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詩兩首》:《金色花》《紙船─寄母親》教案教學目標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這兩首詩所蘊含的哲理。2.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3.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教學重點反復(fù)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
2024-11-28 03:06
【摘要】10《詩三首》導(dǎo)學案學習目標一、了解和學習詩歌閱讀的一些基本方法。1.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詩歌的意境。2.借助與作者、詩歌相關(guān)的資料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領(lǐng)會作者的情感。3.通過反復(fù)的朗讀,感悟詩歌語言的凝練美、音韻美、節(jié)奏美。二在對詩歌的品析中,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并從中受到熏陶和啟迪。第一課時一、
2024-11-18 16:31
【摘要】《兩則》導(dǎo)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作品,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2、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閱讀淺易文言文。3、了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學習古人的智慧、誠實、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知識鏈接】1、題目解讀這兩個故事都是寫古代聰穎少年的故事?!对佈分v的是晉朝著名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一個故
2024-11-18 16:29
【摘要】教學設(shè)計課題20.《西湖游記兩則》課時2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1、反復(fù)朗讀課文,借助課下注釋,弄清課文內(nèi)容,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準確生動地寫景狀物的方法,領(lǐng)會本文簡潔明快、形象活潑的語言特色。3、品味作者細致觀察景物、用心感受生活的審美情趣。重點難點分析及突破
2024-11-28 02:20
【摘要】“云”字,它的繁體寫作“雲(yún)”從造字形式可以看出云有雨,和天氣有關(guān),說明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chǎn)生活中對云和天氣的關(guān)系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掌握了一些規(guī)律,今天我們來學習《看云識天氣》這篇說明文,看看云和天氣到底有什么關(guān)系。導(dǎo)入新課檢查預(yù)習1.給斜體字注音:峰巒(
2024-12-13 11:05
【摘要】保爾·柯察金?保爾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非常艱辛的,12歲就被迫輟學去做工,生活在最底層。參加紅軍后,戰(zhàn)斗中大腿受傷,頭部炸傷,右眼失明。修筑鐵路時,患了關(guān)節(jié)炎,嚴重的傷寒病幾乎令他喪命。后來,進了療養(yǎng)院,而后他又提前離開之后又再次因車禍住進醫(yī)院。此時保爾僅僅24歲.帶著從未有過的絕望保爾坐在黑海港口公園里,抱著頭,沉思著:失去了
2024-12-13 16:21
【摘要】祖父、后園和我蕭紅蕭紅,原名張迺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縣人?,F(xiàn)代女作家。1934年,完成長篇小說《生死場》,由此奠定了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代表作有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2、品味課文中的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3
【摘要】秋天?果實成熟?秋天是金黃色的?豐收?收獲的喜悅?天高云淡、水落石出、高遠寧靜?大雁南歸?夜長晝短……何其芳何其芳(1912—1977),現(xiàn)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萬州一個守舊的大家庭。幼時即喜愛中國古代詩詞小
2024-11-17 20:25
【摘要】散步莫懷戚學習目標:1、學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中感受親情之美,培養(yǎng)尊老愛幼的品格。2、學習文章巧妙的構(gòu)思,體會文章樸實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莫懷戚,男,漢族,1951年出生于重慶。筆名周平安、章大明。他的創(chuàng)作以小說見長,也擅長散文,但不善于寫詩。他的作品很注意發(fā)掘生活中的情趣,頗富
2024-11-17 10:33
【摘要】你喜歡什么小動物?為什么?如果讓你介紹一種小動物,你會介紹它的什么?鶯(法)布封科普小品科普小品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一種說明文體。多用文藝的筆調(diào)介紹科學知識和闡述道理,使人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某種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藝術(shù)上的享受。學習目標第一課時1、概括段落大意,了解鶯的特性。2、了
2024-11-17 18:15
【摘要】一、導(dǎo)入激趣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爸耨R”是什么意思?小孩子跨在竹竿上當馬來騎,這種游戲表現(xiàn)了小孩子豐富的想象和天真。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童年生活,那是多么歡快,多么有趣,至今記憶猶新,下面請欣賞幾副童年的圖片,讓它們帶我們回到童年時代。文言文導(dǎo)學
2024-11-17 10:32
【摘要】看云識天氣閱讀2鞏固練習閱讀1朗讀感知閱讀3看云識天氣返回上頁下頁學習這一課有什么用?1.學好這一課,就學會了天氣預(yù)報;2.其中的語文知識倒在其次。返回上頁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