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nèi)容簡介】
EN 0 2 BD OU T0 2 M [7 ..0 ]C N T0 2 sin s t3 2s 模塊( CNT2S) VHDL 源程序: library ieee。 use 。 15 use 。 entity CNT02s is port(clk,EN02A,EN02B:in std_logic。 DOUT02M: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entity CNT02s。 architecture art of CNT02s is signal CNT2B:std_logic_vector(1 downto 0)。 begin process(clk,EN02A,EN02B)is begin if(clk39。event and clk=39。139。)then if EN02A=39。039。OR EN02B=39。039。 then CNT2B=CNT2B+1。 ELSE CNT2B=00。 end if。 end if。 end process。 process(CNT2B) is begin CASE CNT2B is WHEN00=DOUT02M=00000010。 WHEN01=DOUT02M=00000001。 WHEN OTHERS=DOUT02M=00000000。 END CASE。 END PROCESS。 END ARCHITECTURE ART。 2 秒計數(shù)器仿真波形 模塊八:譯碼器 ( decode3_8) SE L[ 2. .0] Q[ 7. .0]dec ode3 _8ins t6 38 譯碼器模塊 16 VHDL 源程序: LIBRARY ieee。 use 。 use 。 ENTITY decode3_8 IS PORT(SEL:IN std_logic_vector(2 downto 0)。 Q: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END decode3_8。 ARCHITECTURE a OF decode3_8 IS BEGIN Q=11111110when sel=0 else 11111101when sel=1 else 11111011when sel=2 else 11110111when sel=3 else 11111111。 END a。 模塊九: 數(shù)碼顯示器( deled) num [3..0] ABCDEFGDPdel edins t7 數(shù)碼顯示模塊 VHDL 源程序: LIBRARY ieee。 use 。 use 。 ENTITY deled IS PORT(num:IN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A:OUT std_logic。 B:OUT std_logic。 C:OUT std_logic。 D:OUT std_logic。 E:OUT std_logic。 F:OUT std_logic。 G:OUT std_logic。 DP:OUT std_logic)。 17 END deled。 ARCHITECTURE fun OF deled IS signal led:std_logic_vector(6 downto 0)。 BEGIN A=led(6)。 B=led(5)。 C=led(4)。 D=led(3)。 E=led(2)。 F=led(1)。 G=led(0)。 DP=39。039。 LED=1111110WHEN NUM=0000ELSE 0110000WHEN NUM=0001ELSE 1101101WHEN NUM=0010ELSE 1111001WHEN NUM=0011ELSE 0110011WHEN NUM=0100ELSE 1011011WHEN NUM=0101ELSE 1011111WHEN NUM=0110ELSE 1110000WHEN NUM=0111ELSE 1111111WHEN NUM=1000ELSE 1111011WHEN NUM=1001ELSE 1110111WHEN NUM=1010ELSE 0011111WHEN NUM=1011ELSE 1001110WHEN NUM=1100ELSE 0111101WHEN NUM=1101ELSE 1001111WHEN NUM=1110ELSE 1000111WHEN NUM=1111。 END fun。 數(shù)碼顯示仿真波形 18 五、 總體設計電路圖 V C CC LK IN P U TG1O U T P U TY1O U T P U TR1O U T P U TL1O U T P U TL2O U T P U TG2O U T P U TY2O U T P U TR2O U T P U TVGA[ 3. . 0]O U T P U TQ [ 7. . 0]O U T P U TAO U T P U TBO U T P U TCO U T P U TDO U T P U TEO U T P U TFO U T P U TGO U T P U Tc lkEN 45AEN 45BD OU T 45M [ 7. . 0]D OU T 45B[ 7. . 0]C N T 45sins t 1c lkE N 15 AE N 15 BD O U T 15 M [ 7. . 0]D O U T 15 B [ 7. . 0]C N T 15 sin s t 2c lkEN 02AEN 02BD OU T 02M [ 7. . 0]C N T 02sins t 3EN 45AEN 45BEN 02AEN 02BEN 15AEN 15BAI N 45A[ 7. . 0]AI N 45B[ 7. . 0]AI N 15A[ 7. . 0]AI N 15B[ 7. . 0]AI N 02[ 7. . 0]D OU T M [ 7. . 0]D OU T B[ 7. . 0]X SKZins t 4C LK G1Y1R1L1L2G2Y2R2KZin s t 9V C CG N DSEL[ 2. . 0] Q[ 7. . 0]dec ode3_8ins t 6num [ 3. . 0] ABCDEFGDPdeledins t 7c lk 3 c lk out 1c lk out 2divins t 8C LK2D OU T 1[ 3. . 0]D OU T 2[ 3. . 0]D OU T 3[ 3. . 0]D OU T 4[ 3. . 0]D AOU T [ 3. . 0]SEL[ 2. . 0]SELT I M Eins t 5VGA3VGA1VGA0VGA2DOUTB[7..0]D O U T M [ 7. . 0]D O U T M [ 3. . 0]D O U T M [ 7. . 4]DOUTB[3..0]DOUTB[7..4] 交通燈控制系統(tǒng)總體電路圖 19 管腳分配圖 硬件驗證 :輸入 CLK 接 50MHZ 的晶振,輸出 G Y R L G Y R L2分別接到 8 個發(fā)光 二極管上,從而可以顯示主道 以及次道之間的紅綠燈亮滅的狀態(tài)。 輸出 A— G分別對應 DB0— DB6, Q[0]— Q[7]分別對應 DB8— DB15。 14 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設計 (論文 ) 撰寫規(guī)范 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是學生在畢業(yè)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研究價值和實用價值的學術資料。