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NETSTAT以太網絡 ARP 表命令。然后學習了交換機的基本應用以及Cisco_Packet_Tracer簡單使用。學習了cisco交換機的基本配置方法,熟悉交換機的常用配置模式及模式間的切換,學習了以下幾條語句配置交換機主機名,配置交換機特權模式口令及密碼,使能指定端口,創(chuàng)建VLAN。這些命令的掌握使我平時遇到一些網絡問題時可以先簡單的查找下原因。第三次實驗是路由器基本應用實驗。這次實驗我們要利用上次的實驗所學習的內容,先為路由器配置諸如主機名、口令、密碼等多項信息,然后嘗試在路由器上配置靜態(tài)路由和動態(tài)路由協(xié)議,通過這次學習我了解路由器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第四次實驗是Packet Tracer路由交換綜合實驗。老師上課時沒有講什么,主要要求我們能聯(lián)系前兩次的實驗,自己學習操作。本次實驗要求使用Packet Tracer模擬器搭建實驗拓撲,并對交換機、路由器、PC和服務器進行相應配置,配置最后結果,能實現(xiàn)PC之間的ping互通,能通過PC的瀏覽器訪問服務器網站。我在這次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在完成交換機和路由器的配置之后,忘了給PC和服務器配置IP地址,造成PC無法訪問服務器。這個錯誤讓我找了好久之后才發(fā)現(xiàn),也讓我對這些語句的使用更加熟練,對路由交換理解得更為深刻。第五次實驗是windows server 2008 服務。我們在做實驗時,按照老師給的教案上面的步驟一步一步做下去。在做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就如,如何找尋本機的IP地址。但是通過回憶前面實驗內容,成功的找到了解決辦法。在添加WEB服務器角色中,安裝完成后,打開瀏覽器,但是無法打開,通過詢問發(fā)現(xiàn),我沒有把系統(tǒng)服務里禁用的部分啟用,在后面的IFG中也是一樣。在最后上傳文件時,上傳成功,但就是看不到文件,后來才發(fā)現(xiàn),我沒有把文件屬性設置為可讀,通過改正,終于成功完成了。五次實驗結束后,我感覺自己學到很多實用的東西,對這門課程和自己的專業(yè)有了更多的興趣,對學習更多知識的渴望更加強烈了。第四篇:計算機網絡實驗心得計算機網絡實驗心得計算機網絡課程的實驗不同于以前做過的C語言上機實驗和數(shù)據(jù)結構上機實驗,后兩者都是編程的,要求的是個人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熟練的應用,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的戰(zhàn)場。而計算機網絡課程則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很多時候它更要求我們理解上機的過程并學以致用。第一次實驗是使用UDP進行通訊,它要求我們掌握掌握socket的初始化; 和掌握UDP發(fā)送與接收的相關函數(shù);第一次實驗感覺挺簡單,按照實驗步驟,成功將要輸入要發(fā)送的字符串 Hi, I am a clien,接著在服務端的窗口會看到接收到的字符串。如果另打開一個命令窗口,輸入netstat –a 將看到所有正在使用的監(jiān)聽端口。第二次的實驗是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實驗目的是了解路由器網絡硬件設備,初步掌握路由器的常用配置,也隨便運用了Packet Tracer軟件,按照實驗步驟也很快就做完了,通過Packet Tracer軟件能對路由器進行基本配置,也可進一步完成RIP配置并測試。最終,實驗完成后,在Packet Tracer軟件中,任何兩臺機子,無論是否屬于相同的VLAN,都能ping通。這也讓我重新更深一層次的理解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第三次試驗是IP地址分類及子網劃分,實驗目的是掌握有類IP地址的使用及主機IP地址的設置;掌握子網掩碼與子網劃分使用,這次的實驗內容,我是在同學的幫助和指導下完成的,我也學會了用ipconfig/all 查看本機網卡的物理地址,和用ping 命令測試網絡連通。這次實驗我們受益匪淺,不求以后能有多大的改進,只求自己能堅持每天都在進步,哪怕一點點就好。同時也希望能在今后的課程中學到更多,熟練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并應用于日常生活當中。第五篇:計算機網絡實驗心得[鍵入公司名稱]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實驗心得[鍵入文檔副標題]實驗總結實驗名稱:實驗一:路測試與瀏覽器的安裝設置、CuteFTP與Serv_U設置使用實驗 實驗二:電子郵件與局域網資料庫實驗三:雙絞線的制作與測試實驗四:Linux的使用與 DNS 服務器的配置與管理實驗五:TCP/IP協(xié)議配置與網絡通訊工具及DJ網絡點歌平臺的安裝配置及使用 實驗六:Windows 2003 server IIS的配置及加密與數(shù)字證書服務的實現(xiàn) 實驗七:計算機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