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K M1 自鎖觸頭 分?jǐn)嘟獬枣i S B 2 常閉觸頭先分?jǐn)? K M 1 線圈失電 K M1 主觸頭分?jǐn)? 按下 S B 2 K M1 聯(lián)鎖觸頭恢復(fù)閉合 S B 2 常開觸頭后閉合 電動機(jī) M 失電 K M2 自鎖觸頭閉合自鎖 K M2 主觸頭閉合 K M2 聯(lián)鎖觸頭分?jǐn)鄬?K M 1 聯(lián)鎖(切斷正轉(zhuǎn)控制電路) 若要停止,按下 S B 3 ,整個控制電路失電,主觸頭分?jǐn)?,電動機(jī) M 失電停轉(zhuǎn)。 在控制電路中,正轉(zhuǎn)按鈕 S B 1 、反轉(zhuǎn)按鈕 S B 2 、停止按鈕 S B 3 、熱繼電器輔助觸點(diǎn)屬于控制信號,應(yīng)作為 P L C 的輸入量分配接線端子;而接觸器線圈屬于被控對象,應(yīng)作為 P L C 的輸出量分配接線端子。現(xiàn)對其進(jìn)行 P L C 改造。 1 .置位、復(fù)位指令 ( 1 )指令格式及梯形圖表示方法見表 3 8 所示。 表 3 8 ( 2 )使用說明 1 ) S / R 指令使繼電器具有記憶功能,且僅對單個繼電器的操作有效,若對多位數(shù)據(jù)執(zhí)行操作時,應(yīng)用 R S T 指令。 2 ) S / R 指令操作均在控制信號的上升沿有效,且兩操作之間允許插入其它程序; 助記符 功能 LAD 圖示 操作元件 程序步 S 置位并保持 M 010 ~ M490 , Y , S 1 ~ 2 R 復(fù)位并保持清零 M 010 ~ M490 , Y , S 1 ~ 3 ( 3 )程序舉例 程序如圖 3 18 所示。 圖 3 18 S / R 指令應(yīng)用 1. I/O 點(diǎn)分配 根據(jù)任務(wù)分析 ,對輸入量、輸出量進(jìn)行分配,見表 3 9 所示。 表 3 9 輸入量( IN ) 輸出量( OUT ) 元件代號 功能 輸入點(diǎn) 元件代號 功能 輸出點(diǎn) SB1 正轉(zhuǎn)按鈕 X000 KM1 接觸器線圈 Y000 SB2 反轉(zhuǎn)按鈕 X001 KM2 接觸器線圈 Y001 SB3 停止按鈕 X002 FR 熱繼電器常閉觸點(diǎn) X003 2. 繪制 PLC 硬件接線圖 根據(jù)圖 3 19 所示的控制線路圖及 I/O 分配表,繪制 P LC 硬件接線圖,如圖 3 18 所示,以保證硬件接線操作正確。 ~ 2 2 0 VP ENL~ 2 2 0 VQ SF U 2K M 2F U 1NLC O MX 0 0 0 C O MF X2 N 6 4 M RY 0 0 0S B 1 S B 2 F RX 0 0 1 X 0 0 2 X 0 0 3S B 3K M 1Y 0 0 1 圖 3 19 PL C 硬件接線圖 3 .設(shè)計梯形圖程序及語句表 ( 1 )采用起保停電路設(shè)計正反轉(zhuǎn)控制線路梯形圖程序 其梯形圖程序及語句表如圖3 20 所示。 ( a )梯形圖 (b) 語句表 圖 3 20 梯形圖程序及語句表 ( 2) 采用 S 、 R 指令設(shè)計梯形圖程序 其梯形圖程序及語句表如圖 3 21 所示。 ( a )梯形圖 (b) 語句表 圖 3 21 梯形圖程序及語句表 F X 2 系列 P L C 功能簡介(續(xù)) (二)傳送與比較指令( F N C 10 ~ F N C 19 ) 1 .比較指令( F N C 10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CMP FNC10 (P) ( 16/32 ) 比較 操作元件: K 、 H 、 KnX 、 KnY 、 KnM 、 KnS 、 T 、C 、 D 等 程序步數(shù): C MP 和 CMP (P) … 7 步 (D ) CMP 和 (D ) CMP (P) … 13 步 說明:比較指令 C M P 是將源操作數(shù)進(jìn)行比較,將結(jié)果送到目標(biāo)操作數(shù)。 ( 2 )舉例 比較指令的使用說明 如圖 3 22 所示。 圖 3 22 C M P 指令的使用 2 .