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三幅圖表揭示了什么主題?1895年《______條約》主要條款賠巨款白銀2億兩(清3年/日4年收入)割領土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開口岸重慶,沙市,蘇州,杭州設工廠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影響: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這三幅圖表又揭示了什么主題?虎代表英國,熊
2024-11-28 00:37
【摘要】第七課戊戌變法康有為(1858-1927),字廣廈,號長素,廣東南??h人。維新變法的領袖人物??涤袨榭涤袨?身于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資產(chǎn)階級文化?1882年,通過閱讀西方書籍,形成維新變法體系。?1888年9月,第一
2025-01-18 00:48
【摘要】第一篇:選修1戊戌變法教案 第九單元戊戌變法★教材內(nèi)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戊戌變法運動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馬關條約》的簽訂與民族危機的加深、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中華民族資本主...
2025-10-04 18:24
【摘要】《戊戌變法》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19世紀末中國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早期維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維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公車上書;《中外紀聞》;強學會;維新派同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zhàn);《應詔統(tǒng)籌全局折》;保國會;百日維新;戊戌政變;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與失敗的原因。2.能力方面:(1)通過揭示19世紀末康、梁為代表的資產(chǎn)階級新維新思想
2025-08-04 23:09
【摘要】?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百日維新”?“戊戌六君子”?課堂小結第二學習主題第6課戊戌變法第二學習主題第2課戊戌變法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第二學習主題第2課
2024-12-08 10:34
【摘要】第二學習主題第6課戊戌變法1、背景:甲午戰(zhàn)爭失敗瓜分狂潮民族危機嚴重一、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康有為梁啟超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為代表維新變法運動的主要經(jīng)過:序幕
2024-11-19 03:57
【摘要】第五章戊戌變法與義和團運動教學目的:通過本章的講授,使學生認識到:一、空前的民族危機是戊戌變法發(fā)生的基本原因,也是中國近代化由技術層面發(fā)展到政治層面的主要原因。二、以政治改革作為突破口的局限。三、19世紀末20世紀初“殘局”的出現(xiàn)是此后中國近代化全面展開的主要原因。四、以維新志士激勵學生的愛國精神和獻身精神。重點和難點:戊戌變法發(fā)
2025-05-12 18:37
【摘要】第七節(jié)戊戌變法甘肅省臨夏中學:王鵬甲午戰(zhàn)爭后,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民族資產(chǎn)階級登上歷史舞臺90年代,資產(chǎn)階級維新思想進一步發(fā)展戊戌變法“公車上書”使維新思想發(fā)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序幕)創(chuàng)辦報刊,成立團體、學會、學堂,使維新變法運動在全國開展
2025-08-01 12:49
【摘要】戊戌變法指1898年(農(nóng)歷戊戌年)以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者通過光緒皇帝所進行的資產(chǎn)階級政治改革,是中國清朝光緒年間(1898年)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主要內(nèi)容是: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fā)展農(nóng)、工、商業(yè)等。這次運動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的強烈反對,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發(fā)動政變,光緒被囚,維新派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和日本。譚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殺害,歷時僅一百零三天的
2025-06-22 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