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2節(jié)自然界的水夯實基礎1.(2022徐州)如圖K3-2-1是電解水的簡易實驗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a、b分別是電源的正極、負極B.在水中加入少許燒堿能增強導電性C.電解水實驗
2025-06-17 15:49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3節(jié)溶液夯實基礎1.(2022懷化)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穩(wěn)定的混合物B.形成溶液的溶質都是固體C.所有飽和溶液都比不飽和溶液要濃D.溶液的體積等于溶質的體積與溶劑的體積之和2.(2022眉山)把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
2025-06-16 23:27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2節(jié)自然界的水考綱要求1.水的組成(認識)2.硬水與軟水等的區(qū)別(知道)3.吸附、沉淀、過濾和蒸餾等凈化水的常用方法(認識)4.水對生命活動的重大意義(認識)5.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認識)6.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內化)知識網(wǎng)絡知識梳理探究水
2025-06-16 23:34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10節(jié)溶液的酸堿度考綱要求1.用酸堿指示劑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的方法(認識、獨立操作)2.酸堿性對生命活動和農(nóng)作物的影響(知道)知識網(wǎng)絡知識梳理1.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1)pH表示溶液的酸堿度,即酸堿性的強弱。pH的范圍通常在______之間。
2025-06-16 23:16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11節(jié)常見的鹽和化肥考綱要求1.食鹽、純堿、小蘇打、碳酸鈣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認識)2.常見鹽的化學性質(理解)3.一些常見化肥的名稱和作用(知道)知識網(wǎng)絡知識梳理1.常見的鹽鹽是指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_____離子(或______)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常見的鹽有_
2025-06-13 00:03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4節(jié)碳和一氧化碳考綱要求1.碳單質及其性質、用途(認識)2.一氧化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知道)3.一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理解)知識網(wǎng)絡知識梳理1.碳的單質(1)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硬度大導電性強吸附性強深紅做導體(2)碳單質的化
2025-06-17 15:51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7節(jié)金屬材料和金屬防腐夯實基礎1.(2022玉林)下列物質不屬于合金的是()A.玻璃鋼B.黃銅C.生鐵D.硬鋁2.(2022蘇州)下列關于金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銅有良好的導電性
2025-06-17 15:45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6節(jié)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考綱要求1.金屬的物理特征(認識)2.常見的金屬的主要化學性質(認識)3.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有關置換反應進行判斷(理解)4.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xiàn)象(理解)知識網(wǎng)絡知識梳理1.金屬的物理性質(1)金屬共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9節(jié)常見的堿夯實基礎1.(2022哈爾濱)下列實驗現(xiàn)象記錄正確的是()A.把銅絲放入硫酸鋁溶液中,紫紅色固體表面產(chǎn)生銀白色固體,溶液變成藍色B.向氫氧化鉀溶液中滴入氯化鐵溶液,有淺綠色沉淀生成C.將一氧化碳通入灼熱的氧化鐵,紅棕色粉末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8節(jié)常見的酸夯實基礎1(2022廣州)下列關于H2SO4性質描述中,不屬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B.與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C.濃硫酸滴到白紙上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5節(jié)二氧化碳夯實基礎1.(2022臺州)下列實驗現(xiàn)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質的是()D2.(2022重慶)下列實驗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顏色變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7節(jié)金屬材料和金屬防腐考綱要求1.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認識)2.一些常見金屬(鐵、鋁等)礦物(知道)3.可用鐵礦石煉鐵(知道)4.在金屬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變金屬材料的性能(知道)5.生鐵和鋼等重要的合金(知道)6.金屬材料在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認識)
2025-06-16 23:20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5節(jié)二氧化碳考綱要求1.結合實例說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及用途(理解)2.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方法(模仿操作)知識網(wǎng)絡知識梳理1.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無色無味可大燃燒支持燃燒檢驗CO2固體二氧化碳制冷劑人工降雨紅續(xù)表
【總結】第三部分身邊的化學物質第10節(jié)溶液的酸堿度夯實基礎1.(2022襄陽)某?;瘜W興趣小組利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K3-10-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