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酶促反應實驗時 , 第一次實驗測得產(chǎn)物生成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中曲線 a所示 , 第二次實驗僅對第一次實驗中的條件進行了一處調整 , 實驗結果如曲線 b所示。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該育種方法屬于 ( ) A. 雜交育種 B. 誘變育種 C. 單倍體育種 D. 轉基因育種 20. 下列關于人類遺傳病的敘述 , 正確的是 ( ) A. 人類的遺傳病通常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 疾病 B. 白化病、 21 三體 綜合征均屬于單基因遺傳病 C.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血紅蛋白中一個氨基酸被替換 D. 禁止近親結婚的遺傳學依據(jù)是 “ 人類的遺傳病都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 ” 21. 有關無子西瓜和無子番茄的敘述 , 錯誤. . 的是 ( ) A. 二者的培育原理不同 B. 二者的無籽性狀都可以遺傳 C. 果實發(fā)育都與植物激素有關 D. 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存在生殖隔離 22. 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 , 某地區(qū)青菜蟲種群的抗藥性不斷增強 , 其原因是連續(xù)多年對 青菜蟲使用農(nóng)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使用農(nóng) 藥導致青菜蟲發(fā)生抗藥性變異 B. 青菜蟲為了適應有農(nóng)藥的環(huán)境 , 而產(chǎn)生了抗藥性突變 C. 農(nóng)藥的過量使用 , 使青菜蟲抗藥性基因頻率逐漸增大 D. 如果不使用農(nóng)藥 , 青菜蟲種群中就不會出現(xiàn)抗藥性個體 23. 下列物質中 , 在正常情況下不應該出現(xiàn)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的是 ( ) A. 尿素 B. 氨基酸 C. 糖原 D. 胰島素 24. 二次免疫中能直接產(chǎn)生大量抗體的細胞是 ( ) A. 吞噬細胞 B. 記憶細胞 C. B 淋巴細胞 D. 漿細胞 (效應 B 細胞 ) 25. 人體內下列平衡的調控與下丘腦無關的是 ( ) A. 水的平衡 B. 體溫的平衡 C. pH 的平衡 D. 血糖的平衡 26. 下圖左側為對燕麥胚芽鞘所做的處理 , 那么一段時間后 , ①②③ 中向左生長彎曲的有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7. 下列關于動植物激素在生產(chǎn)實踐中運用的敘述 , 錯誤 . . 的是 ( ) A. 閹割家畜利于育肥 B. 注射促性腺激素提高魚類受精率 C. 用乙烯利處理番茄 , 可促進其果實發(fā)育 D. 利用脫落酸處理馬鈴薯塊莖 , 可抑制其發(fā)芽 28. 如圖為某反射弧的組成示意圖 , 其中 a~ f 表示相關結構。為了研究圖乙所示生理過程 , 一般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法。 (填 “ 呈正相關 ”“ 呈負相關 ” 或 “ 難以確定 ” ) (4) 圖 2 中不同時間段曲線的斜率代表光合放氧的速率 , 對 15~ 20 min 曲線的斜率幾乎不變的合理解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 20 min 后停止光照 , 則短時間綠體中含量減少的物質有 ________(填序號: ① C5 ② ATP ③ [H] ④ C3) 38. (6 分 )右圖是某種單基因 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 (等位基因用 A和 a 表示 ), 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 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 ________染色體上的 ________性遺傳病。 (2) 由刺激 X→①→②→③→ 胰島 B 細胞的過程是神經(jīng)調節(jié) , 結構 ② 位于 ________, 結構 ③ 通過釋放化學信息直接影響胰島 B 細 胞的分泌,該化學物質稱為 ________。連續(xù)觀察 7 d, 并記錄 每天的數(shù)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