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都來到朱熹的書房。她讀遍了四書五經(jīng),替朱熹眷寫了大量的詩文。麗娘的才學(xué)、多情,使朱熹感到了溫暖與歡樂。一天傍晚,朱熹在五曲平林渡口遇到擺渡的烏老頭兩口子。烏老頭對朱熹說:“看你氣色不好,定是中邪了。你可知道每晚至你書房的女子是誰嗎?她就是武夷山的狐貍精。想謀你的才學(xué),奪你祖?zhèn)鞯挠裢?!”“??!”朱熹不禁大吃一驚,心里直納悶:好端端一個正經(jīng)女子,怎會是狐妖?“如果你不信,不妨待她睡著時,看看有沒有雙玉筷從她的鼻孔里伸出?!被丶乙院螅祆湫娜鐏y麻,一連兩個夜晚不能入眠,麗娘溫存地相陪著。到了第三個夜晚,麗娘實在困極了,就伏在書桌上睡著了。四更天時,朱熹打個瞌睡醒來,頓時被眼前一片光亮驚呆了。果然,一雙碧綠透明的玉筷從麗娘的鼻孔伸了出來。他慌忙之中,碰落了玉筷,閃出了一只狐貍的影子,一晃就不見了。麗娘醒來,頓覺天懸地轉(zhuǎn),痛苦地說:“先生,我是武夷山修煉千年的狐貍精。因仰慕先生的才學(xué),知道先生寂寞,才每晚渡河來陪伴。不料平林擺渡佬,那一對害人的烏龜精,想謀先生玉碗和麗娘的玉筷,曾跟我斗法輸了,被貶在那兒擺渡。他們就惡語中傷,撥弄是非,迫使我倆分離。先生啊!如今麗娘玉筷離身,千年道行已破,我該到南螟靖里長眠去了?!闭f完,淚水漣漣,與朱熹難舍難分。忽然空中轟隆滾過一陣悶雷,在一陣旋風里閃過一對黑影,麗娘忙指著窗外的黑影喊道:“先生,它們毀了麗娘,拆散我們之間的情誼呀!”朱熹氣得咬牙切齒,渾身打打顫,抄起朱筆就往窗外扔去,只見朱筆就像一只燃燒的箭直向這一對黑影刺去。兩個擺渡佬立時現(xiàn)出烏龜原形,慌忙向五曲上游爬去,但爬到八曲上水獅旁,就再也爬不動了,變成了一對石龜。請大家注意看,左岸邊這座橫亙的巨巖,稱鼓樓巖,巖石像不像一童子在跪拜。第五篇:武夷山九曲溪漂流導(dǎo)游詞Microsoft Word 文檔九曲溪漂流導(dǎo)游詞朋友們,歡迎來武夷山旅游,歡迎乘坐富有地方特色的小竹筏游覽九曲溪風光。聞名邇的九曲溪盤繞在山中約10公里,“溪曲三三水,山環(huán)六六峰”,像秀麗的綢帶纏繞著36峰,至武夷山前匯入崇陽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原頭活水來”。神奇美麗的九曲溪發(fā)源于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較好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生太環(huán)境優(yōu)越,為各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這里動植物十分豐富,號稱“昆蟲世界”、“鳥的天堂”“蛇的王國”,九曲溪流水由西向東,蜿蜒自如,山挾水轉(zhuǎn),水貫山行,溪水澄清,巖峰凝紫,真可謂曲曲含異趣,灣灣藏佳景,山聳千層青翡翠,溪搖萬頃碧琉璃“。清澈的九曲溪是武夷山風景區(qū)的靈魂,美不勝收,登上形制古樸的竹筏,蕩入水色山光之中,如融入神話境界,令人心神怡,你將領(lǐng)略到探奇之樂,漂游之趣,心境之和、思之美——山多姿,水多情。九曲溪樸朔迷離,最富鄉(xiāng)土特色的就是乘竹筏飽風光了。任憑著浪花兒在腳底翻滾,驚而不險,該有多少開心啊!游九曲又是逍遙游,時而浪蕩飛舟,時而波平如鏡,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剛?cè)嵯酀?梢哉f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畫中游??瓷讲挥谜?而用舟“,既使是白發(fā)翁嫗,可以盡情地漫游其間,遍覽山水之美。我們竹筏的碼頭地名叫星村鎮(zhèn),是游九曲的起點。這里是武夷巖茶的集散地,曾有”茶不到星村不香“之說。武夷茶獨具風味,口質(zhì)特佳,深受大眾青睞。由于經(jīng)營有術(shù),茶興商茂,各路茶商云集,繁盛時星村有茶莊百余家,被譽為”小杭州“,是武夷山下重要的旅游集鎮(zhèn)。朋友們,請坐好?,F(xiàn)在我利用進入九曲前的行程,簡單介紹一下武夷山概況。奇秀甲東南的武夷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國家重點名勝風景區(qū),自然風光獨樹一幟,歷史人文景觀豐富多彩,具有很高的旅游觀賞價值。這是一塊老三紀紅色砂礫巖的分布區(qū),是丹霞地貌中最奇特、最典型、最富代表性的低山風景區(qū)。