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ROSS(底層十字)F2L(前兩層)OLL(上層翻色)PLL(上層復(fù)原) 尚未掌握入門玩法的魔友,請熟練掌握入門玩法以后再看此教程。 因為PLL和F2L的觀察很復(fù)雜,所以要盡早練,OLL可以慢慢記,反正碰到不會的CASE就用二步OLL解決, 然后一步一步的,秒數(shù)就會開始減少,相信持續(xù)的練習(xí),你很快就會從60多秒一直慢慢減少至15秒左右的水平。 觀察PLL的發(fā)呆 有練PLL的人絕對會對PLL的觀察很頭痛,因為要觀察出它的相對位置非常的困難,而且要找到基準點也不容易。 F RR39。 R39。 (R U R39。 R39。2)(R39。 (R U39。) 2 (R U R39。 R39。 U39。 (R39。)(R39。 R)3(R U R39。 U R)3(R U R39。 R39。 R39。 U39。 U39。 U)(R39。 U39。 ) 2 (r U39。 F R U R39。 U39。)1+2點系列2(r U39。)(R39。 U39。 R U39。)(R U39。)L系列4(r U2)(R39。50、R39。)(R U39。)5(R U R39。 U39。 R U39。 F39。 R D39。 R39。 U39。)z39。 R)(U R U39。 R39。2 F39。可使這兩個魔方塊色面相連,形成 112 的組合塊,再將組合塊轉(zhuǎn)至應(yīng)歸位的對應(yīng)位置,見圖 2 。D39。 F39。 R39。 U39。最常用的11個非標態(tài)f2l轉(zhuǎn)標態(tài)41個標準態(tài)的f2l,目標角棱,只會出現(xiàn)在頂層或目標位置(要插入的空當(dāng))上,而有一種情況是更常見的,就是目標角棱一個在頂層,另外一個在非目標的前兩層空當(dāng)中,(我稱之為最幾非標f2l,以下稱為情況一)為了獲取最少步數(shù)解法,通常是讓目標角棱轉(zhuǎn)變?yōu)橐韵碌臉藴蔲2l 。 F4. R2 U B U39。 R39。 L39。 F2 U2 F23. R U R39。 R2 F R F39。 L39。 R U2 R39。 U2 R U39。 U L R U R39。 F3. (U) R U2 R2 D39。 L F39。 R5. F U F2 L F39。1. (U) F U2 F2 U F2. (U) F U F2 U2 F1. (U) L39。 U L R U39。 U R U R39。 U39。 F2 L F L39。 F U39。 U L2 F39。 F39。 L39。 L U39。 U2 F3. (U39。) B2 F39。 U F D21. (U) D2 R U39。) B39。U2) (RU39。 U R) d39。 (L U L39。 R39。 R)(R39。 U39。 (R U2 R39。 (R39。 R39。 R) U39。R U R39。 U39。 R U R39。) U (R U39。 U2) (R U39。 U39。 U39。 R)(R39。 (R U R39。 R)U (R39。 U) (R U39。 U R)U2y(R U R39。 R39。1. B2 R2 B R2 B2. (U39。 F39。) B39。 U2 F2. (U39。 L2 D F22. R2 D B2 D39。 L39。 F1. (U) L39。 U2 B L39。 F2 R39。 F R U2 R39。 F39。2. (U2) L2 U2 F2 L39。) L39。 F3. F U F U39。 F4. L F2 L39。 F39。 D R2. (U2) F39。 L R U39。 F2 R39。 R U R39。 R U2 R39。 R39。 U39。 U R39。 U2 R29. R F39。 F39。 F U39。 F39。u(L39。 R U R39。)u39。F2L 有 41 種基本手法,如果您掌握其精神,不背下來也能做到“立即還原”,當(dāng)然,這要建立在大量的煉習(xí)的基礎(chǔ)上,否則,速度就難以上去了。 R B R)(18步)U39。 R U R)(15步)1 L x39。 F R39。)(19步)1z (U39。 U39。 R2 U39。 F R2 U39。 U R39。 R)D2(R39。 B)PLL公式在學(xué)習(xí)PLL21個公式的過程中,可參考PLL幫助學(xué)習(xí)頁面來練習(xí),效果會更好一些,更多的經(jīng)驗交流盡在魔方樂園論壇。 U2 R U) y (R U39。 R39。)(R U R39。 U)(R39。2 (R39。)3(r39。 U39。 U39。 U39。 U39。) (r U r39。 (R39。) r (R39。) y (F R U R39。)0(F R U R39。 U R U39。 U39。 R)OLL公式點+系列0(R U39。 U R)3y39。 U)(R U R)3y39。 U39。 )(R U R39。)2(R U39。 U R U39。 (R39。 (R U39。 (R39。