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第一篇:宋詞-李清照24首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約1151)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dāng)時著名學(xué)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
2024-10-25 17:01
【總結(jié)】唐宋詞名篇賞析一、詞樂詞是一種音樂文學(xué)。《后山叢談》卷二:文元賈公,居守北都。歐陽永叔使北還,公預(yù)戒官妓辦詞以勸酒,妓唯唯。復(fù)使都廳召而喻之,妓亦唯唯。公怪嘆,以為山野。既燕,妓奉觴歌以為壽,永叔把盞側(cè)聽,每為引滿。公復(fù)怪之,召問,所歌皆其詞也。沈括
2024-08-13 14:57
【總結(jié)】唐宋詞名篇賞析第一講詞體概說返回詞樂詞與歌妓詞的實用功能詞體的風(fēng)格一、詞樂詞是一種音樂文學(xué)。
2025-04-29 05:07
【總結(jié)】宋詞沁園春精選大全【10首】 沁園春·斗酒彘肩 詞牌名:沁園春|朝代:宋朝|作者:劉過 寄辛承旨。時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風(fēng)雨渡江,豈不快哉!被...
2025-04-05 12:50
【總結(jié)】第一篇:古詩三百首原文 古詩三百首原文 古詩三百首原文注釋講解。古詩三百首以朝代為序,收錄先秦至漢魏六朝的古詩三百余篇,包括:先秦兩漢詩,擊壤歌(夏商民歌),關(guān)睢(詩經(jīng)),木瓜(詩經(jīng)),桃夭(詩經(jīng)...
2024-11-04 18:49
【總結(jié)】二宋詞二首教學(xué)目標(biāo)。。,從詞作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教學(xué)重點教學(xué)目標(biāo)1、2。教學(xué)難點教學(xué)目標(biāo)3。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xué)過程一、導(dǎo)入新課。讓我們一起回顧我們學(xué)過的宋詞。找六位學(xué)生分別背誦李煜的《相見歡》、李清照的《醉花陰》、辛棄疾的《破陣子》、晏殊的《浣溪沙》、李煜的《虞美人》、溫
2024-11-28 15:35
【總結(jié)】兒童背誦簡單的宋詞【5首】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宋代〕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
2025-04-05 07:25
【總結(jié)】意境唯美宋詞精選(十首)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宋代〕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
2025-04-05 12:57
【總結(jié)】【本書目錄】送兄(七歲女)別路云初起,離亭葉正希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飛!與哥哥分別的路上,天上的烏云剛剛升起,送別的路亭邊,樹葉凋零。所嘆的是,人和大雁不同,不能一起分向遠(yuǎn)方,我和哥哥只好分離了。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
2025-06-27 13:04
【總結(jié)】初中古詩詞精選及譯文【5首】 游山西村 陸游〔宋代〕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
2025-04-05 12:21
【總結(jié)】第一篇:描寫春天的12首宋詞 秦皇島學(xué)大教育官方博客 描寫春天的12首宋詞,你獨愛哪一句?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贝禾旎t柳綠,鳥語花香,一景一物皆可成詩成詞,加上春景短暫易逝,古代詞人...
2024-11-09 22:09
【總結(jié)】中庸名句經(jīng)典語錄及譯文大全 1、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知物》 【譯文】君子所秉持的道,往大了說,天下沒有什么能承載得了;往小了...
2025-04-05 07:07
【總結(jié)】第一篇:宋詞二首 《宋詞二首》導(dǎo)學(xué)案 主備人:賈秀玲審核人:殷吉玲2012-4-1 《念奴嬌〃赤壁懷古》 一、教學(xué)目標(biāo) 1、了解蘇軾及其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具體鑒賞豪放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 ...
2024-10-29 03:50
【總結(jié)】第一篇:小學(xué)必背古詩76首及譯文要點 名思教育-----我的成功不是偶然! 1江南漢樂府(1上)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
2024-10-29 03:03
【總結(jié)】第一篇: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讀書報告 唐詩是中華文化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寶貴財富,它不僅承載著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的發(fā)展歷史,也展現(xiàn)了古代人們的精神風(fēng)貌,更標(biāo)志著我們?nèi)A夏子孫的文明進程。...
2024-10-25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