她低中見高,小中見大,短中見長,縮龍成寸,移步見奇,是一處密集型的盆景,濃縮了大自然的奇奧,展示了造物主鬼斧神工、天設(shè)地造的奧妙與神奇!武夷文化淵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這里文物眾多,名家薈萃,被譽為”道南理窟“,僅唐宋以來在山中建筑的寺院宮觀、樓臺亭閣就達300多處。郭沫若先生1962年冬游九曲時,曾抒發(fā)了對武夷山由衷的贊美之情:”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兌仙資。凌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熬徘辶?,奇峰倒映,宛如一幅絕紗的青畫。愛國僑嶺陳嘉先生于1940年9月率南僑慰問團飽武夷風光,見武夷山清水秀,別具詩情畫意,十分高興,曾遠見卓識的預(yù)言:”至于外國人好奇,如到此一游,必譽為東方瑞士,其源源而來更無論矣?!爸~家趙樸初先生1990年10月游覽了神妙夢幻般的風光后,十分欣賞福建省名書法家潘主蘭對武夷山水的評價:”如此名山宜第幾,相當曲水本無多“。現(xiàn)在乘竹筏泛入風光旖旎的九曲。朱熹有九曲棹歌唱道:”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漁郎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平川是地名,這一帶一馬平川,屋舍儼然,桑麻蔽野,良日美地,雞犬之聲相聞,一派桃源景象。武夷山意境非凡,千峰競秀,婀娜多姿,極目皆景。那是雙視戲球,右溪邊翠竹叢中有一對活潑的獅子在嬉戲。那是白云巖,左山岸巖階上時有祥云飄游,重巖聳疊,巍然云際,白云庵隱現(xiàn)在云霧之中。白云巖后壁有一寬敞的巖洞,山志稱白云洞,因是仙家的樂園,又稱極樂國。明朝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旅行家徐霞客曾親歷其境,他寫的《游武夷山日記》生動、有趣地記載了這個驚險探奇的歷程。這里還是南來著名學(xué)者呂東萊(祖謙)先生武夷講學(xué)之處。幛巖、仙巖、云巖都森列在溪的右岸。那兩塊巖石有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和尚背尼姑“。左右呼應(yīng)的是大小康石與人面石。大小廩石因酷似古代糧倉,故名;民間亦稱作磨盤峰。南宋詩人李綱至此曾聯(lián)想到民以食為天,仙人也是如此,也應(yīng)有藏糧之處,于是生動地寫道:“應(yīng)駕王龍耕紫石,瓊芝千畝個中藏”那是三道峰,活像三個道士在虔誠地誦經(jīng)。這也形象地說明了武夷為十六洞天之一,由來久遠。遠處是三仰峰。三疊奇峰,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錯的山巒,如旌旗招展,那氣勢磅礴的巖峰,如萬馬奔騰。這體現(xiàn)了武夷大自然中最富有韻味的參差美。坐筏觀山,極目皆圖畫,丹山、碧水、綠樹、藍天、白三相映成趣,呈現(xiàn)出武夷大自然五彩繽紛的色彩美?,F(xiàn)在我們進入八曲了。”幾曲風煙勢被開,鼓樓巖下水瀠徊。莫言此地無佳景,自是游人不上來?!俺酥塾^賞山石自然有許多樂趣,若是能輕裝信步登山尋勝,也會有許多令人流連的佳景.如果你從八曲的右岑攀上品字巖,從峰頂東眺,鼓樓巖、鼓號峰、天游諸峰更是另有風貌。在九曲溪碧水中,可以看到共蓮峰倒映成趣,詩一樣美麗。那是觀音石,重于拜觀音是信徒虔誠的象征。那是靈芝石,突兀而立,形似靈芝,俗稱蘑菇石。那是環(huán)佩巖,鄉(xiāng)間俗稱貓地石,因它活似伺機撲鼠的錨地憂地欲出。八曲還被譽為武夷山的水上動物園。那是臥獅,東方醒來的雄獅。那是駱駝峰,辛勤的沙漠之舟。那是象鼻峰,使人想起西雙版納的密林。那是上下水龜,古人尊崇的寶物,一對活靈活現(xiàn)的靈龜。在我們目不暇接之際,竹筏已進入七曲。那是瑯環(huán)巖,危立天壺峰西側(cè),層層峭崖,峰腰叢竹回環(huán),好像圍了一圈綠色的欄桿,因而得名。那是北廊巖,沿溪根立的長壁,形同狹長的走廊。那是放生潭,古人放生魚蝦之處。人生中含有一種樸素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在這方面古人也是有值得令人學(xué)習之處。那是城高巖,石城巍峨,拔水而立,四面陡壁,前后臨溪,惟有一懸梯可入石門。其上還有城高庵址和較為罕見的雙于竹。那是太姥巖,削崖陡立,上擁叢林翠竹,景觀頗佳,傳說為秦時皇太姥母子二人居住之地。