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奧斯丁對他們的婚姻持一種批判的態(tài)度,Lydia的輕浮、鹵莽和無知即使在小說的結(jié)尾也沒有改變,Wickham的狡詐、野心和膚淺也使我們感到厭惡。理智、感情與道德可以說是婚姻精神層面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這對婚姻不具備其中的任何一項,他們婚姻的失敗早已注定?;橐龅幕A(chǔ)是婚姻最終成立的根據(jù),決定著婚姻的特性。西方的婚姻更加注重性的因素,在他們看來男女的結(jié)合“主要報償是性關(guān)系的滿足?!遍L久以來,西方人有這樣的觀念,婚姻是為了愛情和尋求伴侶,還有的是為了性的和諧,避免孤獨。Lydia習慣沉醉在男人的追捧中,而且一向用清不專,“只要受到人家的勾引,對誰都會上鉤?!彼龑θ说暮脨?,選擇男人的標準,只是看對方的臉蛋漂不漂亮。當有漂亮的男人出現(xiàn)時,她的注意力馬上就會集中過去。至于自己是不是愛上對方,她一點也不在乎,也更不會在乎對方是否真的愛她。這種以性愛為基礎(chǔ)的帶有鮮明個人性的婚姻是缺乏穩(wěn)定性的。婚姻是個人的事,與別人沒有直接關(guān)系,這樣做出決定和采取行動就比較容易,沒有什么牽制和掛礙。愛情本身是不穩(wěn)定的,是人類情感中最難以捉摸的部分。[5]韋政通說:“在所有的愛中,最強烈,最令人困惑,也是最缺乏穩(wěn)定性的就是性愛?!彼越⒃谛詯刍A(chǔ)上的婚姻總是包含著“隱伏的危機?!盵6]而人的本性中又有“喜新厭舊”的傾向,因而更加重了建立在性愛上的婚姻的不穩(wěn)定性。Lydia和Wickham的婚姻既是個人的,又是根植于性愛的,它的不穩(wěn)定性就成為必然了。加之西方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比較受限。在這種環(huán)境下夫妻間的沖突所產(chǎn)生的情緒障礙很難獲得疏導,日積月累容易造成不和,情感上就會出現(xiàn)創(chuàng)傷、裂縫。這種情感上的傷痕便無法彌合而全面崩潰,當做為婚姻基礎(chǔ)的性愛消失,那婚姻自然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栋谅c偏見》中Lydia和Wickham婚姻的前景,作者在最后一章含蓄得指出:“Wickham不久便清淡愛弛,Lydia對他稍許持久一些?!盬ickham選擇Lydia的原因,書中并沒有詳細指出,不過他之所以同意與Lydia結(jié)婚,金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Wickham是個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在與Lydia私奔前,曾經(jīng)追求過金小姐和Darcy小姐,不是因為性,而是為了金錢。Wickham懷有這樣的心態(tài),與當時的社會風氣不無關(guān)系。在18世紀時財富仍是社會中上層擇偶時的重點,正如1727年丹尼爾迪福所抱怨的那樣,“金錢和處女膜仍是人們考慮的目標?!蓖瑫rWickham做為地位稍底的中等階級(lower middle classes),并沒有大量的財產(chǎn)傳承,因而更加重了他對金錢的貪婪。最終還是Darcy先生出面,替Wickham償還了債務,并在Lydia名下的錢之外,又給了她一千英鎊,并給Wickham買了個官職,最終換來了Wickham和Lydia的婚姻?!懊烂才c相貌平常的人一樣,也得有飯吃,有衣穿?!笨梢娫谶@段婚姻中除了盲目的激情,金錢也扮演了“關(guān)鍵先生”的角色。(二)Charlotte和Collins的婚姻:向現(xiàn)實妥協(xié)在《傲慢與偏見》中,金錢和愛情婚姻往往是形影不離,難分難舍的。小說里人們談婚論嫁時總少不了金錢的影子,而闡述金錢對于婚姻的選擇,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ollins牧師和Charlotte盧卡斯的結(jié)合了。Collins選擇Charlotte做自己的妻子,顯然不是因為愛上她,在Collins向Elizabeth求婚時就已經(jīng)詳細闡述了他要結(jié)婚的理由:“第一,我認為每個生活寬裕的牧師(像我本人),理當給教區(qū)在婚姻方面樹立一個榜樣;第二,我相信結(jié)婚會大大增進我的幸福;第三—這一點或許應該早一點提出來,我有幸奉為恩主的那位貴婦人特別勸囑我要結(jié)婚?!