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1990,16 (2):1115[4],1994,52(3):261293[5] Hansen J, Lebedeff S. Global trends of measure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J Geophy Rev,1987,92:133451337[6]Jones PD. The influence of ENSO on global temperatures. Climate Monitor, 1988, 17:8089[7]Vinnikov KY, Groisman PY, Lugina KM. Empirical on contemporary lobal climate change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J Clim, 1990, 3: 662667[8]尹榮樓,王瑋,尹斌,:文津出版社,1993[9]:同心出版社,1997[10]國際環(huán)境與發(fā)展研究所,: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89[11](1994~1995).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5[12]林云華:《國際氣候合作與排放權交易制度研究》,第14頁[13]同上[14] IPCC,2007:《氣候變化2007:綜合報告。海平面升高不僅體現在觀測數據上,同時使人類生存受到直接影響。已觀測到的積雪和海冰面積減少也與變暖相一致。氣候變化決定于溫室氣體累積排放量,而非排放量本身[12]。在導致全球升溫的各種因素中,溫室氣體引起的溫室效應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原因。這個過程被稱為“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圖表引用IPCC的第三次評估報告,展示過去及預測未來的氣溫變化。目前普遍認為,溫室效應是造成全球氣溫變化的主要原因,但筆者認為,除溫室效應外,還有其他一些原因也應引起重視。其中非洲高達30∶1,因此森林毀滅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8~11]。在全球氣候治理的過程中,一方面受到技術和監(jiān)測手段的限制,另一方面國家與國家之間、非國家行為體與國家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對稱性,這使得無論是對于成本收益的計算,還是對于氣候相關指數的監(jiān)測,都存在相當大的不精確性。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為動植物帶來滅絕的風險,“氣候系統(tǒng)變化的速度遠遠超過物種能夠適應的速度,溫度上升攝氏3度,20%到30%的陸地物種可能瀕臨滅絕[15]”,并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產品和服務方面都產生不利的后果。氣候變暖造成地區(qū)之間徑流和可利用水量的進一步失衡,而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