那邊是桃源洞,左邊折復(fù)斜通,幾經(jīng)山重水復(fù),別有一處天地,洞內(nèi)環(huán)境幽深。其中開元堂為古代避世隱居的高士寄情山水、棲身之地?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經(jīng)過近幾年的點綴,桃源洞已成為一方勝境,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消閑的游人絡(luò)繹不絕。六曲、五曲是九曲溪的精華與縮影。那塊響聲巖“空谷傳聲”,除了體現(xiàn)聽覺美之外,還驗證了老子說的“空是無,無是空”;“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理論。這是道家追求的空靈美,是超脫塵世、淡泊名利的一種境界。“逝者如斯”是大學(xué)者未熹的手書,它告誡人們:時光的流逝是無情的,要格外地珍惜。那是天游峰,壁立萬仞,壯觀雄偉,天游事屹立峰顛。左前方是隱屏峰,由于巖體崩解,大塊石壁的裂痕有棱有角,使人深深感受到鬼斧神工、天設(shè)地造的玄妙。這種自然的風雨雕琢與巖體的崩解,是一種典型的殘破美。左邊即是云窩,意為生云之處。這里是一處小氣候。云橫溪斷,變幻莫測,在云煙之中,有層次,多變化,如同一座空間的園林?云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表現(xiàn)出山景的氣象萬千。而武夷云海的美,更是綜合了武夷山氣勢磅礴的美、幽靜閑適和煙云迷茫的意境美。那是接筍峰,橫裂三折,令人望而生畏。那是茶洞,崢嶸深鎖,蒼翠欲滴,因產(chǎn)茶甲于武夷而得名。那是幼溪草廬,為清道光崇安籍學(xué)者董天工編撰《武夷山志》 24卷之處。董還曾東渡臺灣海峽,為發(fā)展間合兩岸文化教育做出貢獻。武夷精舍是一座古老的書院,位于五曲左畔,始建于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此時朱熹已經(jīng)54歲,在武夷山也居住了整整40年。采夫子從苦讀成名到初入仕途,從宦海沉浮到辭官歸里,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正如他唱的:”五曲山高云氣深,長時陰雨暗平林。林中有客人不識,■乃聲中萬古心?!爸链?,他已無意為官了,決心在有生之年興學(xué)授徒,創(chuàng)立學(xué)派,于是就選址在隱屏峰下修建書院,以這其平生之愿。書院竣工后,便取名為武夷精舍。朱夫子在此講學(xué),是他成為教育家歷程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學(xué)院落成,四方學(xué)者紛至沓來,許多名噪東南的學(xué)者如蔡元定、真德秀、游九言、李方子、黃斡等人都受業(yè)于朱夫子門下。朱夫子倡道講學(xué),為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形成了中國理學(xué)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在他繁多的著作中吸取了大量的自然科學(xué)成果并運用自然科學(xué)知識來豐富自己的哲學(xué)。他的哲學(xué)理論,承先啟后,并遠遠超過前人,是我們武夷的驕傲。他有關(guān)倫理等論述仍可作為我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借鑒。朱子學(xué)不僅是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同時也是世界優(yōu)秀文化,充實了世界文化寶庫。五曲溪右畔晚對峰下,山浮云涌,有紫石屏之稱。宋、元、明三代皆有木橋通到這里??菇鹈麑⒆佑鸬膬鹤觿⒑椋ê笕胃毕啵┲龈咛糜诜逑?,讀書寫作。朱熹在隱屏峰筑晚對亭子峰麓,兩亭遙遙相對。故劉洪有詩唱道:”晚對無人但翠屏,春猿秋鶴自飛吟“,就把這座峰改為”晚對蜂了。這里又是文化昌明之處,宋代大學(xué)者熊禾(字勿軒)曾建有洪源書堂與眾儒切磋理學(xué),并從事朱子學(xué)的注釋。從此之后,朱熹的一系列著作,如《四書》有了標題,《三禮》有了考異,《春秋》有了議論,《孝經(jīng)》有了序言等。熊禾撰有評朱學(xué)的一對名聯(lián)可謂是公正到點了,聯(lián)是這樣說的?宇宙間三十六名山地無武夷之勝,孔孟后千五百余載道無文公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