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織蒲松齡變形的故事蒲松齡的自勉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作者簡介蒲松齡(1640—1715),清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
2024-11-19 14:13
【摘要】促織蒲松齡山東淄州(今淄博市)蒲家莊人,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蒲松齡從小熱衷功名,19歲參加科舉考試,連中縣、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卻屢試不第,擠不進官場。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鄉(xiāng)過著清苦的塾師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觸的機會較多,對統治階級的種種罪惡有所不滿。一世無緣附驥尾,
2024-11-17 10:38
【摘要】寓言寓言是我國古代常見的一種散文文體,在先秦時就已經很發(fā)達,漢代以后,最善于寫作寓言的,要推柳宗元。柳宗元寓言的社會意義和文學價值也如他的其他文章一樣,情志高遠精深,風格活潑多樣,被譽為開創(chuàng)了寓言的新紀元、新境界。柳宗元的寓言大都是鞭撻現實中丑惡的人情世態(tài),有些則是針對政界的腐習陋俗。作者用思想家的眼光來觀察世事,文學技巧嫻熟,所以
2024-11-19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