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對研究成果重復發(fā)表。,附英文摘要,也可以英文撰寫,附中文摘要,一般6-8千字。研究簡報一般為某一新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但內(nèi)容不足以研究論文的形式發(fā)表,而且作者在簡報之后不會以論文的形式再發(fā)表相類似的研究結果,一般3-5千字。綜述文章一般為約稿,作者投稿前請先與編輯部聯(lián)系。未經(jīng)編輯部同意的綜述文章,編輯部可能在不經(jīng)審稿之前即退還作者,一般7-9千字。,投稿時請登陸網(wǎng)站。一般在4個月內(nèi)通知通訊作者稿件錄用情況,稿件最終修回后即進入待發(fā)表狀態(tài)。稿件在本刊決定錄用并排版后,即向作者收取版面費,每印刷面300元(彩圖費用另計)。稿件刊出后,即向作者付稿酬并贈送2本當期期刊。,均視為己同意《論文著作權轉(zhuǎn)讓協(xié)議》中相關條款。作者著作權的使用費包括在稿酬中,不再另外支付。作者如有異議,請務必在投稿時聲明。寫作要求論文選題新穎,具有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寫作條理清晰,文字簡練流暢,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內(nèi)容無政治思想錯誤,不涉及機密問題。稿件格式一、標題、作者及單位通訊地址論文題目應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署名作者為對本論文作出主要貢獻的人員,能夠?qū)ρ芯績?nèi)容及結果負責,無署名爭議。工作單位為完成論文時所在的研究機構的通訊地址。地址應包括單位全稱、所在城市及郵政編碼。多位作者的,如果地址不同,采用下列方式標明: 王桂堂1(數(shù)字上標)肖 斌1, 2 戰(zhàn)文斌2(,武漢 430072。,青島 266003)二、首頁腳注腳注包括收稿日期、修訂日期、基金項目、作者簡介和通訊作者。格式如下: 收稿日期:即為投稿日期;修訂日期:編輯部填寫基金項目:本文涉及課題得到的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及項目號。沒有也請注明。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其上各項不可省略,均需一一列出)作者現(xiàn)在工作單位與頁首工作單位不同的,應在作者簡介中注明。通信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Email:(其中至少需要列出Email,其他各項可以省略)三、摘要中英文摘要內(nèi)容必須包涵研究目的、主要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結論,但不要單獨列出,要使之成為一篇完整獨立的文章,500字左右。以便給國外讀者以更詳盡的介紹。不應出現(xiàn)圖表、冗長的數(shù)學公式和非公用的符號和略語。中文摘要前加“摘要:”,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為標識。四、關鍵詞中英文關鍵詞一般為3-8個,其間以 “;” 號分開。關鍵詞既要反映論文的主題,又要具有專指性,符合關鍵詞標引規(guī)范。五、正文部分引言應扼要介紹研究目的以及本研究的意義,不應該寫成如綜述一樣冗長。1 材料與方法材料與方法中應對采樣地與采樣方法以及所有實驗方法作出詳細的介紹,使讀者根據(jù)此方法可以重復該項工作。但是,重復使用已經(jīng)報道的方法時,無須詳細描述,而應引用其出處。實驗次數(shù)、重復實驗的重復數(shù)以及統(tǒng)計方法均應在材料與方法中說明。不同的部分可以用分級表示。結果結果部分只應該包含實際結果的描述,避免重復圖表中已經(jīng)表達的內(nèi)容。不同的部分可以用分級表示。討論討論本研究的結果與文獻報道的異同及其原因,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六、參考文獻的著錄要求 根據(jù)國家行業(yè)要求,中文文獻以“英文[中文]”形式列出,正文中所引用的中、外文參考文獻均按出現(xiàn)順序編碼。,三名以上用“等”或者“et al.”省略。要按照姓前名后的順序書寫,英文部分姓全寫名縮寫,首字母大寫。,并用斜體標注。,保證引用無誤。具體格式如下:期刊文章[1] Chen Y Y, Chen Y F, Liu H on the position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Region in zoogeographic divisions and its eastern demarcation line [J].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1996, 20: 97-103 [陳宜瑜, 陳毅鋒, , 1996, 20: 97103] [2] Cui Y, Wootton R metabolic rate of the minnow, Phoxinus phoxinus(L.)(Pisces: Cyprinidae), in relation to ration, body size and temperature [J].Functional Ecology, 1988, 2: 157-161會議論文集[1] Benzie J A H, Ballment E, Frusher structure of Penaeus monodon in Australia: concordant results from mtDNA and allozymes [A].In: GallG A E, Chen H(Eds.), Genetics in Aquaculture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9 April3 May 1991, Wuhan, China [C].Aquaculture, 1993, 111, 89-93 專著[1] Halver J E, Hardy R Nutrition(3rd edition)[M].Amsterdam: Academic , 88 [2] Nie D S, Wang J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