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外郎,后世又稱他為杜少陵、杜工部。的著名詩人,官膳部員外郎;父親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他7歲即開始學(xué)詩,15歲時詩文就引起洛陽名士們的重視。他的生活從20歲后可分為四個時期。漫游時期從玄宗開元十九年至天寶四載。杜甫進(jìn)行了兩次長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帶,他到過金陵、姑蘇,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芈尻枒?yīng)進(jìn)士考試,未被錄取。開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陽與偃師之。間的首陽山下,可能在這時與夫人楊氏結(jié)婚。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遇,二人暢游齊魯,杜甫對此有所預(yù)感,但并未正視。有二十幾首流傳下來,主要是五言律詩和五言古體詩。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到長安,目的是求得一個官職,有所建樹。天寶十載,玄宗舉行三個盛典,祭祀“玄元皇帝”。人民受到的租稅與征役的殘酷剝削日益加劇。即位,便把家屬安置在城北的羌村,只身北上,投奔靈武,不幸被叛軍截獲,送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