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九單元平肝息風藥一、概念:凡以平肝潛陽或息風止痙為主要功效,治療肝陽上亢或肝風內(nèi)動病證的藥物,稱為平肝息風藥。二、藥性特點:入肝經(jīng),多蟲藥、貝殼藥、礦物藥。三、主治:肝陽上亢證(頭暈頭痛,面紅目赤,耳聾耳鳴等),肝風內(nèi)動證(眩暈欲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肌肉痙攣,四肢抽搐等)。藥性多偏寒涼。因多為介類貝殼或礦石入
2025-08-22 10:05
【摘要】中藥學主要包括中藥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證及其他應用知識和技能等,是執(zhí)業(yè)藥師必備的中藥學專業(yè)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執(zhí)業(yè)藥師的職責與執(zhí)業(yè)活動的需要,中藥學部分的考試內(nèi)容主要包括: 、成書年代、學術(shù)價值?! ⑽逦?、升降浮沉、歸經(jīng)、有毒與無毒等內(nèi)容及應用?! ⒈硎雠c分類;主治病證的表述?! ??! 。òㄐ阅芴攸c、功效、適用范圍、配伍應用及使用注意)。
2025-08-05 00:00
【摘要】南方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藥理教研室中藥藥理學第九章芳香化濕藥南方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藥理教研室中藥藥理學目的與要求、掌握其主要藥理作用。,熟悉藿香的主要藥理作用。南方醫(yī)科大學中醫(yī)藥學院藥理教研室中藥藥理學1.定義:凡是氣味芳香,具有化濕運脾作用的藥物稱為化濕藥。
2025-03-01 10:16
【摘要】第十單元利水滲濕藥前言一、概念:以通利水道,滲泄水濕,治療水濕內(nèi)停病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二、分類:。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適應于水濕內(nèi)停之水腫,小便不利,以及泄瀉、痰飲等證。。性味多苦寒,用于小便短赤,熱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證。。性味多苦寒,用于濕熱黃疸。三、注意:陰虛者慎服,孕婦慎服。
2025-08-22 10:06
【摘要】第十七單元化痰止咳平喘藥一、概念: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藥物,稱化痰藥;能減輕或制止咳嗽和喘息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二、分類。主要用于寒痰、濕痰所引起的咳嗽、氣喘、痰多、色白、苔白膩等證;以及痰濕阻關(guān)于經(jīng)絡所致的肢節(jié)酸痛、肢體麻木、眩暈、嘔惡、陰疽流注,瘰疬等證。第一節(jié)溫化寒痰濕痰藥半夏
2025-08-11 19:13
【摘要】活血化瘀藥一、填空題: 1.川芎的功效是____ 2.延胡索的功效是____ 3.郁金的功效是____ 4.姜黃的功效是____ 5.乳香的功效是____ 6.丹參的功效是____ 7.紅花的功效是____ 8.桃仁的功效是____ 9.益母草的功效是____ 10.牛膝的功效是____ 11.雞血藤的功效是____
2025-06-07 14:01
【摘要】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藥定義?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療“痰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化痰藥;?以制止或減輕咳嗽和喘息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適應范圍?1)化痰藥:主治一切痰證。?痰飲犯肺:咳嗽喘息?痰留胃腸:脘悶惡心、嘔吐、腸鳴?痰留胸脅:咳嗽痛引胸脅
2024-12-29 08:00
【摘要】2022/2/2中藥藥理學特論-各論三、瀉下方藥2022/2/2中藥藥理學特論-各論(一)瀉下藥的概念凡能通利大便,排除積滯,攻逐水飲的藥稱為瀉下藥。瀉下藥藥性多苦寒或甘平,多入胃、大腸經(jīng),主要用于大便秘結(jié)、腸道積滯、實熱內(nèi)結(jié)、水腫停飲等里實證。有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等三類。
2025-01-05 12:37
【摘要】利水滲濕藥1.定義§凡能通利水道,滲泄水濕,治療水濕內(nèi)停病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利水滲濕藥。第一節(jié)利水消腫藥茯苓茯苓【藥性】甘、淡,平。歸心、脾、腎經(jīng)?!竟πА坷疂B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應用】。。,失眠。薏苡仁【藥性】甘、
2025-03-01 10:15
【摘要】掌握:川芎丹參紅花第十二節(jié)活血化瘀藥川芎【功效應用】,行氣止痛(“血中氣藥”)-氣滯血瘀諸痛證(1)婦科調(diào)經(jīng)要藥(2)肝郁氣滯,脅肋疼痛(3)胸痹心痛:現(xiàn)代用來治冠心病心絞痛。(4)跌打損傷-頭痛(要藥)、風濕痹痛風寒
2025-05-26 01:23
【摘要】第十八章止血藥【教學內(nèi)容】?1.涼血止血藥?掌握:小薊、地榆?熟悉:大薊、槐花(附槐角)、白茅根、側(cè)柏葉?了解:苧麻根?2.化瘀止血藥?掌握:三七、茜草?熟悉:蒲黃?參考:降香、花蕊石?3.收斂止血藥?掌握:白及?了解:仙鶴草、棕櫚炭、血余炭?4.溫經(jīng)止血藥?掌握:艾葉?了解:炮姜
2025-03-01 11:30
【摘要】活血化瘀藥【概述】1.定義?凡以通利血脈,促進血行,消散瘀血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瘀血病證的藥物,稱活血化瘀藥,或活血祛瘀藥,簡稱活血藥,或化瘀藥。2.性能特點?性味多辛、苦、溫或寒,部分動物藥類味咸,主入心、肝二經(jīng)。?具有活血化瘀之功,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調(diào)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