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簡介】
B、定崗 C、定目標 D、定機答案:AD BDE ACEGH ABD ABC BC ABCD ABCDE ACE ABCDE 1ABCD 1ACD 1ABCE 1CE 1ABC 1ABC 1ABCDE 1ACDE 1AB BC 2ABCD 2ABCD 2DE 2ABCD 2ACD 2ABCD 2BD 2AB 2ABCDE BCE 3ABCD 3AB 3ABCDE 3ABE 3ABCE 3AC 3ABD一、單選題(100題)我國第一部規(guī)范安全生產的綜合性基礎法律是( A )。A、《安全生產法》 B、《勞動法》C、《道路交通安全法》 D、《消防法》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通過修改《安全生產法》的決定,施行日期是( B )。A、2014年9月1日 B、2014年12月1日C、2014年10月1日 D、2015年1月1日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是( B )。A、職工 B、生產經營單位C、主要負責人 D、安全管理人員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的是( A )。A、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 B、安全管理人員C、職工 D、個人廠長(經理)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 D )領導責任。A、片面 B、零C、一半 D、全面企業(yè)基層組織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是( C )。A、職工 B、個人C、班組長 D、安全管理人員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yè),因而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 C )以下有期徒刑A. 三年以下 B.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C. 五年以下 D. 五年以上生產經營單位有關人員一年內因同一違法行為受到兩次以上行政處罰的,應當( A )。A、從重處罰 B、從輕處罰C、接受一般處罰 D、接受其他處罰《安全生產法》是我國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guī)中唯一設定( B )責任的法律。A、刑事 B、行政C、民事 D、綜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生產經營單位,其從業(yè)人員數必須超過( A )人。A、100 B、200C、300 D、5001生產經營單位對重新上崗的從業(yè)人員應( D )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A、不必 B、應該C、不強求 D、必須1能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能合理協調、流動有序,提高時間利用率的是( B )。A、整理 B、整頓C、清掃 D、清潔1《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職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全國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可支配收入的( B )倍。A、 10 B、20C、 30 D、401任何情況下,符合專業(yè)標準規(guī)定的絕緣電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電壓( D )。A、100歐 B、200歐C、500歐 D、1000歐1要求在工作中時刻注意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的是( A )。A、預防為主 B、安全第一C、綜合治理 D、時刻準備1生產經營單位的( D )是《安全生產法》的核心內容。A、預防為主 B、安全第一C、綜合治理 D、安全生產保障1《刑法》修正案(六)規(guī)定,對于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yè),因而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情節(jié)特別惡劣的,處( D)年以上有期徒刑。A、1 B、2C、3 D、5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 B )勞動合同。A、口頭 B、書面C、非合作 D、合作1責任主體違反安全生產法律規(guī)定構成犯罪,由司法機關依照法律給予刑罰的法律責任是指( B )責任。A、人事 B、刑事C、行政 D、民事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發(fā)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逃匿的,將被處( C )日以下拘留。A、5 B、10C、15 D、202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齊下,并充分發(fā)揮社會、職工、輿論的監(jiān)督作用,實現安全生產的齊抓共管的是( C )。A、 預防為主 B、安全第一C、 綜合治理 D、時刻準備2《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及其有關人員的同一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得給予(B )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A、 一 B、兩C、 三 D、四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根本目的是( B )。A、加強管理 B、確保安全生產C、規(guī)章立制 D、改善條件2以下選項中,哪一項是清掃的第四個階段?( D )A、將地面、墻壁和窗戶打掃干凈 B、劃出表示整頓位置的區(qū)域和限C、將可能產生污染的污染源清理干凈 D、對設備進行清掃、潤滑、檢修2對于負有報告職責的人員,謊報事故情況且情節(jié)嚴重的的,將被處( B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A、2 B、3C、5 D、62《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雇工繳納( B )費。A、社會保險 B、工傷保險C、人壽保險 D、健康保險2建設項目中是“三同時”不包括( D )。