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一次性專項經費。關工委經費主要用于關工委日常工作的開展和老同志的工作補貼。 人員到位。我校關工委工作由學校在職的一名黨委副書記分管,由我校退休的校黨委書記或副書記擔任主任,關工委委員由退休老同志和在職委員組成,從 xx 年起關工委有專門的辦公室,并配置一名科級干部作為辦公室主任,是關工委專職人員,為關工委開展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辦公設施到位。為進一步滿足關工委的工作需求,學校在用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為關工委配置了 x 間辦公用房,用于公務和跟學生談心。 (二)“五老”作用突出,關工委隊伍充滿活力 “群雁飛得高,全靠頭雁領的好”。我校關工委從 xx 年成立以來,有一支德高望重、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敬業(yè)精神強、對青年學生有深遠影響的‘五老’骨干關工隊伍。上一屆主任 x 同志原是學校黨委書記,由于他熱心、誠心、用心從事關工委工作,被老同志們親切地稱為“一號老人”,在他的感召下,學校關工委形成了“一花引來百花開,百花盛開春滿 園”的局面。 x 年 x 月份,學校黨委按照適時調整、及時充實的原則,對關工委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原分管關工委工作的學校黨委副書記 x 擔任關工委主任,新一屆關工委領導班子平均年齡約 x 歲,這支關工委隊伍德高望重、經驗豐富、學術水平高、敬業(yè)精神強、對青年學生有深遠影響。 (三)立足基層,二級關工委工作充滿活力 高校二級關工委工作是高校關工委工作的重點,我校十四個二級學院都設有關工委,由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擔任二級關工委主任,同時選撥該學院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老干部充實二級關工委的領導班子,形成老同 志和年輕同志相結合的二級關工委領導班子。校關工委制訂了《 x 學院二級關工委工作評估辦法》。每學年總結一次,評估一次,表彰一次,有效地推動了二級學院關工委建設。 (四)實施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扎實推進關工工作內涵發(fā)展 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實踐,我校關工委形成了“一亭(談心亭)、一壇(生涯講壇)、一站(校外教育輔導站)、一扶(“桑榆錦霞”扶苗行動)四大工作品牌,構建了一個“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教育工作格局。如今,這四大品牌已經成為我校關工委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推動力,推動著我校關工委 工作持續(xù)深入發(fā)展。 一亭:談心亭 x 學院關工委“談心亭”組建于 xx 年,關工委的老同志們以“談心亭”為陣地,積極開展談心工作,被學生們譽為“心靈導師”。 x 年來,老同志們在談心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逐步把談心亭打造成為“服務型、學習型、調研型和創(chuàng)新型”的四型談心亭。十七年來談心亭平均每年談心達 xx 人次,為貧困生提供了 xx 多人次的勤工助學機會。 談心亭多年來堅持“節(jié)日送溫暖”活動,組織大學生到市福利院慰問孤兒 x 多次,組織大學生深入中小學、社區(qū)和農村 xx 多次。每年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 “感恩”征文、攝影活動。由于組織工作突出,xx 年,談心亭的負責老師 x 同志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優(yōu)秀助學教師”(是十名優(yōu)秀助學教師中唯一一名退休教師), xx 年, x 學院關工委被全國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活動教育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予“優(yōu)秀組織獎”,xx 年,校關工委獲得全國“助學 .筑夢 .筑人”主題征文活動“優(yōu)秀組織獎”。 x 年來,談心亭擁有 x 多本“談心工作日志”與“座談會志”,記錄了成千上萬學子的心聲。已出版《芳草碧連天》《 x 學子獲獎征文欣賞》兩本書。 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 xx 年,談心亭的談心陣地從網下拓展網上 ,創(chuàng)建了“知心友談心網”網站。該網站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為宗旨,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廣交好友。建站 x 年以來堅持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有十大品牌欄目、有傳播新風的網站構架,特別是先后培養(yǎng)了學生版主 xx 人。 x 年來,網上談心、師生網上網下互動,曾經使厭世輕生者振作( x 例),使心患憂郁者化解困惑( x 例),使欲鋌而走險者打消罪惡閃念。 xx 年教育部主辦的“百佳網站”評選中,“知心友談心網”網站獲得“全國高校校園人氣 x 強網站”稱號。 xx 年和 xx 年該網站參加“ x 省優(yōu)秀思想宣傳網站評選”,兩次獲 x 省高校優(yōu)秀宣傳思想工作網站 專題類三等獎,是獲獎網站中唯一一家關工委網站。 xx年,談心網在教育部基層教育關工委優(yōu)秀網站評比中獲得二等獎,現該網站點擊率已超過 xx 多萬人次。 新時期,簡單的談心工作已不能適應學生的心理需求,談心亭開辦了“丹心汗青”剪紙藝術班剪紙活動,通過剪紙藝術創(chuàng)作的形式來緬懷黨史和國史,對大學生進行革命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把學生的剪紙作品匯編成冊,出版《燕玲花開》《 x 花紅》兩本書。 