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力可以使地球上得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guī)律得漲潮與退潮,所以B符合題意。40.C解析:C【詳解】月球表面看上顏色較淺的地方,多是環(huán)形山。環(huán)形山又稱為“月坑”,環(huán)形山大多是圓形的,大小不一。環(huán)形山有單個的,也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分布上沒有規(guī)律。環(huán)形山數(shù)量眾多,但它們的深淺不一。環(huán)形山是月球上面最顯著的特征,幾乎布滿了整個月面。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公認(rèn)的觀點是“撞擊說”,所以C符合題意。41.B解析:B【詳解】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蔚藍的星球。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陸地占29%,因此人們稱地球是一個“水球”。所以地球表面覆蓋面積最大的是海洋。42.B解析:B【詳解】地球就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tài)水得星球。地球上的液態(tài)水大部分存在于海洋中,所以B符合題意。43.B解析:B【詳解】,,海洋占大部分,地球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的比約是7:3,B觀點錯誤;ACD觀點正確。44.B解析:B【詳解】太陽雖然很大,但是離地球很遙遠。月亮雖然比地球小的很多,但是和太陽比,要小更多。但是月亮離地球近,看起來就會大。因為太陽比月亮離地球更遠,所以我們?nèi)庋鬯吹降牟畈欢啻笮?。所以?dāng)觀察到兩者大小差不多時,月球的圖片離觀察紙筒近,太陽的圖片離觀察紙筒遠。45.B解析:B【詳解】地球是太陽的行星,圍繞著太陽轉(zhuǎn)動;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不是行星,圍繞地球轉(zhuǎn)動的同時,也在圍繞太陽轉(zhuǎn)。環(huán)形山是月球特有的現(xiàn)象。B正確,A、C錯誤。46.A解析:A【詳解】判斷一個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取決于距離和時間兩個條件。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遠,則它運動的速度越快;在運動距離相同的情況下,物體運動的時間越長,則它運動的速度越慢。根據(jù)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100米賽跑距離相同,則用時越少的速度越快。三人相比較,小朵用時14秒,用時最少,跑得最快。47.C解析:C【詳解】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在比較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時是在相同距離的情況下比較時間的多少,在相同時間的情況下比較距離的長短。根據(jù)題干中的速度可知,運動速度最慢的是輪船。48.B解析:B【詳解】根據(jù)路程=速度時間的關(guān)系,我們在比較兩個物體運動的快慢時是在相同距離的情況下比較時間的多少,在相同時間的情況下比較距離的長短。我們在進行觀察的時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在進行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運動的快慢實驗時,測量物體運動的距離需要用皮尺來測量;秒表是測量時間的工具,測力計是測量重力的工具。49.C解析:C【詳解】比較速度的話,就是相同時間比距離和相同距離比時間。運動的速度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通過的距離。速度的比較要換算成同一單位。旗魚的速度V1=108km/h=108000m/3600s=30m/s;獵豹的速度V2=S2/t2=40m/1s=40m/s;褐海燕的速度V3=S3/t3=5000m/60s=。所以褐海燕的速度最快。50.B解析:B【詳解】制作過山車的要求:軌道的總長在2米以上,但不宜太長。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小球能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整座過山車要穩(wěn)固。用分段軌道搭建過山車軌道時,我們發(fā)現(xiàn)小球速度很快,又經(jīng)過急轉(zhuǎn)向下軌道時有最容易脫軌,小球越容易脫軌。二、實驗探究題51.E解析:(1)E(2) 氣室 氧氣 大 (3)卵殼(4)C(5)C52.B解析:(1)B(2)A(3)B【解析】像蠶與雞這樣產(chǎn)卵繁殖后代得叫卵生。鴨嘴獸靠產(chǎn)卵來繁殖后代,我認(rèn)為鴨鴨嘴獸應(yīng)該屬于卵生動物,所以B符合題意。狗、貓、羊這樣,母體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哺育小動物,這樣的繁殖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哺乳動物都是胎生動物。根據(jù)資料中鴨嘴獸用乳汁哺育幼仔這一信息,我認(rèn)為鴨嘴獸應(yīng)該屬于哺乳動物,所以A符合題意。母體直接生小動物,并用乳汁哺育小動物,這樣的繁殖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哺乳動物都是胎生動物。比如:狗、貓、牛等,所以B符合題意。53.C解析:(1)C(2) B A (3)A【解析】月相規(guī)律:上半月變化規(guī)律,由虧到圓,人們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積逐漸增大,直至滿月,亮面在月球的右側(cè),下半月,人們看到亮面面積逐漸減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側(cè)。根據(jù)月相變化規(guī)律,上面五幅圖中的月相從月初到月末正確的排列順序是:③-②-④-①,所以符合題意。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瞧到得月球被太陽照亮得部分。月相在一個月中得變化規(guī)律就是農(nóng)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月相在一個月中得變化規(guī)律就是農(nóng)歷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古代人們對月相有特別得稱呼,“初一”稱為新月,““十五”稱為望月。詩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描述的月相是滿月,所以A符合題意。54.C解析:(1) 下方周圍 右側(cè) (2)C(3)A(4) 照射角度 側(cè)面的形狀 (5)改變(6)55.A解析:A C A E 【分析】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運動方式。 【詳解】(1)斜面能省力,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形式有滑動和滾動,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和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球形或接近于球形的物體會以滾動的方式運動,非球形的物體比如小立方體在斜面上會以滑動的方式運動。(2)斜面坡度越高,物體運動越快,所以A斜面坡度最大,在A面上小球運動得最快;E斜面坡度最小,在E斜面上運動得最慢。56.C解析:(1) C B (2)A(3)A(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