币蚨擟ollins像Elizabeth求婚遭到拒絕后,他毫不猶豫的把結(jié)婚對象轉(zhuǎn)向了Charlotte小姐。Collins急著結(jié)婚,并不是出于個人需要,只是在完成他所崇拜的德布爾夫人(Darcy的姑媽)布置的一項任務,只要結(jié)婚了就算完成了任務。至于結(jié)婚對象是誰,對她是不是有感情這些并不重要。而且Charlotte小姐還算是貴族出身的小姐,也算是門當戶對,這就已經(jīng)足夠了。Collins這個人并不懂得如何去愛和經(jīng)營婚姻,他看上去有些笨拙可笑,缺少男子漢氣概但又很自負。他的婚姻一定程度上是遵循了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婚姻理念:“凡是有財產(chǎn)的單身漢必定要娶位太太,這已經(jīng)成為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盋harlotte可以說是《傲慢與偏見》里有頭腦并富有理性的一位女子,是她最先看出Darcy對Elizabeth有意,并且向Elizabeth表達她對Jane和賓利感情發(fā)展的擔憂(事實證明她是正確的)。Charlotte的聰明伶俐令人印象深刻,可更讓人感嘆的是她對自己婚姻選擇的那份精明。她清楚得認識到了當時英國社會中上層階級婚姻的普遍本質(zhì):物質(zhì)因素是18世紀至19世紀英國社會的婚姻生活的重要因素。盧卡斯家族也算是屬于貴族階級,在16至18世紀期間,英國貴族“婚姻并不是為了滿足個人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私人結(jié)合,而是一種確保家庭和其財產(chǎn)永存的制度性策略?!盵7]貴族的婚姻很大程度上要服從家庭的利益,他們非常注重婚姻所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對于許多處于經(jīng)濟困難的貴族來說,尤其如此。因而,屬于破落貴族家庭的Charlotte沒有多少可觀的嫁妝,也無法攀高求貴,被迫嫁給Collins實際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且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這也是一個以男性為中心的時代,男女不平等,婦女的社會地位非常低下。法律規(guī)定,女性不擁有財產(chǎn)繼承權(quán),家庭生活被認為是最適合婦女的天地。婦女要生存,要獲得生活上的保障和“財政保證”,婚姻是捷徑也是唯一的途徑。這就導致了當時的婚姻不僅僅是作為愛情的歸宿,還會是“謀生”的手段,也就難免出現(xiàn)一些看似荒唐的事。“并且,馬克思(和貝爾)曾說,婦女在和男人的關(guān)系中的地位使我們可以判斷出一定特定社會自由和不自由的程度。[8]Charlotte是何等聰明的女子!她早就看出了Collins先生既不通情達理,又不討人喜歡,同他相處實在令人厭煩,而且他對她的愛也一定是“鏡花水月”。但是她還是選擇了他做丈夫,因為Charlotte選擇的這種婚姻,總歸是女人最適意的保險箱,能確保她不至于挨凍受饑,也不用擔心丈夫變心,至于婚姻幸福與否則就要放到次要位置了。所以在Elizabeth拜訪朋友的時,發(fā)現(xiàn)“Collins先生有時說些讓Charlotte實在難為情的話”“Charlotte一般總是明智地裝作沒聽見?!倍褻harlotte也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單獨帶妹妹和Elizabeth參觀住宅,而且她也非常高興。似乎如果Collins不存在,就真有一種舒適的氣氛。這就是Charlotte和Collins的婚姻,很顯然成就這段婚姻的關(guān)鍵就是金錢。對Collins來說,這樣的生活讓他很滿足,婚姻的“目的”也已經(jīng)實現(xiàn)。而Charlotte“用什么手段駕御丈夫,有多大的度量容忍他,不得不承認,事情處理得相當不錯。”這樣的一種靠金錢財富維持的婚姻雖然并不完美,但畢竟也是一種婚姻。在這樁婚姻里,Charlotte和Collins之間是沒有溫暖和幸福的感覺的,只是枯燥平淡的生活著。也許只有當他們孕育出下一代時,彼此才會產(chǎn)生一種愛—對下一代的愛,對孩子的關(guān)心呵護,到那時他們的婚姻也許便不這么乏味。