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脊椎動物有 ?。?牙齒對動物的生存和生活具有重要意義,生活在南極的海豹在冰下游泳時,隔一段時間就要用牙齒咬破堅冰,浮出水面呼吸空氣,海豹牙齒的損壞即意味著死亡的來臨。人的牙齒損壞以后,不僅影響食物的消化,而且會引起疾病,給人帶來極大的痛苦。(5分)如圖是某動物上、下頜骨及牙齒的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與牙齒有關(guān)的問題。(1)與該動物牙齒相比較,狼的牙齒多了結(jié)構(gòu)及其作用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據(jù)該動物牙齒的分化情況可以推斷:該動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_食性動物,推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此圖可以推斷該動物消化管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共6分)(1)、魚類生活在水中,它們是靠__________來獲取食物和能量,靠________呼吸.(2)、說說水是如何進入魚鰓,有又從什么地方流出的?請用簡單的方法證明這一點.(3)進入鰓和流出鰓的水中,溶解的氣體會有什么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喜歡用啞鈴鍛煉上肢。請據(jù)下圖分析回答問題。(8分)⑴圖A表示_______動作,圖B表示________動作。⑵①表示__________,在圖A中處于______狀態(tài),而同時②表示___________則處于_________ 狀態(tài);圖B中①和②的狀態(tài)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30.辛棄疾在《西江月》中寫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詩中寫了哪幾種動物的生活習性?(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當香蕉被掛在高處,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時,它會嘗試著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試分析回答:(共8分)(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屬于 行為.(2)剛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這種行為? (3)幼猩猩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通過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 而獲得.(4)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nèi)的 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在 的基礎(chǔ)上建立的.(5)學習行為對動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3分)3麻雀曾被列為“四害”之一,現(xiàn)在,有關(guān)專家發(fā)出要保護麻雀的呼吁.請問這是為什么?人們能隨意殺滅某種動物嗎?(5分)3右圖是細菌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4分)(1)細菌的基因存在于字母 所指的結(jié)構(gòu)中。(2)這種細菌會運動是根據(jù)圖中字母所代表的結(jié)構(gòu)作出推斷的。(3)當字母所指的結(jié)構(gòu)增厚時,細菌能夠形成休眠體,以抵抗不良環(huán)境。2006~2007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生物期中質(zhì)量檢測(1)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區(qū)烔煬鎮(zhèn)中心學校 何紅海時間:45 min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鯽魚的胸鰭和腹鰭的主要作用是A. 劃水游動 B. 平衡身體 C. 在水底爬行 D. 控制前進的方向魚在水中活動時,鰓蓋不停地張開閉合,這是魚在A. 吞咽食物 B. 吞咽水 C. 呼吸 D. 散熱下列不是腔腸動物共同特征的是A. 結(jié)構(gòu)復雜 B. 生活在水中 C. 身體內(nèi)有消化腔 D. 有口無肛門雨后,常見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這是因為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 蚯蚓爬出地面飲水C. 蚯蚓喜歡在潮濕的地面爬行 D. 借助潮濕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變生存環(huán)境家兔的消化系統(tǒng)中,與植食性相適應的特征是A. 犬齒和盲腸發(fā)達 B. 犬齒不發(fā)達和盲腸發(fā)達C. 臼齒和盲腸發(fā)達 D. 臼齒發(fā)達和盲腸不發(fā)達下列哪項不是家鴿與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特點A. 長骨中空 B. 體表有羽毛 C. 體內(nèi)受精 D. 身體呈流線型蝗蟲的外骨骼對于蝗蟲的陸地生活的作用是A. 抵御敵害 B. 協(xié)助運動 C. 有利于捕食 D. 防止體內(nèi)水分蒸發(fā)在設(shè)計對照實驗時,我們應注意的問題是A. 所有的變量都相同 B. 所有的變量都不相同C. 除實驗變量外,其他條件均不相同 D. 除實驗變量外,其他條件均相同下列能完成屈肘動作的是A. 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B. 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C. 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收縮 D. 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舒張“孔雀開屏”和“蜻蜓點水”分別屬于動物的A. 攻擊行為,防御行為 B. 繁殖行為,繁殖行為C. 防御行為,攻擊行為 D. 防御行為,防御行為1①被蜜蜂蟄過的猴子,不再取食蜂蜜;②失去雛鳥的紅雀,飼喂張口求食的金魚;③母雞孵卵;④老鼠走迷宮而取到食物。其中屬于先天下行為的是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1我國古籍《草木疏》上說“蝗類青色,長角長股,股鳴者也”,說明動物通過 來傳遞信息。A. 視覺 B. 氣味 C. 分泌物 D. 聲音1“蚯蚓走迷宮”的實驗,說明蚯蚓具有的行為是A. 學習 B. 防御 C. 攻擊 D. 逃跑1下列現(xiàn)象和典故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A. 望梅止渴 B. 老馬識途 C. 杯弓蛇影 D. 受煙熏而流淚1下面措施中,哪一種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最有利A. 把大片沼澤地開墾為農(nóng)田B. 在菜地中噴灑農(nóng)藥以生死菜青蟲C. 在田間施放性引誘劑,干擾雌雄害蟲之間的通訊D. 把工業(yè)廢水排入發(fā)生“赤潮”的海域,讓有毒的藻類死亡1變色龍能隨環(huán)境的改變而變換體色,這種行為對它來說A. 屬于防御行為 B. 有利于逃避敵害C. 有利于捕食 D. 前三項都有意義1動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角色是A. 分解者 B. 消費者 C. 生產(chǎn)者 D. B和C1在一個由草→田鼠→貓頭鷹組成的食物鏈中,若消滅了全部的貓頭鷹,鼠的數(shù)量就會A. 緩慢上升 B. 迅速上升 C. 仍保持相對穩(wěn)定 D. 先迅速上升后急劇下降1下列是轉(zhuǎn)基因植物的是A. 大棚西瓜 B. 無籽西瓜 C. 抗蟲棉 D. 太空椒下列不與仿生學關(guān)系密切的是A. 雷達 B. 潛水艇 C. 熒光燈 D. 蛙泳2生物反應器是指A. 動物 B. 植物 C. 轉(zhuǎn)基因生物 D. 全部生物2 目前人們認為很理想的一種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即人類通過對某種動物(如牛、羊)的 進行改造,使這些動物的乳房可以產(chǎn)生和分泌出我們所需要的某些物質(zhì)A. 乳房 B. 遺傳基因 C. 細胞核 D. 染色體2在生物防治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 以蟲治蟲 B. 以天然藥物治蟲 C. 以鳥治蟲 D. 以菌治蟲2取兩只活的蝗蟲:甲的頭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沒在水中,只露出頭部。其結(jié)果是A. 甲先死 B. 乙先死 C. 同時死 D. 都不會死2今年入夏,某些地方出現(xiàn)大量菜粉蝶,菜粉蝶屬于A. 軟體動物 B. 鳥類 C. 昆蟲 D.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