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師大版《廣播和電視》教學設計(一)(一)教學目的常識性了解廣播和電視的發(fā)射與接收。(二)教具兩只頻率相同的音叉,半導體收音機。(三)教學過程1.復習舊課引入新課復習提問:①電磁波是如何產(chǎn)生的?你如何通過實驗來間接觀察它的存在?(電磁波是由振蕩電流產(chǎn)生的;當打開日光燈時,會從附近的收音機中聽
2024-12-09 08:08
【摘要】北師大版《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阻關系》教學設計(一)課前準備一、新課標學習要求知道串聯(lián)電路等效電阻與各電阻的關系.知道并聯(lián)電路等效電阻與各電阻的關系.推導出串聯(lián)電路等效電阻計算公式.推導出并聯(lián)電路等效電阻計算公式..、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出發(fā),通過數(shù)學公式的邏輯推導獲得新的科學知識的過程中,發(fā)
2024-11-19 07:43
【摘要】串、并聯(lián)電路中的電阻關系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要求1.知識與技能知道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與各電阻的關系。知道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與各電阻的關系。2.過程與方法推導出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計算公式。推導出并聯(lián)電路總電阻計算公式。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出發(fā),通過數(shù)學公式的邏輯推導獲得新的科學知
【摘要】《月夜》教學設計教師:徐麗娟單位:皋蘭縣水阜中學《月夜》教學目標: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
2024-11-19 08:25
【摘要】《把酒問月》教學目標:1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2背誦課文,學習佳句。3學習對月光的寫法。教學重點: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學難點:背誦課文,學習佳句。教學內容: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2024-11-29 12:50
【摘要】第一節(jié)認識電路第十一章簡單電路無法想象如果沒有電,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偶爾一停電,在現(xiàn)代化的城市里就會寸步難行。創(chuàng)境激趣實驗:試試看——使小燈泡發(fā)光一、電路:用導線把電源、用電器、開關連接起來組成電流的路徑。自主探究,交流合作:是提供電能的裝置。干電池(V)、蓄電池(2V)(可充電)、發(fā)電機干電池正極是
2025-06-06 12:07
【摘要】高效課堂八年級物理導學案組裝電路主備人:審核人:學習目標:1、認識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的連接特點和工作特點。2、會根據(jù)串并聯(lián)電路特點,判斷電路連接情況,會根據(jù)電路圖連接實物圖,會根據(jù)實物圖畫電路圖。重難點:會進
2024-11-28 19:18
【摘要】第三章圓6.圓和圓的位置關系一、學生知識狀況分析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在學習本章之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圖形變換和推理證明等方式認識了許多圖形的性質。在本章前面幾節(jié)課中,學生學習了圓的有關概念,對圓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并通過運用圖形運動的方法研究了點和圓的位置關系、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初步理解了相切、相交和相離的概念,同時具備了作圖和圖形平
2024-12-03 03:04
【摘要】第五節(jié)家庭用電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觀察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和連接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知道火線和零線。3、了解生活中安全用電知識,培養(yǎng)安全用電意識。通過實驗探究,知道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的方法。教學難點用測電筆辨別火線與零線。教學步驟:(一)引入新課?,F(xiàn)在,家用電
2024-12-03 06:12
【摘要】內容:《勇氣》節(jié)次第1節(jié)上課時間修改批注撰稿人黃敏持有人教學目標①學習法國人民為爭取和平自由,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的獻身精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②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③鍛煉學生無拘無束地表達
2024-12-03 00:30
【摘要】●課題§圖形的全等●教學目標(一)教學知識點(二)能力訓練要求通過實例理解圖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識別圖形的全等.(三)情感與價值觀要求通過師生的共同活動,來提高學生對圖形的分析能力,發(fā)展他們的空間觀念和積極參與的主動精神.●教學重點全等圖形的特征.●教學難點
2024-12-03 06:22
【摘要】《長江》教學設計東明縣三春中學趙修玉【文本解讀】本文是北師版七年級下冊第一課,也是本冊的第一個主讀課文。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重點語句分析本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難點是學習文中采用一系列修辭和一唱三嘆的手法的作用。《長江》是一篇抒情散文詩,把長江擬人化處理;先從描寫長江“醒來”入手,然后從多方面猜想式的描寫長江“醒來”后歡愉的原因,從而
2024-11-30 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