它既是本科學生開始從事工程設計、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初步嘗試,也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所進行研究的適當表述,還是學生畢業(yè)及學位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jù)。畢業(yè)論文撰寫是本科生培養(yǎng)過程中的基本訓練環(huán)節(jié)之一,應符合國家及各專業(yè)部門制定的有關標準,符合漢語語法規(guī)范。指導教師應加強指導,嚴格把關。 論文結構及要求 論文包括題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錄、正文、參考文獻、致謝和附錄等幾部分。 題目 論文題 目應恰當、準確地反映論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不應超過 25 字,原則上不得使用標點符號,不設副標題。 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 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的摘要均要求用中、英兩種文字給出,中文在前。 摘要應扼要敘述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內(nèi)容和主要結果或結論,文字要精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摘要一般應在 300 字左右。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圖表,不標注引用文獻編號,避免將摘要寫成目錄式的內(nèi)容介紹。 關鍵詞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nèi)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參照相應的技術術語標準),一般列 3~ 5 個,按詞條的外延層次從大到小排列,應在摘要中出現(xiàn)。 目錄 目錄應獨立成頁,包括論文中全部章、節(jié)的標題及頁碼。 15 論文正文 論文正文包括緒論、論文主體及結論等部分。 緒論 緒論一般作為論文的首篇。緒論應說明選題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以及論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文管類論文的緒論是畢業(yè)論文的開頭部分,一般包括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與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以及提出問題。緒論只是文章的開頭,不必寫章號。 畢業(yè)設計(論文) 緒論部分字數(shù)不多于全部論文字數(shù)的 1/4。 論文主體 論文主體是論文的主要部分,要求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重點突出,文字簡練、通順。論文主體的內(nèi)容要求參照《大學本科生畢業(yè)設計(論文)的規(guī)定》第五章。 論文主體各章后應有一節(jié)“本章小結”。 結論 結論作為單獨一章排列,但不加章號。 結論是對整個論文主要成果的歸納,要突出設計(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以簡練的文字對論文的主要工作進行評價,一般為 400~ 1 000 字。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論文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反映了論文 的取材來源和廣博程度。論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發(fā)表的與論文工作直接有關的學術期刊類文獻。對理工類論文,參考文獻數(shù)量一般應在 15 篇以上,其中學術期刊類文獻不少于 8 篇,外文文獻不少于 3 篇;對文科類、管理類論文,參考文獻數(shù)量一般為 10~ 20 篇,其中學術期刊類文獻不少于 8 篇,外文文獻不少于 3 篇。 在論文正文中必須有參考文獻的編號,參考文獻的序號應按在正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排列。 產(chǎn)品說明書、各類標準、各種報紙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開發(fā)表的研究報告(著名的內(nèi)部報告如 PB、 AD 報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業(yè)技術報告等除外)不宜做為參 考文獻引用。但對于工程設計類論文,各種標準、規(guī)范和手冊可作為參考文獻。 引用網(wǎng)上參考文獻時,應注明該文獻的準確網(wǎng)頁地址,網(wǎng)上參考文獻不包含在上述規(guī)定的文獻數(shù)量之內(nèi)。 16 致謝 對導師和給予指導或協(xié)助完成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內(nèi)容應簡潔明了、實事求是,避免俗套。 附錄 如 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外文譯文及外文文獻復印件、公式的推導、程序流程圖、圖紙、數(shù)據(jù)表格等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nèi)容可編入論文的附錄中。 論文書寫規(guī)定 論文正文字數(shù) 理工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不少于 20 000 字。 文管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 12 000- 20 000 字。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不少于 7 000 字。 外語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 8 000- 10 000 個外文單詞。 藝術類 論文正文字數(shù) 3 000~ 5 000 字。 論文書寫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用 B5 紙 計算機排版、編輯與雙面打印 輸出 。 論文版面 設置為:畢業(yè)論文 B5 紙 、 縱向、 為 橫排 、 不分欄, 上下頁邊距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