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才能守初心、擔使命,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黨的青春活力。 五、學習四史是發(fā)掘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推動思政課創(chuàng)新,掌握學習研究的敘事權、話語權的應有之義 黨史的主題色是紅色。學 習四史就是為了發(fā)掘紅色文化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xxxxx 近年來多次講到, XX 是黨的誕生地,也是紅色文化的發(fā)源地,黨的一大、二大、四大皆在 XX 召開,黨中央長期駐扎、活動于此。 XX 在中國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時期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在此過程中留下了諸多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無不蘊藏著偉大的愛國精神與革命精神。 據(jù)統(tǒng)計, XX 市共有革命舊址遺址共計 XXX 處,現(xiàn)存 XXX 處,其中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X 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XX 處,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作為 XX 而言,守護好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與初心之地 ,保存和利用好 XX 的紅色資源,講好 XX 的紅色故事,為 XX 新時代的改革開放增加動力,是重要的命題;作為每一位黨員和群眾來說,保護好這些珍貴的紅色文化資源是時代的召喚,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發(fā)掘好紅色文化資源,更應利用好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是學校和社會探索創(chuàng)新學習形式的重要資源。面對廣大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學生開展現(xiàn)場教學、情景教學、網(wǎng)絡教學,在歷史的現(xiàn)場,講述四史,更能入眼、入心、入腦。 就學習而言,四史進入學校思政課堂是深入貫徹學習四史的重要一環(huán)。作為思政課教師,應理直氣壯地向?qū)W生們宣講中國共產(chǎn)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xiàn)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革命史、建設史、改革史。在思政課堂中,注意講好紅色故事、中國故事,以生動的案例打動人,以多彩的形式親近人,以深刻的教訓教育人,以巨大的成就鼓舞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發(fā)揮黨史育人的重要作用,使青少年學子在心悅誠服的基礎上堅定自己的政治信仰,真正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發(fā)展結合在一起,為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和建設者奠定基礎。在四史 入思政課堂中,需適應各階段學生發(fā)展特點,不斷豐富、更新教學內(nèi)容,增添新時代的新元素,探索信息時代學生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長期以來,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中國往往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后面亦步亦趨。面對國內(nèi)外新形勢、新挑戰(zhàn),中國和平崛起之路不僅需要強勁的經(jīng)濟與科技實力,還應在國際哲學社會科學中提升話語權,擁有與之匹配的哲學社會科學實力。近年來隨著國家與社會的重視,以及一大批關于黨史新資料的披露,黨史研究逐漸成為學術領域的顯學。學習四史更應該研究好四史,不斷為四史的學習教育提供新材料、新成果、新論據(jù)。四史不一定由中國人 來學習研究,但我們必須牢牢掌握四史學習研究的敘事權、話語權。這是關系到宣傳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講好中國故事,創(chuàng)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為國家貢獻智慧的大事。 深刻理解認識四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意義,是學習四史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學懂弄通做實的第一步。我們學習四史,既要學習歷史知識、歷史理論,更要學好、用好歷史思維與歷史方法。這也正是學習四史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歌功頌德,也不是為了逃避今日的困難與問題,而是為了更好地書寫歷史。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