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1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建樹一、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1、背景:二戰(zhàn)結束后世界形勢發(fā)生深刻變化,形成新的政治格局(3方面)2、內容:①含義:不承認________的外交關系,在新的基礎上建立________的外交關系②意義:改變了過去________的地位,建立起________的外交關系①含義:先清除________勢
2024-11-12 03:23
【摘要】第27課新中國的外交在近代中國的歷史上,“外交”與“屈辱”可以說是一對孿生兄弟。周恩來曾滿懷義憤地指出: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神經衰弱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在地上辦外交呢?---《周恩來傳》上集材料一“在國際關系中,沒有永恒的朋友,
2024-11-11 06:06
【摘要】辛亥革命(1911年)舊民主主義革命之第2課課程標準: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過程,認識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華民國的歷史意義。第16課辛亥革命問題探究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問題探究三、辛亥革命的意義問題探究二、辛亥革命的經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2024-11-17 11:43
【摘要】(1)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為什么要用“恢復”?提示:①中國是二戰(zhàn)時反法西斯的重要國家,曾是《聯(lián)合國憲章》的簽字國。②新中國成立后,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長期被剝奪,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2)支持中國的票數呈現(xiàn)什么變化趨勢?試分析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原因。提示:趨勢:不斷增長。
2024-11-17 20:28
【摘要】第三節(jié)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課標要求】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zhàn)的重要性,探討抗日戰(zhàn)爭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歷史地位。福建省永安市第三中學Lzz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背景:日本侵華原因:既定國策、經濟危機、可乘之機軍
2024-11-18 13:55
【摘要】第3課羅馬人的法律基礎導學知識梳理一、第一部成文法1.背景:羅馬是古希臘文明的正統(tǒng)繼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開拓者;羅馬逐漸建立了雄霸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羅馬人以靈活務實的態(tài)度逐步摸索出一套治理國家的經驗,制定出世界上最為系統(tǒng)完備的,為豐富和發(fā)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獨特的貢
2024-11-19 16:30
【摘要】永川中學楊應洪你聽說過羅馬城起源的傳說嗎?不列顛西班牙非洲歐洲黑海小亞細亞亞洲埃及高盧地中海公元117年的羅馬帝國羅馬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在其著名著作《羅馬法的精神》中說:“羅
2024-11-18 13:47
【摘要】第2課新興力量的崛起基礎導學知識梳理一、“歐洲人的歐洲”1.背景:20世紀50年代初,西歐經濟得到恢復;歐洲的政治家們認識到,才能使歐洲得到穩(wěn)定與發(fā)展。歐洲聯(lián)合2.進程:經濟一體化:1951年4月,法國、聯(lián)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六國建立了
2024-11-18 13:48
【摘要】人性的復蘇課標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什么叫“文藝復興?表象上講:“文藝復興“是14—17世紀意大利的文化復古運動。實際上是早期資產階級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反對宗教神學和維
2024-11-17 20:13
【摘要】《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專題二近代中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二、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品味經典解讀歷史讀詩解史:⒈這首詩中提到的“強徒”指的是誰?⒉詩中提到“因義生憤憤生勇”,請結合教材指出三元里抗英的原因。三元里前聲若雷,千眾萬眾同時來,
2024-11-18 13:56
【摘要】這幅圖真實、細致地表現(xiàn)了康熙南巡所經之處的風土人情及農業(yè)、商業(yè)的繁榮景象。《康熙南巡圖》明清強盛的表現(xiàn)耕地擴大明初8.5億畝;清朝10億畝人口增長明初6600余萬;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增至4.1億生產總值在世界總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長率遠高于歐洲城市狀況50萬人口世界有10個,中國占6
2024-11-18 13:44
【摘要】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湖南省桂東縣第二中學李益成搜集整理了解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動,理解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處理國際關系方面的意義。二、教材分析:本課敘述了建國初期新中國在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中,確定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此政策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同蘇聯(lián)等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同時積極謀求建立
2024-12-03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