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高壓輸電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知道“便于遠距離輸送”是電能的優(yōu)點之一.知道輸電的過程.了解遠距離輸電的原理.2、理解各個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關系.3、充分理解;;中的物理量的對應關系.4、知道什么是輸電導線上的功率和電壓損失和如何減少功率和電壓損失.5、理解為什么遠距離輸電要用高壓.二、能力目標
2024-11-20 02:54
【摘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人教版]第十九章原子核新課標要求1.內容標準(1)知道原子核的組成。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變。會用半衰期描述衰變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統計意義。(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知道射線的危害和防護。例1了解放射性在醫(yī)學和農業(yè)中的應用。例
2024-11-30 03:49
【摘要】有關固體及其微觀結構的教學建議有關固體及其微觀結構的教學建議固體的性質應當反映在力、熱、電、光各個方面,比如材料的彈性、硬度、密度、熔點、導熱性、電阻率、磁導率、折射率等等.本章教材沒有討論固體的什么具體性質,只是以分子動理論為基礎,定性地研究了固體的結構特點.教學中可以把“晶體和非晶體”、“空間空間結構”作為一個單元,安排學生預習.盡
2024-11-20 02:53
【摘要】有關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的教學建議(1)重核裂變要利用原子能,就要設法讓核能釋放出來.怎樣才能釋放核能?教學中可以聯系一些放能反應的實例進行討論:由天然放射性元素原子核的衰變來取得原子核能行不行?例如鈾238在α衰變時放出的α粒子具有的能量,鈷60的β衰變放出的β粒子有能量、放出的γ光子具有的能量.可見衰變過
2024-12-09 07:00
【摘要】有關液體的教學建議本單元是從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出發(fā),研究三方面問題:①液體和氣體接觸的表面層發(fā)生的現象——液體表面的收縮趨勢,表面張力;②液體和固體(器壁)相接觸的附著層發(fā)生的現象—一浸潤和不浸潤現象,液面呈彎月狀;③在前兩者基礎上,研究毛細現象.教材的特點是:從現象入手,作定性分析,歸納結論,并用分子動理論進行解釋,再聯系生產
2024-12-09 07:01
【摘要】第十九章原子核第四節(jié)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人教版選修3-5盧瑟福在實驗中發(fā)現,往容器C中通入氮氣后,在熒光屏S上出現了閃光,這表明,有一種新的能量比α粒子大的粒子穿過鋁箔,撞擊在S屏上,這種粒子肯定是在α粒子擊中某個氮核而使該核發(fā)生變化時放出的。這樣,盧瑟福通過人工方法實現了原子核的轉變,人類第一次打開了原子核的大門。一、核反
2025-01-14 11:01
【摘要】原子(yuánzǐ)物理學,第九章原子核物理(wùlǐ)概論,第一頁,共七十九頁。,第一節(jié)原子核的描述(miáoshù),第二節(jié)核質量(zhìliàng),第三節(jié)核力,第四節(jié)衰變(shuāibiàn)...
2024-11-15 03:13
【摘要】第十九章原子核,19.2放射性元素的衰變(shuāibiàn),第一頁,共二十一頁。,回顧:三種放射性射線(shèxiàn)的性質,三種射線(shèxiàn)?、?、?三種射線的性質:,氦核,電子,第...
2024-11-15 03:05
【摘要】三、新能源的開發(fā)高二級引入:地球上的傳統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18世紀——熱能19世紀——電能20實際至21世紀——核能以及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答:不是。按20世紀末的消費量估算,已經探明可開采的石油和天然氣,也許只能維持幾十
2024-11-18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