A、同時設計 B、同時施工C、同時投入使用 D、同時監(jiān)理2《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fā)疾病死亡或者在( A )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應視同工傷。A、48 B、72C、90 D、1082在作業(yè)現場“5S”管理中,對生產場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要區(qū)分開,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的是( B )。A、清掃 B、整理C、整頓 D、素養(yǎng)工件、材料應堆放整齊,平穩(wěn)可靠,不得超過( A )高度。A、2m B、3mC、4m D、5m3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guī)定》,已在崗的班組長每年接受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 B )學時。A、16 B、24C、36 D、483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guī)定》,已在崗的班組其他員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 A )學時。A、16 B、2C、36 D、483設備操作人員要求做到“三好”不包括( B )。A、管好 B、檢查好C、用好 D、養(yǎng)好3《消防法》規(guī)定,消防工作的方針是( B )。A、預防為主,安全第一 B、預防為主,防消結合C、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C、預防第一,防治結合3具有法人資格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是( C )。A、股東 B、安全管理人員C、法定代表人 D、安全負責人3企業(yè)單位應當至少( A )進行一次防火檢查。A、一個月 B、三個月C、半年 D、一年3公共聚集場所對員工的消防安全培訓應至少每( A )進行一次。A、半年 B、一年C、一年半 D、兩年3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結合實際,不斷完善,至少每( A )進行一次演練。A、半年 B、一年C、一年半 D、兩年3燃燒的三要素不包括( D )。A、可燃物 B、氧化劑C、引火源 D、滅火劑將水等具有冷卻降溫和吸熱作用的滅火劑,直接噴灑到燃燒的物體上,以降低燃燒物熱量的滅火方法是( C)。A、窒息法滅火 B、隔離法滅火C、冷卻法滅火 D、抑制法滅火4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qū)參與燃燒反應、中止連鎖反應而使燃燒反應停止的滅火方法是( D )。A、窒息法滅火 B、隔離法滅火C、冷卻法滅火 D、抑制法滅火4主要用于撲救油類初期火災的是( B ),A、水型滅火器 B、化學泡沫滅火器C、干粉滅火器 D、二氧化碳滅火器4下列關于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說法錯誤的是( B)。A、使用時,如果沒有戴防護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握噴筒或金屬管,以防凍傷。B、在室外使用時應選擇下風向。C、在狹小空間內滅火時,滅火后應迅速撤離。D、撲救室內火災時,應先打開門窗通風,然后人再進入,以防窒息。4下列關于發(fā)生火災時現場處置原則不正確的是( A )。A、發(fā)現火災后應先想法撲滅,不必立即報警 B、救人第一C、先控制、后消滅 D、先重點,后一般4下列關于初起火災撲救方法說法錯誤的是(B )。A、根據火情可以采取邊撲救、邊報警的方法。B、在場群眾不能參與滅火工作,只有消防人員才能進行滅火。C、人被包圍的情況下,應首先救人。D、要采取先控制后消滅的方法滅火。4電氣設備發(fā)生火災時,在未斷電的情況下,不能使用( B )進行滅火。A、1211滅火器 B、化學泡沫滅火器C、干粉滅火器 D、二氧化碳滅火器4下列關于火災時進行逃生和自救方法錯誤的是( D)。A、利用疏散通道進行逃生。B、逃跑時應低頭彎腰,必要時可以爬行。C、身上著火,不能奔跑,應就地打滾壓滅火苗。D、火災時,可以通過陽臺窗戶跳下。4下列不屬于機械傷害的是( B )。A、絞傷 B、高處墜落C、物體打擊 D、壓傷4機械設備的電氣裝置必須符合電氣安全的要求,局部照明燈應使用( A )的電壓。A、36V B、60VC、110V D、220V50、觸電事故是由( C )及其轉換成的能量造成的事故。A、電阻 B、電容C、電流 D、電磁5( B )是電流對人體內部組織的傷害,是最危險的一種觸電傷害。A、電弧燒傷 B、電擊C、電流灼傷 D、電烙印5下列屬于間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的是( D )。A、絕緣 B、屏護C、間距 D、保護接地5在低壓操作中,人體及所攜帶工具與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 B )m。A、 B、C、 D、5危險環(huán)境使用的攜帶式電動工具應采用( C )V的安全電壓。A、24 B、36C、42 D、485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的是(B )。A、危險源 B、重大危險源C、隱患 D、重大隱患5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應針對重大危險源每( )開展一次綜合應急演練或專項應急演練,每( )至少開展一次現場處置應急演練。( D )A、半年,半年 B、一年,一年C、半年,一年 D、一年,半年5事故隱患分為( A )。A、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 B、一般事故隱患和較大事故隱患C、較大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 D、極小事故隱患和極大事故隱患5事故應急預案按行政區(qū)域可劃分為( C )。A、三級 B、四級C、五級 D、六級5按行政區(qū)域可劃分,I級應急救援預案屬于( D)。A、國家級 B、省級C、縣級 D、企業(yè)級60、生產經營企業(y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按預案的適用范圍進行分類,多采用( A )的形式進行編制。A、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現場預案 B、綜合預案、現場預案、桌面預案C、專項預案、現場預案、桌面預案 D、綜合預案、專項預案、桌面預案6以下不屬于應急演練的基本類型的是(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