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入使用的混凝土拌合系統(tǒng)有EL310系統(tǒng)和EL380系統(tǒng),其中EL380由水電四局負責包括有4 X X 3立方米的混凝土拌合樓,位于右岸。一方面為右岸的纜機調(diào)運混凝土直接入倉提供方便,也為為下游澆注運送混凝土提供便利。4 X ,4 X 3的拌合樓每小時能生產(chǎn)150立方米的混凝土,全部電腦控制進料于卸料,生產(chǎn)方便快捷。該混凝土拌合系統(tǒng)能充分滿足澆注倉面的需要,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為降低混凝土的溫度,對骨料進行預(yù)冷,加入冰水進行拌合,能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防止溫度裂縫。上游圍堰堰頂寬度為十米,上游迎水面采用鋼筋石籠護面,能有效的減少上游水流對圍堰的沖刷。在上游側(cè),由于地形地質(zhì)條件的影響,采用了大量的沉井。沉井最主要的作用是在二期縱向圍堰上游段堰基開挖過程中作為擋土墻,確保一期土石圍堰的穩(wěn)定性,后期則作為二期縱向圍堰的一部分,與其連成整體。 嚴格地講,沉井工程與向家壩工程大壩混凝土澆筑沒有直接的關(guān)系,但沉井能否按期下沉到位影響到了大壩壩基的開挖進度,繼而影響到了大壩混凝土澆筑。 在沒有設(shè)置沉井的情況下,左岸大壩河床壩段壩基也可以開挖到位,但是由于沉井施工的特殊性,如果在沉井未下沉到位就進行壩基全面開挖,則沉井所受到的單側(cè)土壓力將很大,故在開始壩基全面開挖前,受影響的幾個沉井(特別是1號沉井)必須下沉到位,且完成封底及部分混凝土填芯。 向家壩沉井工程共有10個沉井,是目前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沉井群。向家壩沉井工程的特點,一是沉井群數(shù)量多,由于沉井間相互間距小,間距僅2米,制作、下沉時相互干擾大;二是地質(zhì)條件復雜,共要穿越三大地層,其中砂層厚度最厚達到30米,第三大層的礫石層中含有較大粒徑的崩塊石,并且最終要入巖。 由于沉井下沉區(qū)域地質(zhì)狀況復雜,從上至下共有三大層,針對不同地層,沉井下沉時要采取不同的技術(shù)措施。穿越第一層砂礫層時,要嚴格控制較小的下沉量,對稱開挖,同時加強觀測,及時糾偏進行施工,保證沉井在初始階段形成正確的下沉軌跡。在穿越砂層時,要制定相應(yīng)預(yù)案防備如管涌、流沙、突沉等各種地質(zhì)災(zāi)害對沉井的危害。在穿越第三大層砂礫石時,要采取局部開挖、局部爆破的方法處理大粒徑崩塊石。 沉井群施工過程中困難重重,但最大的困難是對地下水的處理。大量的滲水以及較大的井內(nèi)外水頭差極易導致管涌、流沙等危險情況。雖然施工初期在沉井周邊布置了約6口降水管井,但隨著沉井下沉,降水壓力變大,已不能滿足要求。為確保沉井砂層下沉順利及安全,參建各方?jīng)Q定增打降水管井,先后在沉井區(qū)域打了30多口降水管井,日夜不停地抽排水,最多一天抽排出來的水達5萬多方,而所有沉井群填芯后的體積加起來也不過7萬多方。對于下沉深度最深的10號沉井,后期下沉時由于其它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