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系統(tǒng)運輸時間: 牽引車將裝滿垃圾的垃圾桶從放置點拖到處置場和將空垃圾桶從處置場拖到垃圾桶放置點所需時間。 ? 固定容器系統(tǒng)運輸時間: 垃圾車裝滿后從收集線路最后放置點到處置場,倒空垃圾后再從處置場到下一個線路第一個放置點所需時間。 它們不包括在處置場的時間。 Ⅲ 處置場花費時間: 處置場等待卸車時間和倒空垃圾的時間 非生產(chǎn)性時間是指相對收集操作過程這點來說的。它包括二方面的活動,必須的和非必須的。 所謂必須的非生產(chǎn)性時間是指 ? ①每日早晨的報到、登記、分配工作等花費的時間;每日結(jié)束的檢查工作和統(tǒng)計應(yīng)扣除的工時等所用的時間; ? ②每日早晨從調(diào)度站開車去第一個放置點和每日結(jié)束從處置場開車回調(diào)度站所需的時間; ? ③ 由于交通擁擠不可避免地時間損失。 ? ④花費在設(shè)備修理和維護上花的時間。 非必須的活動時間 包括為午餐所花的時間和未經(jīng)許可的工間休息等。非生產(chǎn)性活動時間所花費的時間不論是必須還是非必須都一起考慮在整個收集過程中,以整個收集過程所花時間的百分數(shù)表示。 Ⅳ 非生產(chǎn)性時間 ( 2)拖曳容器系統(tǒng)每桶垃圾收集時間 在拖曳容器系統(tǒng)中,收集每桶垃圾所需時間可用下式表示: Thcs=(Phcs+S+h)/(1w) (23) 式中: Thcs: 拖曳垃圾桶每個雙程所需時間, h。 Phcs 每個雙程拾取花費時間, h。 h: 每個雙程運輸花費時間, h。 S: 處置場花費時間, h。 w: 非生產(chǎn)性時間因子, 10%25%。 拾取時間與處置場所花費時間相對穩(wěn)定時,運輸時間可用經(jīng)驗公式代替: h=a+bx (24) 式中: h:每個雙程運輸需要時間 , h。 a:經(jīng)驗常數(shù), h。 b:經(jīng)驗常數(shù), h/km。 x:每個雙程運輸距離, km。 將式 24帶入式 23,可推導(dǎo)出: Thcs=(Phcs+S+a+bx)/(1w) (25) 計算每個雙程拾取時間 Phcs時,若 dbc( 牽引車從放置點到下一個放置點所需要時間) 的平均時間不知道,也可以用經(jīng)驗公式( 2- 4): h=a+bx來估算。此時用垃圾桶間距代替雙程旅程的運輸距離 x。 基于上述分析,則拖曳容器系統(tǒng)每日每輛車雙程旅行次數(shù)可通過下式計算: Nd=H/Thcs=[(1w)H]/(Phcs+S+a+bx) (26) 式中: Nd為 每日每輛車的雙程旅程次數(shù) ; H為一個工作日時間, h/d; w取經(jīng)驗值 。 若已知每周需要出空的垃圾桶數(shù)目即每周雙程旅程次數(shù) tw,則每輛車每周工作日可由下式計算: Dw=tw[(Phcs+S+a+bx)]/ [(1w)H] (27) 式中: Dw為每周需要工作日 Tw為每周雙程旅程次數(shù) 如果不知道一周旅程次數(shù),可根據(jù)收集范圍的垃圾產(chǎn)量和容器容積求得: Nw=Vw/ 式中: Nw: 一周旅程次數(shù) Vw:一周垃圾產(chǎn)生量, m3 C:垃圾桶的平均大小, m3 f- 垃圾桶平均填充系數(shù) whSPT h c sh c s????1bxah ??dbcUCPCP h c s ???wbxaSPT h csh cs ?????1 h c sd THN ?? ?bxaSPwHNh c sd ????? 1dww NtD ?? ?? ?wHbxaSPtD h c sww ?????1( 3) 固定容器系統(tǒng) 機械裝卸垃圾的垃圾車,每個雙旅程所需時間: Tscs=(Pscs+S+a+bx)/(1W) (28) 式中: Thcs: 拖曳垃圾桶每個雙程所需時間, h。 