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節(jié)我們怎樣聽到聲音【新課指南】1.知識與技能:(1)了解人耳感知聲音的基本過程,雙耳效應及其應用;(2)知道骨傳導.2.過程與方法:通過經(jīng)驗、實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會關(guān)心他人,特別是關(guān)心殘疾人.4.重點與難點:重點:感知聲音的過程和骨傳導;難點:雙耳效應.【典型例題】
2024-12-03 09:47
【摘要】提高作業(yè)(大氣壓強以及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四、大氣壓強以及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作業(yè)導航大氣壓的存在和測定大氣壓的應用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飛機的升力一、填空題_____實驗有力的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1標準大氣壓=_____毫米水銀柱=_____Pa,在同一地區(qū),海拔500m處的大氣壓比海拔1000m
2024-12-03 09:46
【摘要】《平面鏡成像》單元測試題【知識點津】1.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學會平面鏡成虛像作圖。3.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的光學性質(zhì)及其應用?!咀詫W檢測】1.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像與物體的大小________,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像與物關(guān)于平面鏡________
2024-12-03 09:42
【摘要】2.2長度測量的檢測題班級____學號____姓名_____成績_____[來源:學科網(wǎng)]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主單位是_____。,使其符合實際情況:圓珠筆長度約;學生鞋子的長度約24;床的寬度約。3
2024-11-15 06:34
【摘要】《顯微鏡和望遠鏡》同步練習1、觀察與思考用放大鏡能觀察到細小的物體,但能用放大鏡看清楚動植物的細胞等非常小的物體嗎?我們上生物課是用什么來觀察細胞的?2、動手做一做取兩個焦距不同的放大鏡,一只手握住一個,通過兩個透鏡看前面的物體.調(diào)整兩個放大鏡間的距離,直到看得最清楚為止.然后再把前后兩個放大鏡的位置對調(diào).3、
2024-11-29 02:34
【摘要】第二節(jié)汽化和液化教學目標知識目標體驗蒸發(fā)現(xiàn)象,通過實驗探究知道蒸發(fā)的吸熱本質(zhì),了解蒸發(fā)可以制冷的應用;了解沸騰現(xiàn)象;知道蒸發(fā)和沸騰的異同。能力目標1.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現(xiàn)象,記錄數(shù)據(jù),描繪圖象,經(jīng)歷科學實驗的基本過程,體會物理實驗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了解圖象是一種比較直觀的物理變化
2024-11-19 17:23
【摘要】九年級物理同步練習——彈力、彈簧測力計1、彈簧、橡皮筋具有;橡皮泥具有。(選填“彈性”或“塑性”)2、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做。3、使用彈簧測力計時應注意觀察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4、彈簧測力計的基本原理是:彈簧所受的拉力與
2024-11-29 03:35
【摘要】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A組(教材跟蹤練習題)1、小明做的讀書筆記有些遺漏,請你把它填上(1)上體育課時,老師吹口哨聲是由于空氣的,如果這時空氣溫度是15℃,則口哨聲傳播速度是m/s。(2)人們在岸上行走會嚇跑水中的魚,魚聽到的聲音是由進行傳播的;月球上是的,
2024-12-03 09:48
【摘要】2021-2021學年度第一學期初三物理期末復習-------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4)1.(08湖南株州)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在“兩型”社會的建設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下列能源中,在使用時最安全、最清潔的是()A.煤氣B.太陽能C.電能D.核能4所示為內(nèi)
【摘要】第十五章第一節(jié)功【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艚夤Φ亩x、計算公式和單位,并會用功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糁朗褂萌魏螜C械都不能省功。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學會從物理現(xiàn)象中歸納簡單的物理規(guī)律?!魧W會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
2024-11-19 09:27
【摘要】教學內(nèi)容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一壓強授課教師教學時間第九周星期四班級C145姓名小組教學目標1、理解什么是壓力,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2、能正確的運用壓強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個人感悟教學重點運用壓強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天才就是
2024-11-19 09:28
【摘要】課題:質(zhì)量教學設計設計思想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討論,引入質(zhì)量的學習。通過對實際物體質(zhì)量的描述,使學生對質(zhì)量的單位有具體認識。通過學習天平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的認真學習態(tài)度,引導學生探究質(zhì)量是否隨形狀、狀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1
2024-11-19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