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二)一.填空題1、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的儀器叫(),二千多年就發(fā)明了、被譽為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之一。2、人們根據生產生活中的需要把磁鐵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根據磁鐵的形狀不同,可分為()、()、()、()等。3、到了900多
2024-11-28 13:02
【摘要】第一課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學目標】科學概念:地形包括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峽谷、平原等。地球表面有河流、海洋、山脈、高原等多種多樣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嶇不平的。過程與方法:觀察形容常見地形的特點。會看簡單的地形圖,能在地形圖上指認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脈、河流、海洋等的地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2024-11-19 22:47
【摘要】地球表面的地形平原: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海拔不高、山頂渾圓.盆地:周圍有山地、高原環(huán)繞,中間地勢較低高原:海拔較高,面積廣大,地形開闊或有丘陵起伏,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山地: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地勢崎嶇地球表
2024-11-15 03:30
【摘要】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單元概述:這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也是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學習大門的單元,將對學生以后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選擇植物作為開篇,是因為學生對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這將為他們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一、多項選擇題。1、樹的整體形態(tài)一般由()組成的。A、樹冠
2024-11-28 10:23
【摘要】教育科學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地球表面的地形》海珠區(qū)寶玉直實驗小學余晴【科學教育理論指導】本節(jié)課主要是選用概念轉變的科學教學模式中的“學習環(huán)教學模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細致觀察的能力。“學習環(huán)教學模式”將教學分為三個階段:1、探索階段:通過讓學生欣賞世界各地的旅游照片,集中到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2、名詞引介階段:學生
2024-11-23 00:59
【摘要】平原:低平而廣闊盆地:周圍有山地、高原環(huán)繞,中間地勢較低準噶爾盆地還有什么地形?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周圍有山地、高原環(huán)繞,中間地勢較低平原:低平而廣闊山地:地勢高而崎嶇,峰巒高聳丘陵:海拔不高、山頂渾圓高原:海拔較高、地面開闊或有丘陵起伏黃土高原平原
2024-11-30 23:07
【摘要】地球表面的地形平原:低平而廣闊山地:地勢高而崎嶇,峰巒高聳丘陵:海拔不高、山頂渾圓盆地:周圍山地、高原環(huán)繞,中間地勢較低高原:海拔較高,地面開闊或有丘陵起伏峽谷:深度大,谷坡陡峻的谷地世界地形圖顏色
2024-11-12 16:38
【摘要】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一)一.填空題。1、在我們周圍,很多()上都使用了磁鐵2、我知道在生活中有文具盒、()、()等地方都用了磁鐵。3、磁鐵能吸引鐵的性質叫()。4、磁鐵隔著一些物體()吸鐵。5、磁鐵上磁力最強
【摘要】第三章光現象測試題一、填空題1、若一個身高,則此人在鏡中的像高是______m,像到人的距離是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走2s,則像高______m,像到鏡的距離是______m,鏡中的像以的______速度遠離人。2、太陽光從大氣層外射到地面時,光線會發(fā)生彎曲,這說明
2024-11-28 00:54
【摘要】(魯教七上)思想品德:第三單元《相逢是首歌》單元復習+測試題課題:相逢是首歌課型:復習授課:審核:李東江授課時間:2021-10-課時:2【單元主題】建立融洽的同學關系、師生關系,學會與老師、同學友好相處?!緩土暷繕恕?、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的現象及危害。2、懂得同學友情在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
2024-12-05 06:02
【摘要】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一、我會填。1、一般物體在受熱時體積(),受冷時體積(),我們把物體的這種變化叫做()。2、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做()。熱總是從較()的一端向較()的一端傳遞。3、物體
【摘要】《種玉米》教案教學內容:歌曲《種玉米》教學目標:通過學唱歌曲《種玉米》,認識了解勞動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有幫助他人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美好品質。教學要求:要求用自己不同的表達方式來創(chuàng)造、表現音樂內容,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培養(yǎng)和激發(fā)愛勞動的美好品質。教學難點:說出學唱之后的感受,體驗勞動的快樂。教學重點:
2024-11-18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