奧斯丁并不欣賞這樣的婚姻,透過文字可以感覺到她對這種婚姻的嘲諷之意。但以我們現(xiàn)代的視角來看,Charlotte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呵。歲月不留人,對她這樣一位老姑娘來說,有一個歸宿似乎才是最重要的。我們當然不會贊賞Charlotte的選擇,但能否試著對她多一分的理解和寬容呢?(三)Elizabeth和Darcy:情投意合,理智與情感的完美結(jié)合16至18世紀英國上層階層的擇偶標準一直沒有多大的變化,注重婚姻的物質(zhì)基礎(chǔ),強調(diào)門當戶對,但是并不否認愛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歷史學家埃里克卡爾森考察了英國都澤時代城市及鄉(xiāng)村民間的婚姻狀況,肯定地認為:“愛是至高無上的?!丙溈朔▊惖难芯恳脖砻鳎辽購?6世紀以來,愛或感情在人們的婚姻生活中占比較重要的位置。[9]Elizabeth與Darcy的婚姻是《傲慢與偏見》中最美滿、最成功的理想婚姻,二人的結(jié)合是真正建立在愛情的基礎(chǔ)之上的。Elizabeth在貝內(nèi)特家中排行老二,她雖然沒有簡那么嬌好的面容,卻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更難能可貴的是她不但聰明伶俐,活潑可愛,而且還有如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荷,有著豐富的個性和內(nèi)涵。Elizabeth認識到了當時社會上以財富和社會地位來談婚論嫁的風氣,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婚姻也不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chǔ)之上,但她并沒有迷失自己,而是選擇繼續(xù)勇敢地追尋自己的愛情。正是Elizabeth的這種不凡的談吐和高貴的情操吸引了Darcy,讓Darcy對她漸生愛意。這也體現(xiàn)出英國的傳統(tǒng)的擇偶觀念,因為在美貌、血統(tǒng)和財富之外,社會上層也一直注重性格和美德。一直以來,英國的行為指導書和民俗都強調(diào)一個人的內(nèi)在品質(zhì)和婚姻中的重要性。按理說Elizabeth和Darcy結(jié)合是郎才女貌,天作地設的一對姻緣,不應該有太多的曲折才對。但兩個人在性格上都有各自的弱點:Elizabeth是一位中產(chǎn)階級的小姐,受過中等教育,是一名紳士的女兒。但同貴族階級相比家庭地位還是低下,親友又是沒有教養(yǎng),常常在公共場合丑態(tài)百出,使她自慚自愧,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就為她性格中的偏見奠定了基礎(chǔ);而Darcy性格偏內(nèi)向,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再加上他出身豪門,擁有巨額財富,難免會給人以傲慢的印象。兩人剛開始接觸時,對彼此的印象都不好。但隨著接觸的增多,漸漸地被Elizabeth的美麗和可愛所打動,尤其是她機靈的頭腦和詼諧更是深深吸引了他,盡管他覺得Elizabeth出身不算高貴,看不起她的家庭并認定自己向Elizabeth求婚,已經(jīng)是降低了要求,違背了自己的意志、理智,甚至是違背人格來做的。他認為身份低微而又缺少金錢財富的Elizabeth一定會對他這樣身份的貴公子表達愛意而欣喜若狂的接受。但是當他“自以為肯定會得到個滿意的答案,…臉上卻流露出一副穩(wěn)操勝券的神氣時,卻激起了Elizabeth的怨恨,并斷然拒絕了他的求婚,還毫不留情地指責他的傲慢無禮。這里表現(xiàn)了愛情對于婚姻的崇高意義:哪怕再富有、再英俊,如果以一種居高臨下甚至“傲慢”的姿態(tài)對待另一方時,那兩者是很難產(chǎn)生愛情,沒有愛情就不會再有婚姻。后來Darcy漸漸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他接受了Elizabeth的指責,并改正了自己傲慢自負的缺點。而且在Darcy挺身而出,解決了Lydia和Wickham的“婚姻危機”后,也贏得了Elizabeth的尊重,并逐漸接受了“悔過”的Darcy,兩人之間終于產(chǎn)生了真摯的感情,并最終結(jié)成了美滿的姻緣。