Phcs 每個雙程拾取花費時間, h。 S: 處置場花費時間, h。 W: 非生產(chǎn)性時間因子 。 a: 經(jīng)驗常數(shù), h。 b: 經(jīng)驗常數(shù), h/km。 x: 每個雙程運輸距離, km。 固定容器系統(tǒng)收集的每次行程中,裝車時間是關(guān)鍵因子。由于裝車有機械操作和人工操作之分,故計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Ⅰ 機械裝卸垃圾的垃圾車 與拖曳容器系統(tǒng)不同的是 ,固定容器系統(tǒng)拾取時間由下式得到: Pscs=+(np1).dbc (29) 式中: Pscs - 每次行程集裝時間, h。 Ct - 每次行程倒空的容器數(shù),個 /次; UC - 為卸空一個容器的平均時間, h/個; np - 每個雙程旅程垃圾桶放置點的數(shù)目 dbc - 車輛行駛于垃圾桶放置點之間所花費平均時間 每個雙程旅程倒空垃圾桶的數(shù)目與車輛容積和能達到的壓縮比有關(guān),即: Ct= /() (210) 式中: V- 收集車容積 У - 壓縮比 C 垃圾桶容積 f - 垃圾桶平均填充系數(shù) 每周雙程旅程次數(shù) NW可表示為 : NW=VW/(V. у ) (211) 式中: NW- 每周雙程旅程次數(shù) VW- 每周垃圾產(chǎn)生量, m3 V - 垃圾車容積 У - 壓縮比 每周工作時間: Dw= [+tw.(S+a+bx)]/ [(1w)H] (212) 式中: Dw- 每周工作天數(shù), d。 NW- 每周雙程旅程次數(shù); tw- NW值進到最大整數(shù); H- 工作日時間, h/d。 ??????1Ss c ss c sbxaPT)1( pts c s ????? Nd b cuccPfcrVc???trVVN?? wwⅡ 人工裝卸垃圾的垃圾車 人工裝卸垃圾的車輛,一般用于住宅區(qū)的服務(wù)。其分析原理同前,僅計算式有所不同。 如每日工作 8小時,每日完成的旅程次數(shù)已知,可利用 N d =(1 — w) H / (P scs +S+d+bx) 求得拾取所需時間 ( P s c s ) : P s c s = (1 一 w ) H / N d 一 (S+a+bx) (2 — 13) 每個雙程旅程能夠收集垃圾的集裝點數(shù)目,由下式估算: N p =60P s c s n / t p (2 — 14) 式中: N p —— 每個雙程旅程垃圾桶放置點的數(shù)目; 60 —— 小時變成分的轉(zhuǎn)換因子, n —— 收集者的數(shù)目; t p —— 拾取時間 min 。由下式求得。 t p = +(C n ) +(PRH) ( 2 — 15 ) 式中, C n —— 每個垃圾桶放置點上平均垃圾桶數(shù), PRH —— 服務(wù)到居民家中收集點占全部放置垃圾桶的放置點 的百分數(shù),%。 垃圾車輛的大小可由下式計算: V = V p N p / r ( 2 — 16 ) 式中: V — 垃圾車的體積, m 3 ; V p —— 每個放置點上垃圾平均體積, m 3 /點; N p — 一每個雙程旅程垃圾桶放置點的數(shù)目, r 一 — 壓縮比。 每周需要的勞動量 = D w n D w =[(N w ) P scs +t w (S+a+bx) ] / (1 — w) H 而 N w =Tp F / N p ( 2 — 17 ) 式中: N w —— 每周雙程旅程數(shù)目; T p —— 垃圾桶放置點的總數(shù); F —— 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