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實驗: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一、實驗目的1.掌握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2.能夠畫出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圖,并能連好實物圖.3.能夠運用“代數法”和“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二、實驗原理本實驗的依據是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實驗電路如圖1所示.改變變阻器的阻值,從電流表、電壓表中讀出幾組U、I值,由
2024-12-08 20:15
【總結】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測定電動勢內阻電路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E、r2020年上海卷16、05年南通質量檢測一12、2020年河南卷12、2020年廣東卷12、伏安法測E、r實驗中測量值和真實值的比較1:05年揚州
2024-11-09 02:21
【總結】
2025-06-26 09:11
【總結】: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預習案【知識回顧】:1.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表達式變形式對測量值的影響vA【自主學習】:思考:需要測量
2025-06-08 00:02
【總結】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測定測定電動勢內阻電路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E、r2020年上海卷1605年南通質量檢測一122020年河南卷122020年廣東卷12伏安法測E、r實驗中測量值和真實值的比較105年揚州質量檢測二12
2024-11-12 17:25
【總結】選修3-1第二章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一、教材分析“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1第二章第九節(jié)的內容,它是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深化和實際應用,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既能鞏固電學問題的分析思路,加深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實際意義。。
2024-11-20 02:46
【總結】一、實驗目的動勢和內阻的方法.U-I圖線處理數據的方法.二、實驗原理1、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U外+Ir可知路端電壓U外=E-Ir2、改變負載電阻,可得到不同的路端電壓.E,r不變負載R增大電流I減小U內減小U外增大3、在電路中接入的負載電阻分別是R1、
2025-07-24 17:49
【總結】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一、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知識回顧1、基本原理2、實驗基本電路AV甲U:路端電壓只要測出幾組(至少兩組)U、I值就可求出E、r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E=U+IrAV乙I:通過電源的電流3
2024-10-11 15:34
【總結】南通市通州區(qū)劉橋中學實驗目的(1)掌握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方法.(2)學會用U-I圖線處理數據的方法.實驗原理1、根據閉合電路歐姆定律E=U外+Ir,則路端電壓U外=E-Ir.2、改變負載電阻,可得到不同的路端電壓.E,r不變負載R增大電
2024-11-24 11:38
【總結】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1、根據E=U+Ir,用兩組數據可得:211221IIUIUIE???2112rIIUU???一、實驗原理2、為減小誤差,至少測6組U、I值,且變化范圍要大些,然后描點作圖。E等于U軸截距r等于直線的斜率的絕對值二、實驗器材被測電池(干電池)電流
2024-11-17 06:06
【總結】第十節(jié)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學習目標】1.學習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方法,掌握科學測量的主要步驟。:有公式法和圖像法。通過設計電路和選擇儀器,養(yǎng)成規(guī)范操作實驗并能科學、合理地處理數據的習慣。【重點、難點】1、圖像法計算E、r。2、系統誤差分析。預習案【自主學習】一、實驗原理和方法1.畫出用電壓表、電流
2025-06-07 23:20
【總結】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思考:現在有一個干電池,要想測出其電動勢和內電阻,你需要什么儀器,采用什么樣的電路圖,原理是什么?(1)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E=U+Ir(2)電流表,電阻箱E=IR+Ir(3)電壓表,電阻箱E=U+Ur/R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和內
2025-07-25 11:43
2024-11-12 19:01
【總結】39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一、教學目標,并通過設計電路和選擇儀器,開闊思路,激發(fā)興趣。。,具備敢于質疑的習慣、嚴謹求實的態(tài)度和不斷求索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學生對物理動機和興趣。二、重點、難點分析1.重點:利用圖線處理數據。2.難點:如何利用圖線得到結論以及實驗誤差的分析。三、教具電流表、電壓
2025-08-04 14:55
【總結】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對電源電動勢的理解1.下列關于電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源向外提供的電能越多,表示電動勢越大B.電源的作用是利用化學反應或其他能量消耗,不斷地移動電荷維持電池兩極間的電勢差C.電源的電動勢與外電路無關D.
2024-11-28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