培根就認為人們在選擇妻子時不要太注重財富、美貌、利益、高貴等,而應該考慮“思想上的虔誠品質(zhì),她父母誠信、她的美德、她的持家能力,她的善良的性情?!盓lizabeth盡管不具備“她的父母誠信”這個客觀條件,但其他幾個要求Elizabeth都具備了。也是因為如此,Darcy才會努力克服自己的“傲慢”,真正得對待愛情?!凹词棺詰僖婚_始真的是自高自大,它也能夠變成一種健康的且值得稱道的生命態(tài)度。這種情況,在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中Darcy這個人物上就曾發(fā)生過。這個自負的男人,雖然看起來自命不凡,顧景自憐,但他還是能夠通過別人的眼睛來觀察他自己。”[10]Elizabeth最終與Darcy結(jié)成美滿的婚姻,是她對改過的Darcy產(chǎn)生了真摯的愛情,而不是Darcy早就擁有的金錢和地位。其實在這個時候,即使Darcy沒有巨額的家產(chǎn),Elizabeth還是會嫁給Darcy,就像恩格斯所說的:“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苯疱X在《傲慢與偏見》中無處不在,即使在Elizabeth和Darcy的愛情中也不免摻雜著一點金錢的因素。在外人看來,Elizabeth如同撿了一個金元寶,就像貝內(nèi)特太太喊道的:“每年有一萬鎊的收入,可能還要更多!闊得向王公一般!”先前對Darcy先生的不滿與憤怒,早已經(jīng)拋到九霄云外了。對自己二女兒的這樁婚姻舉雙手贊成,假如可以,這位可愛的太太恐怕連雙腳都會舉起來。但是,Elizabeth和Darcy的婚姻之所以超脫于書中描寫的其他幾樁婚姻,就是因為兩人不但品德高尚,而且是真心相愛。四、永恒的話題:追求美好婚姻“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這樣的開頭設計,簡奧斯丁是有深刻寓意的。錢財和婚姻密不可分,這點作者并不否認。要保證一家人幸福安康,最根本的還是需要財富做基礎(chǔ)的。而對于金錢主導婚姻這一觀念,奧斯丁是持批判態(tài)度的,但是她沒有以社會批評家的身份揭露社會的本質(zhì),也沒有采用激進藝術(shù)家的極端手法。她的諷刺既辛辣又輕松詼諧,既深刻又流暢自然。通過幾樁婚姻的描寫,她揭露了當時社會中金錢利益在婚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的感情會受到它的控制。Lydia和Wickham的婚姻,不僅完全是受金錢的左右,而且兩人的結(jié)合,最初也只是因為低俗的肉欲的吸引。這樣的婚姻不僅會給自己帶來不幸,更會給各自的家庭造成傷害。對于Charlotte和Collins充滿了現(xiàn)實色彩的婚姻,作者也是不贊成的。不過通過描寫,我們也認識到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人的感情不得不服從于金錢的無奈(其實在當今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讓讀者對他們多了一絲的理解和寬容。:“簡奧斯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比馬克思更早的馬克思主義者?!蹦鞘欠窕橐鼍褪且越?jīng)濟因素做為衡量的標準呢?有人問蘇格拉底是否要結(jié)婚,得到的回答是“無論你怎樣做,你都會后悔?!盵11]簡奧斯丁以Elizabeth和Darcy的婚姻為例給出了否定的答案,金錢固然重要,“沒有金錢的婚姻是愚蠢的?!比绻麤]有一定的金錢做基礎(chǔ),再真摯的感情也會在漫長的時間中受到考驗,甚至會走向破裂。但是作者也同時指出“沒有愛情千萬不能結(jié)婚,”Elizabeth與Darcy的婚姻無疑是“奧斯丁推崇的婚姻模式?!痹跁凶髡卟粌H給了兩人一個幸福美滿的結(jié)局,并強調(diào)了通過這樁婚姻,使許多人都發(fā)生了改變,如貝內(nèi)特太太,后半輩居然變成了一個通情達理,和藹可親,見多識廣的女人。盡管奧斯丁塑造的這樁婚姻帶有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世界上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不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