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2 ) D 在周期表中位置在 Al 、 Cl 之間,可能為 Si 、 P ,不可能為S ,因為 E 的序數(shù)大于 D 小于 F ,那么在 Cl2中燃燒生成兩種產(chǎn)物的應為 P 。 ( 3 ) 若 1 m o l F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與 C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恰好完全反應,則等物質(zhì)的量的 C 的最高價氧化物與 A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消耗 _ _ _ _ _ _ _ _ m o l A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第 16講 │ 備用習題 3 .同周期中 A 、 B 、 C 、 D 、 E 、 F 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周期表中氫與鋰原子序數(shù)差 2 , 但都在 Ⅰ A 族 ,且不在同一周期 , 故 A 、 B 錯 ; 舉碳與氧形成 CO , 氟與鈉形成 Na F 的例證可知 C 正確 , D 錯誤 。H-; ④ 分子中原子間的化學鍵都屬于非極性鍵 A .只有 ①②③ B .只有 ①③④ C .只有 ②③④ D .有 ①②③④ 變 式題 1 A 第 16講 │ 要點探究 鎂 、 鋰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 “ 對角線 ” 位置關系 ,它們的性質(zhì)相似 , 例如 , 它們的單質(zhì)在過量氧氣中燃燒時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 。 解題方法是根據(jù)題中所給結構和性質(zhì)條件 , 推斷出元素 , 再根據(jù)位置關系結合周期表中的規(guī)律進行分析比較 。 根據(jù)元素周期律 , 下列有關 X 性質(zhì)的描述中 錯誤. .的是 ( ) A . X 單質(zhì)不易與水反應 B . XO2可被碳或氫還原為 X C . X Cl4的沸點比 SiCl4的高 D . XH4的穩(wěn)定性比 SiH4的高 第 16講 │ 要點探究 例 2 D 根據(jù)元素周期律,同族元素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非金屬性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減弱。這樣,第 1 周期全是非金屬元素 (H 、He ) ,第 8 周期全是金屬元素,故非金屬元素共有 2 + 6 + 5 + 4 + 3 +2 + 1 + 0 = 23( 種 ) 。 2 . 預測位置 若將 0 族視為 Ⅷ A 族 ( 下同 ) ,則: 第 7 周期 Ⅲ A ~ Ⅷ A 族分別對應 1 13 ~ 1 18 號元素。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Y 的氣態(tài)氫化物比 Z 的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 B . W 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已知最強的堿 C . Y 單質(zhì)和氧氣 、 氫氣都能發(fā)生化合反應 , 且產(chǎn)物都具有還原性 D . W 、 X 、 Y 、 Z 四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WX Y Z 第 16講 │ 要點探究 變 式題 C W 、 X 都是金屬,而它們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夠相互反應,故 W 、 X 必然是鈉和鋁;鈉可以與 Y 形成Na 2 Y ,又知 Y 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電子層數(shù)的 2 倍,故 Y 是硫,則Z 是氯。 本題的解答需要有周密的思維 。 ( 6 ) 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不一定越大,對不是同主族元素而言,影響原子半徑的因素 除電子層數(shù)外,還有核電荷數(shù)及電子構型等多種因素制約。 ( 3 ) 主族元素的族序數(shù)并不一定都等于最高正價,如 F 。用原子序數(shù)減去比它小的而相近的稀有氣體元素原子序數(shù),即得該元素所在的縱行數(shù)。 2 . 已知短周期相鄰三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其簡便推斷法:① 能被 3 整除,則三種元素的位置關系只能為同周期相鄰或主族相連; ② 同時不能被 3 和 2 整除,則必有兩元素在同一偶數(shù)族,另一元素為相鄰奇數(shù)族; ③ 雖不能被 3 整除,但能被 2 整除,則必有兩元素在同一奇數(shù)族,另一元素為相鄰偶數(shù)族。元素主要化合價由元素原子的__ ____ ________ __ 決定,一般存在下列關系:最高正價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 大 小 電子層數(shù) 核電荷數(shù) + 1 + 7 - 4 - 1 最外層電子數(shù) 第 16講 │ 考點整合 元素及化 合物的性質(zhì) 同一周期內(nèi)的元素,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金屬性逐漸 __ __ ____ ,非金屬性逐漸 __ __ ____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 __ ____ 性漸弱, __ ____ 性漸強,呈周期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