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DOE 的周長=O D +O E +D E = 6 +12B C+12CD = 6 +12( B C+CD )= 6 +12 18 = 15, 故選擇 A . 10 . [ 2 0 1 8 蘭州 ] 如圖 28 5, 將 ? A B CD 沿對角線 BD 折疊 ,使點 A 落在點 E 處 , 交 BC 于點 F. 若 ∠ ABD= 4 8 176。 , ∠ CF D = 4 0 176。 , 則 ∠ E 為 ( ) 圖 28 5 A . 1 0 2 176。 B . 1 1 2 176。 C . 122176。 D . 92176。 課前考點過關 B 【答案】 B 【解析】 由題意得∠ D F C= ∠ BFE= 4 0 176。 ,△ ABD ≌ △ EBD ≌△ CD B ,∠ FBD= ∠ F D B = 2 0 176。 ,∠ ABD= ∠ EBD= 4 8 176。 , 所以 ∠ EBF= 2 8 176。 , 所以∠ E= 1 8 0 176。 ∠ EBF ∠ EFB= 1 8 0 176。 2 8 176。 4 0 176。 =1 1 2 176。 , 故選 B . 例 1 [2 0 1 7 眉山 ] 如圖 28 6 所示 , EF 過 ? A B CD 對角線的交點 O , 交 AD 于 E , 交 BC 于 F. 若 ? A B CD 的周長為18, OE= 1 . 5, 則四邊形 E F CD 的周長為 ( ) A . 14 B . 13 C . 12 D . 10 圖 28 6 課堂互動探究 探究 一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C 【答案】 C 【解析】 因為四邊形 A B CD 是平行四邊形 , 所以 AD ∥ BC , O A =O C , 所以∠ OAE= ∠ O CF , 又因為 ∠ AOE= ∠ CO F ,所以 △ AOE ≌ △ CO F , 所以A E =CF , O E =O F , 而 A B =CD , A D =B C , 所以四邊形 E F CD 的周長為A D +CD +E F =12 18 + 2 1 . 5 = 12 . 拓展 [2 0 1 8 衡陽 ] 如圖 28 7, ? A B CD 的對角線相交于點 O , 且 AD ≠ CD , 過點 O 作 OM ⊥ AC , 交 AD 于點 M. 如果△ CD M 的周長為 8, 那么 ? A B CD 的周長是 . 圖 28 7 課前考點過關 16 【答案】 16 【解析】 在 ? A B CD 中 , A D =B C , A B =CD , ∵ 點 O 為 AC 的中點 , MO ⊥ AC , ∴ MO 為 AC 的垂直平分線 , ∴ M C=M A ,∴ △ CD M 的周長=M C+M D +CD =M A +M D +CD =A D +CD= 8, ∴ ? A B CD 的周長 = 2( A D +CD ) = 16 . 例 2 [ 2 0 1 7 鎮(zhèn)江 ] 如圖 28 8 所示 , 點 B , E 分別在 AC , DF 上 , AF 分別交 BD , CE 于點 M , N , ∠ A= ∠ F , ∠ 1 = ∠ 2 . (1 ) 求證 : 四邊形 B CE D 是平行四邊形 。 (2 ) 已知 DE= 2, 連接 B N. 若 BN 平分 ∠ DBC , 求 CN 的長 . 圖 28 8 課堂互動探究 探究二 平行四邊形的判定 課堂互動探究 【答案】 ( 2 ) 2 【解析】 ( 1 ) 證明 : 如圖所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