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而增大牽引力. 反比 減小 2. P= F v通常用來計算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瞬時功率, v是瞬時速度;若代入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則計算的是該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功率. 一、對公式 P =Wt和 P = F v 的理解 1 . P =Wt是定義式 , 適用于任何情況下功率的計算 , 一般用于求解某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功率. 3.求解功率時應(yīng)該注意的問題 (1)首先要明確是求哪個力的功率,汽車的功率是指汽車牽引力的功率,起重機(jī)的功率是指起重機(jī)鋼絲繩拉力的功率. ( 2) 若求平均功率 , 需明確是哪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功率 , 可由公式 P =Wt或 P = F v-來計算. ( 3) 若求瞬時功率 , 需明確是哪一時刻或哪一位置 , 應(yīng)用公式P = F v , 如果 F 、 v 不同向 , 則投影到相同方向再計算. 【 例 1】 如圖 7- 3- 1所示,質(zhì)量為 m= 2 kg的木塊在傾角 θ= 37176。 的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木塊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μ= ,已知: sin 37176。 = , cos 37176。 = , g取 10 m/: (1)前 2 s內(nèi)重力做的功; (2)前 2 s內(nèi)重力的平均功率; (3)2 s末重力的瞬時功率. 答案 (1)48 J (2)24 W (3)48 W 圖 7- 3- 1 解析 分別由 W = Fl , P =Wt和 P = F v 求解. ( 1) 木塊所受的合外力 F 合 = mg s in θ - μ m g c os θ = mg ( s in θ - μ c os θ ) =2 10 ( - ) N = 4 N 木塊的 加速度 a =F 合m=42m /s2= 2 m /s2 前 2 s 內(nèi)木塊的位移 l =12at2=12 2 22 m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