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燕歌行》教案山東省墾利一中高二語文組李志良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盛唐邊塞詩派。2、體會詩人的沉痛之情。3、把握詩歌譴責邊將的主題。教學重點:體會詩人的沉痛之情。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學過程:教學導入:盛唐詩歌題材豐富,其中山水詩、邊塞詩占的比重較大,今天我們學習一首
2024-11-30 13:42
【摘要】一、方苞及成文背景:1、作者方苞: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創(chuàng)始人,字鳳九,號靈皋,晚年又號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進士。為文主張一種“義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義理、考據(jù)、辭章三者并重,并講求詞語的“雅潔”。這些主張在當時很有影響。在實踐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雖然不很高,思想內(nèi)容比較空虛,但大抵能夠?qū)懙妹靼讜?/span>
【摘要】閣夜教學目標:1、欣賞并領會本詩的藝術特點。2、誦讀品味本詩的意境。教學重點: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認識。教學方法:誦讀法、問題探究法教學課
2024-11-30 13:32
【摘要】新紀元整體感知本文寫于上世紀的一個重要歷史關頭,“在這黑暗的中國,死寂的北京”,作者以其政治家的敏銳感覺和文學家的豪邁、熱情,呼喚人類和中國一個新世紀即將到來。歷史證明,在本文寫作的年代,人類的新紀元、中國現(xiàn)代社會新紀元確已到來,因此本文成為歷史的預言、時代的先聲。文章首先就發(fā)出高昂的聲音:“新紀元來,新紀元來!”為全文抒寫情意定了調(diào)。如
2024-12-08 08:40
【摘要】學習目標:1、培養(yǎng)文言文自學能力:梳理知識點、確認重點字詞句;借助書下注解和工具書解決疑難問題;學會交流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共同進步。2、學習本文在矛盾中刻畫人物和通過人物言行展現(xiàn)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歸納人物性格特征。3、以讀促寫,通過單項訓練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學習重難點: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
2024-11-19 22:35
【摘要】第九單元經(jīng)世致用學案一、作家作品:1、作者簡介:顧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癸丑,卒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13—1682),昆山人,字甯人,初名絳,國變后易名炎武,學者稱亭林先生。亭林先生相貌丑怪,瞳子中白而邊黑,性情耿介,不諧於世,與同裏歸玄恭(莊)為友,時稱“顧奇歸怪”。2、《日知錄》簡介:
2024-11-19 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