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閥 關 到 位6排 水 閘 閥 開 到 位6排 水 閘 閥 關 到 位2電 磁 閥 開 到 位2電 磁 閥 關 到 位1電 磁 閥 開 到 位1電 磁 閥 關 到 位1排 水 閘 閥 打 開1排 水 閘 閥 關 閉2排 水 閘 閥 打 開2排 水 閘 閥 關 閉3排 水 閘 閥 打 開3排 水 閘 閥 關 閉4排 水 閘 閥 打 開4排 水 閘 閥 關 閉5排 水 閘 閥 打 開5排 水 閘 閥 關 閉6排 水 閘 閥 打 開6排 水 閘 閥 關 閉1電 磁 閥 打 開1電 磁 閥 關 閉2電 磁 閥 打 開2電 磁 閥 關 閉N()L(+)N()N()N()L(+)L(+)L(+)EM223CN 34 圖 數(shù)字量 I/O 模塊 EM2232 1L 5.0 5.1 5.2 5.3 2L 5.4 5.5 5.6 5.7 3M 6.0 6.1 6.2 6.3 4M 6.4 6.5 6.6 6.7 M L+ 1M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2M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3電 磁 閥 開 到 位3電 磁 閥 關 到 位4電 磁 閥 開 到 位4電 磁 閥 關 到 位5電 磁 閥 開 到 位5電 磁 閥 關 到 位6電 磁 閥 開 到 位6電 磁 閥 關 到 位備 用3電 磁 閥 打 開3電 磁 閥 關 閉4電 磁 閥 打 開4電 磁 閥 關 閉5電 磁 閥 打 開5電 磁 閥 關 閉6電 磁 閥 打 開6電 磁 閥 關 閉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備 用N()L(+)N()N()N()L(+)L(+)L(+)EM223CN 35 R A A + A R B B + B R C C + C R D D + D M L + 增 益 配 置+2 4 V D C 電 源2 5 0 歐 姆 ( 內 置 ) R A A + A R B B + B R C C + C R D D + D M L + 增 益 配 置+2 4 V D C 電 源2 5 0 歐 姆 ( 內 置 )E M 2 3 1 1E M 2 3 1 2E M 2 3 1 3E M 2 3 1 4+ + + + + + + + R A A + A R B B + B R C C + C R D D + D M L + 增 益 配 置+2 4 V D C 電 源2 5 0 歐 姆 ( 內 置 ) R A A + A R B B + B R C C + C R D D + D M L + 增 益 配 置+2 4 V D C 電 源2 5 0 歐 姆 ( 內 置 )+ + + + + + + + 1 水 泵 開停 檢 測1 水 泵 吸水 口 負 壓1 水 泵 出水 口 正 壓1 主 排 水管 流 量2 水 泵 開停 檢 測2 水 泵 吸水 口 負 壓2 水 泵 出水 口 正 壓2 副 排 水管 流 量3 水 泵 開停 檢 測3 水 泵 吸水 口 負 壓3 水 泵 出水 口 正 壓水 倉 水 位1 水 泵 軸溫2 水 泵 軸溫1 電 機 軸溫2 電 機 軸溫E M 2 3 1E M 2 3 1E M 2 3 1E M 2 3 1 36 圖 模擬量輸入模塊 EM2311 圖 PLC 模塊的連接圖 E M 2 3 1 5 R A A + A R B B + B R C C + C R D D + D M L + 增 益 配 置+2 4 V D C 電 源2 5 0 歐 姆 ( 內 置 )+ + + + 3 水 泵 軸溫備 用3 電 機 軸溫備 用E M 2 3 1C P U 2 2 6 C NN 1 L 1E M 2 2 3 2 E M 2 3 1 1 E M 2 3 1 2E M 2 3 1 5E M 2 3 1 4E M 2 2 3 1E M 2 3 1 3M L + M L + M L + M L + L + ML + ML + MA C2 2 0 VD C D C +D C D C D C D C D C D C D C +D C + D C +D C +D C +D C + 37 小結 本章介紹了煤礦井下排水系統(tǒng)的管路情況,采用了主副兩組排水管路,用 3 臺礦用隔爆型三相異步電機驅動 3 臺離心式水泵。通過對系統(tǒng) I / O點數(shù)的統(tǒng)計我們選擇西門子 S7 200 系列的 PLC 做為控制核心,包括 226CN的 CPU 模塊 1 個, EM223CN 數(shù)字量輸入 /輸出 擴展模塊 2 個, EM231 模擬量輸入模塊 5 個。 在水倉中裝配兩組液位傳感器,一組為超聲波傳感器用來檢測水倉庫水位的變化趨勢,另一組是數(shù)字液位開關,是由 3 套浮球液位開關組成,可以根據浮球的沉浮情況來判斷水位的高低,使系統(tǒng)能夠根據水位變化來自動控制水泵的工作狀態(tài)。此后水泵出口壓力將逐漸增加,當達到一定值時就不再增加,此時開啟該水泵的電動閘閥,使得這個水泵進行排水,同時關閉射流泵停止為其引水。 離心式水泵排水系統(tǒng) 離心泵排水系統(tǒng)組成部分 離心式水泵排水系統(tǒng)的主要組成部分有:離心式水泵、電動機、起動設備、儀表、管路及管路附件等組成 。 