區(qū)域比較指令( F N C 1 1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ZCP FNC11 (P) ( 16/32 ) 區(qū)域比較 操作元件: K 、 H 、 KnX 、 KnY 、 KnM 、 KnS 、 T 、C 、 D 等 程序步數(shù): Z CP 和 ZCP (P) … 9 步 (D ) ZCP 和 (D ) ZCP (P) … 17 步 說明:區(qū)域比較指令 Z C P 是將一個數(shù)據(jù)與兩個源操作數(shù)進(jìn)行比較,將結(jié)果送到目標(biāo)操作數(shù)。 ( 2 )舉例 區(qū)域比較指令的使用說明 如圖 3 23 所示。 圖 3 23 Z C P 指令的使用 3 .傳送指令( F N C 12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MOV FNC12 (P) ( 16/32 ) 傳送 操作元件: K 、 H 、 KnX 、 KnY 、 KnM 、 KnS 、 T 、C 、 D 等 程序步數(shù): M OV 和 MOV (P) … 5 步 (D ) MOV 和 (D ) MOV (P) … 9 步 說明:傳送指令 M O V 是將源操作數(shù)傳送到指定的目標(biāo)。 ( 2 )舉例 傳送指令的使用說 明如圖 3 24 所示。 圖 3 24 傳送指令 M O V 的使用 4 .移位傳送指令( F N C 13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SMOV FNC13 (P) ( 16/32 ) 移位 傳送 操作元件: K 、 H 、 KnX 、 KnY 、 KnM 、 KnS 、 T 、C 、 D 等 程序步數(shù): M OV 和 MOV (P) … 11 步 說明:移位傳送指令 SMOV 是將數(shù)據(jù)重新分配或組合。 ( 2 )舉例 移位傳送指令的使用說明 如圖 3 2 5 所示。 圖 3 25 移位傳送指令的使用 5 .取反傳送指令( F N C 14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C M L FNC14 (P) ( 16/32 ) 取反 傳送 操作元件: K 、 H 、 KnX 、 KnY 、 KnM 、 KnS 、 T 、C 、 D 等 程序步數(shù): C ML 和 CML (P) … 5 步 (D ) CML 和 (D ) CML (P) … 9 步 說明:取反傳送指令 C M L 是源操作數(shù)取反并傳送到目標(biāo)。 ( 2 )舉例 取反傳送指令的使用說明 如圖 3 26 所示。 圖 3 26 取反傳送指令的使用 6 .塊傳送指令( F N C 15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B M O V FNC15 (P) ( 16 /32 ) 塊傳送 操作元件: K 、 H 、 Kn X 、 KnY 、 KnM 、 KnS 、 T 、 C 、D 等 程序步數(shù): B M O V 和 B M O V (P) … 7 步 說明:塊傳送指令 B M O V 是從源操作數(shù)指定的元件開始的 n 個數(shù)組成的數(shù)據(jù)塊傳送到指定的目標(biāo)。 ( 2 )舉例 塊傳送指 令的使用說明 如圖 3 27 所示。 圖 3 27 B M O V 指 令的使用 7 .多點(diǎn)傳送指令( F N C 16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F M O V FNC16 (P) ( 16 /32 ) 多點(diǎn) 傳送 操作元件: K 、 H 、 Kn X 、 KnY 、 KnM 、 KnS 、 T 、 C 、D 等 程序步數(shù): FMOV 和 FMOV (P) … 7 步 說明:多點(diǎn)傳送指令 F M O V 是將源元件中的數(shù)據(jù)傳送到指定目標(biāo)開始的 n 個元件中。 ( 2 )舉例 多點(diǎn)傳送指令的使用說明 如圖 3 28 所示。 圖 3 28 多 點(diǎn)傳送指令的使用 8 .?dāng)?shù)據(jù)交換指令( F N C 1 7 ) ( 1 )指令的操作元件及程序步等表示如下: X CH FNC17 (P) ( 16 /32 ) 交換 操作元件: K 、 H 、 Kn X 、 KnY 、 KnM 、 K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