2 R39。)0y39。 R F R2其他情況舉例R239。下面給出一些高手練習(xí)的參考經(jīng)驗:隨意打亂魔方,不限定觀察時間,觀察并寫出如何在8步內(nèi)完成的公式,并驗證完成,練習(xí)一段時間,滿意后,開始練習(xí),限定在15秒內(nèi),觀察并寫出如何在8步內(nèi)完成的公式,并驗證完成;練習(xí)滿意后,同樣限定在15秒內(nèi),快速觀察并迅速記憶牢固如何在8步內(nèi)完成,15秒后憑記憶快速完成復(fù)原;上階段練習(xí)滿意后,進入另一個高要求階段訓(xùn)練,用標準打亂公式打亂魔方,不僅在15秒,快速觀察并迅速記憶牢固如何在8步內(nèi)完成,同時快速拿起魔方,眼睛不看底層的四個白色棱塊,雙手快速完成,眼睛快速尋找第一組的f2l。 觀察F2L的發(fā)呆 在轉(zhuǎn)Cross第四邊的時候,手的速度放慢,用眼睛去找第一組F2L的PAIR。 PS:因為F2L觀察的地方非常多,剛開始學(xué)習(xí)的時候,眼睛要盯著方塊好一陣子才能找到你要的PAIR...相信堅持不懈的聯(lián)系,慢慢的你會發(fā)現(xiàn),你觀察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前后銜接會越來越連貫,哈哈,你和高手的差距已經(jīng)越來越小了,加油! 「OLL」,它的公式有57個,很容易相似的搞混淆到一塊,所以記憶的難度比較大,不過很大一部分公式是很順手,很好記憶的,比較容易混淆的可盡量對比記憶,找到他們的一些明顯不同,再強化記憶,多加練習(xí),就能很快分辨他們。三階魔方高級玩法教程本教程介紹的是三階魔方目前比較流行的快速復(fù)原法(CFOP)中的最快復(fù)原的玩法,如果還沒學(xué)會簡單復(fù)原的魔友,可先進入魔方入門玩法教程學(xué)習(xí)后再學(xué)習(xí)此教程,此CFOP教程中的公式有些雖然比較長,可都是比較順手的公式,此玩法教程對手法要求很高,魔友在練習(xí)的過程中可好好體會手法的精妙之處。在記憶57個公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首先記憶已經(jīng)完成十字的7種情況,然后再記憶點系列的8種情況,其他的42種情況,可參考卡片公式中的順序來對比記憶,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歡優(yōu)先記憶自己認為比較好記憶的公式,整體來說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PAIR就是邊+角),轉(zhuǎn)第一組的時候,眼睛去找第二組F2L的PAIR,轉(zhuǎn)第二組的時候,眼睛去找第三組F2L的PAIR,轉(zhuǎn)第三組的時候,眼睛去找第四組F2L的PAIR,轉(zhuǎn)第四組的時候,就可以想一想你也很快是魔方高手了,阿Q一下:)。做到最后高要求階段有相當(dāng)?shù)碾y度,需要循序漸進的練習(xí),不可急于求成。 FR39。 (R39。 U R)0U39。 U2)(R U39。2 R39。 U39。)( R39。 R39。)2R2 y (R U R39。) y (L39。 (R39。 (R39。2) R39。 R U R39。2 R39。 U39。 U39。2 F R F39。 U R B)1(r U r39。) y39。)(r U39。) (r39。) r39。 F39。 U2)(R U R39。 U R39。 F R F39。 U) r4F(R U R39。2 U)(R B R39。 R39。三棱換或三角換(11步)0(R2 U)(R U R39。 U R39。 U39。 R39。)(14步)1(R U39。)(R39。 R D39。 F平行線(17步)1(U R39。 (R U R39。(R39。從底角與中棱一步法中的公式規(guī)律來看,其基本方法是將相關(guān)的棱塊與角塊組合在一起,形成 112 的組合塊,再一并歸位還原。E39。)u39。 U L)u39。 R39。 F39。 U2 F23. F2 U2 F R2 B39。 L F39。1. F39。 L U39。 U39。 U F39。1. F39。 F39。 R39。 L F L39。 R39。 F39。 F U F24. L F L39。 U39。 F2 U2 L23. (U) F U F39。 R39。 U F39。 F39。 B39。 U2 L F39。 R U39。 R21. (U2) R B39。) F39。 U2 F39。 L39。) B39。 B D2CubeLoop的非標(上)F2L Pieces stuck AdjacentPlace the edgeCorner in the U layer Edge in FLCorner in the D layer Edge in FLPlace the cornerEdge in the U layer Corner in FLDThe 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