時也在影射女性在社會中被強迫著適應(yīng)某種準則。不過對于音樂而言,專門為某個演員的聲線寫歌也確實可以讓最后的配合很和諧?!癓et it go” 也是。百老匯版的《阿拉丁》今年也要演出了,不知道怎么樣呢兩位作曲家對于頻率配合的掌握也真是很棒,讓音樂嵌進人聲。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就像我們可以把古詩詞翻譯成英文,但是那種意蘊是根本無法翻譯的Elsa在“Let It Go”這首曲子中用自己魔力建造起冰城堡的montage也是非常令人驚艷,這也是一個音樂和畫面無縫銜接,各自給對方錦上添花的體現(xiàn)。Let it go, let it go, turn away and slam that door.” 你看anymore和door押韻,所以唱起來很有感覺,如果翻譯成中文會成什么樣子......《悲慘世界》去年在中國上映了,不管獲了多少奧斯卡提名,在大陸的票房不是那么理想,很大程度上就是這個語言的問題。如果集中注意力看畫面卻又忽視了Elsa歌詞里放開羈絆釋放自我的信息,那又會缺點意思;除此之外,歌詞一開始的韻律都是英文,翻譯成別的語言真不見得還有原先的味道。金球獎的獲獎感言里兩位導(dǎo)演也都特別感謝了夫妻二人組,更體現(xiàn)了他們對整個故事的貢獻其實在動畫片里用大量人聲演唱的音樂也是雙刃劍,因為會對國際市場有影響。事實上,“Let It Go”是全片第一首確定的歌,也正是這首歌讓導(dǎo)演們意識到,Elsa不是邪惡的反派,她只是一個壓抑的青少年,因此他們也決定放棄反派這個設(shè)定。所以作曲家也能成為敘事成分中的重要一員,這一首曲子由于廣受喜愛,甚至改變了原先的敘事。事實上,“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這首我認為是全片最催淚的曲子在一開始是沒有被采用的。最終的故事沒有把重心放在這個關(guān)系上,但Elsa仍然還是皇位繼承人。Chris Beck在自己的背景音樂加入了他們二人原創(chuàng)歌曲的一些旋律以保證整張專輯的連續(xù)性。原版故事中Snow Queen是個大反派,如果不改動的話就又會成為典型的女主為了救男主踏上一個旅程然后皆大歡喜歸來,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片子,那和以前那些動畫又有什么區(qū)別呢?這個項目后來被擱置,然后班底經(jīng)過了大換血,換成了現(xiàn)在Chris Buck和Jennifer Lee帶領(lǐng)的團隊。很有《飛屋環(huán)游記》前十分鐘的感覺。本片便是迪士尼又一次對音樂劇的擁抱。他們也比誰都清楚,沒有創(chuàng)新就不會前進,但同時也不能丟掉自己的文化遺產(chǎn)。然而當聽說安娜將要和初次見面的南埃爾斯王子漢斯結(jié)婚時,依然情緒失控露出了馬腳。艾莎天生具有制造冰雪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能力越來越強,甚至險些奪走妹妹的生命。大家都會向前過得很好,反而大家會有更好的結(jié)局。Just do next right thing!只要痛苦地站起來,熬過那一瞬間痛苦,站起來走就好了。其實,人生的路線,還是你的就是你的,無法逃避。電影冰雪奇緣觀后感7對我而言,這一部比上一部更吸引我。有人會覺得《冰雪奇緣2》值得一看,也有人會認為《冰雪奇緣》無法超越。每一處細節(jié),每一個場景,每一套人物服裝,都體現(xiàn)了其創(chuàng)作的用心,在刻畫一些生靈時,即便是利用水、土等常見的元素,美輪美奐的逼真感,也能讓人感到生命的“情緒化”。這部迪士尼有關(guān)冰雪女王的故事也開始逐漸套路化、公式化了起來。為了探尋父母遇難的真相與尋找艾莎魔力的由來,她與安娜、克斯托夫、馴鹿斯特與雪寶一行遠走阿倫戴爾王國,去北方尋找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延伸至女王為了被冰雪封印的國家,尋回綠意的冒險之旅,獲得了不菲的好評。她的一系列蛻變代表她長大了,她承擔(dān)了責(zé)任,一首let is go寫出她內(nèi)心的獨白,她曾被恐慌擊敗,她曾逃避,她也曾再次堅強。在這里是她的世界。那些怪獸告訴愛爾莎,她不可以害怕,否則冰魔法將會吞噬她。電影冰雪奇緣觀后感5到九年級了,基本其他課程都沒怎么上了,這是這學(xué)期第一次上電影課程。但是無疑商業(yè)是成功的,說是為了配合商業(yè),在主人公的原畫設(shè)計和鏡頭設(shè)計上,都有所考慮,這些考慮讓人不由得覺得這個衣服好看,這個口紅色號好看。艾莎依然是歐美系冷色大膽眼妝,氣場十足,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