一站:校外教育輔導站 我校關工委自 xx 年成立了青少年教育校外輔導站后, x 年來,我們積極發(fā)動二級學院關工委 與地方中小學、社區(qū)、街道辦共建了 x 多個“青少年校外教育輔導站”,參加志愿服務的人數有 xx 人 /次,受益的青少年有 xxx 人 /次。大學生們在輔導站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共建“留守流動兒童快樂家園”,為留守流動兒童提供“撐起成長的天空”、“快樂成長營”團體心理輔導、“讓創(chuàng)意與自信齊飛”趣味手工課堂教學、“與陽光同行”學困生輔導等特色服務,深受小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經過近 x 年的探索實踐證明了“校地共建青少年校外輔導站”模式是成功的,達到了“資源共享、形成合力、共育新人”的目的。大學生們通過校外輔 導站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鍛煉意志、學與致用、提高技能和工作能力; 地方關工委贏得了寶貴的“人力資源”,地方關工委普遍存在輔導員隊伍不足的狀況,而高校學生的加入和參與,正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青少年們從輔導站的活動中受益匪淺,提升了他們的知識實踐水平,也拓展了他們的視野。 x 年的發(fā)展,我校關工委的校外輔導站已經形成了“關工、義工和社工”通力合作的“大關工”合作格局,有效利用了各方面的資源和優(yōu)勢,為新時期關工委工作開展開辟了新的途徑和方式。 一壇:生涯講壇 做好大學生職業(yè)生涯指導, 有利于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有利于大學生職業(yè)發(fā)展成就美好人生。退休老干部、老教師是職業(yè)生涯的過來人,他們在職業(yè)生涯中富有體會和經驗。我校關工委根據老同志這一特點,從 xx 年起開始舉辦《生涯講壇》,對大學生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職業(yè)成長、職業(yè)發(fā)展指導,開展大學生人生導航。通過《生涯講壇》的平臺,回答大學生“如何規(guī)劃大學時光”、“如何做好學問”、“如何發(fā)展自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踐行擇業(y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等問題。 《生涯講壇》采取固定專題和選擇專題兩種方式進行。新生入學時,開設“如何規(guī)劃大學時光”專題 ,學期中,開設“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專題,學生畢業(yè)前夕,開設“如何適應社會工作”專題,周而復始,使每一級大學生都有機會接受職業(yè)生涯指導。同時也以各二級學院為單位,根據《生涯講壇》所列專題(目前已列 x 個專題),針對大學生的需要選擇性地請老教師進行指導。為了提高《生涯講壇》的效果,每個專題盡量邀請校友及社會名流參與,同臺演繹。有校友參與的演講專題深受大學生的青睞?!渡闹v壇》每場演講后均與學生進行互動,公布主講人的 qq、微博、微信,讓大學生平時聯系溝通,做好學生答疑、咨詢、指導工作。 《生涯講壇》自 xx 年開辦以來,開講近 x 場,約近 xx 多人次參加,每年級約有近 xx 人在互聯網上交流?!渡闹v壇》形式多樣,內容由淺入深,說理服人,校友名流共同演繹,普遍受到大學生的歡迎。 一扶:“桑榆錦霞”扶苗行動 我校學生 x%以上來自農村,貧困生的比例較高,如何在物質和精神上關心貧困生群體,引導他們健康成長,是全體教職員工的心愿與責任?!澳郎S芡?,為霞尚滿天?!标P工委主動聯合學校后勤部門開展貧困生幫扶活動,幫助貧困生解決生活和學習等方面的困難,引導他們更好地成長成才,體現了老同志桑榆未晚致力關心下一代的高 尚情操?!胺雒纭毙袆訌?xx 年開始,已經舉辦了 x 年,共有近 xx 名特困新生受益。關工委發(fā)揮老教師的威望優(yōu)勢、經驗優(yōu)勢、政治優(yōu)勢和時空優(yōu)勢,從大一到大四,四年來,不間斷地對這些特困學生進行教育和幫助,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困難,全面關心他們的進步,使他們順利地完成大學四年學業(yè)。 二、 x 年關工委工作體會 通過 x 多年的關工工作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關工委工作要順利開展,取得成績,有“四個離不開”: 一是離不開學校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讓關工委有了工作的“動力”。 二是離不開一批樂于奉獻的老同志,讓關工委工作有了“活力”。 三是離不開有關部門的齊抓共管,讓關工委工作有了“合力。 四是離不開品牌建設,讓關工委工作有“著力”。 三、新時期工作展望 習近平指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祖國的未來屬于下一代。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關工委成立 x 年來,為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同志們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著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支持和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團結教育 廣大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廣大老干部、老戰(zhàn)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離退休老同志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我們要弘揚“五老”精神,尊重“五老”,愛護“五老”,學習“五老”,重視發(fā)揮“五老”作用,推動關心下一代事業(yè)更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