系統(tǒng)組成 煤礦 井下主排水自動控制系統(tǒng)主要由遠程控制上位機、 PLC 控制箱、顯示操作臺、閥門、傳輸光纜、傳感器、交換機等設備組成,根據硬件結構可分為三層:現(xiàn)場層、控制層和管理層。 18 系統(tǒng)采用 PLC(可編程控制 )為核心,通過采集各種參數(shù)包括水箱水位、壓力、溫度、真空度、電壓、電流等,對水泵的工作狀態(tài)進行實時監(jiān)控,當接收到來自操作臺的控制命令時,對水泵等電器設備進行啟動、停止等相關操作,還可以將數(shù)據傳至上位機,并通過上位機對井下排水設備進行監(jiān)控。其特點是成本低、簡單,但不直觀、精度低。在默認情況下, M 存儲器的前 14 個字節(jié)是非保持的。 PLC 控制系統(tǒng)可大可小,能輕松完成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批量控制系統(tǒng)、制造業(yè)自動化中的復雜邏輯順序控制、流程工業(yè)中大量的模擬量控制,以及組成通信網絡、進行數(shù)據處理和管理等任務。 ,通用性強 大部分情況下,一個 PLC 主機就組成一個控制系統(tǒng)。所以一般來說,輸入信號的寬度要大于一個掃描周期,或者說輸入信 號的頻率不能太高,否則很可能造成信號丟失。 三、 輸入 /輸出 單元 PLC 的輸入 /輸出信號類型可以是開關量、模擬量。 CPU 的主要任務是控制用戶程序和數(shù)據的接受和存儲;用掃描的方式通過 I/O 接口接受現(xiàn)場信號的狀態(tài)和數(shù)據,并 存入輸入映像寄存器或數(shù)據存儲器中;診斷 PLC 內部電路的工作故障和編程中的語法錯誤等; PLC 進入運行狀態(tài)后,從存儲器逐條讀取用戶指令,經過命令解釋后按指令規(guī)定的任務進行數(shù)據傳送、邏輯或算數(shù)運算等;根據運算結果,更新有關標志位的狀C P U存 儲 器電 源 部 分輸入接口單元輸出接口單元編 程 設 備按 鈕行 程 開 關C O M接 觸 器電 磁 閥指 示 燈L 12 態(tài)和輸出映像寄存器的內容,再經輸出部件實現(xiàn)輸出控制、制表打印或數(shù)據通信等功能。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出現(xiàn)了微型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人們將微機技術應用到了PLC 中,使它能更多發(fā)揮計算機的功能,不僅用邏輯編程取代了硬連線邏輯,還增加了運算、數(shù) 據傳輸和處理等功能,使其成為一種電子計算機工業(yè)控制設備。 小結 這一章先是介紹了煤礦井水災的主要來源和水災帶來的危害,明確礦井排水的重要性。集中在標準化, 9 實時 化和統(tǒng)計劃管理礦井排水問題,利用信息論、控制論、系統(tǒng)論和計算機技術建立水資源管理的信息系統(tǒng)。俄羅斯教授波波夫、博士 波波夫教授 和 北烏拉爾鋁土礦生產聯(lián)合公司工程師沙爾塔諾夫 , 在 2020 3500 kw 異步電動機直接進入電網全電壓起動與礦井高揚程水泵雙機拖動的的比較,指出了 礦井排水高揚程水泵采用雙電機拖動具有 無可爭辯的優(yōu)越性。 對煤礦中央泵房水泵的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成功改造, 為在我國在自動控制排水系統(tǒng)開辟了一個新方法。因此存在的隔水層,使兩層不接觸水。這種水源含有大量的硫酸根離子, PH 值在 3 左右,有的甚至為 1,具有強烈腐蝕性,這種水成為突水水源時,危害性極大。 設計了自動和手動控制兩種控制模式,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控制方式。本論文屬于原創(chuàng)。所有數(shù)據、圖片資料真實可靠。 現(xiàn)在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可編程控制器 (PLC)已逐步取代了繼電器控制,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的自動控制領域。 ⑴ 含水層水: 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 ,大氣降水和地表水被添加到含水層 ,然后流入礦井中。礦井水量變化與氣候息息相關,但是涌水量高峰出現(xiàn)的時間往往有些滯后,而且隨深度的增加滯后的時間更長。如果礦井水不能夠及時排放, 將不可避免地導致水災,導致設備損壞、人員傷亡,對礦井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俄羅斯科學副博士 主要類型的離心泵的能耗估算方法,以及離心泵工況點經修正后的能耗估算方法。因此排除酸性礦井廢水和有害元素的技術是國外學者研究礦山排水竭力解決的問題。 “避峰填谷 ”的原則啟停水泵。 可編程控制器的產生和發(fā)展 20 世紀 20 年代起,人們把各種繼電器、定時器、接觸器及其觸電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