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古詩詞誦讀(一)《峨眉山月歌》李白《江南逢李龜年》杜甫《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岑參《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齊名,世稱“大李杜”。其作品風格豪放飄逸,想象
2025-06-14 04:01
【摘要】課外古詩詞誦讀(二)《秋詞》(其一)劉禹錫《夜雨寄北》李商隱《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陸游《潼關》譚嗣同秋詞(其一)劉禹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劉禹錫詩文俱佳,與白居易并稱“劉白”,與柳宗元并稱“
2025-06-21 01:08
【摘要】——唐·杜甫中文名:杜甫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出生日期:712年2月12日逝世日期:770年職業(yè):詩人主要成就:現(xiàn)實主義詩歌創(chuàng)作代表作品:《杜工部集》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工部尊稱:詩圣流派:
2025-06-20 16:07
【摘要】月夜憶舍弟,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人情感。學習目標【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走近作者這首詩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
2025-06-20 15:09
【摘要】登樓學習目標。,領會詩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詩歌主旨。。走近作者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史”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
2025-06-20 12:17
【摘要】,領會意境教學目標?溫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宰相溫彥博之裔孫。溫彥博,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唐書》有傳。溫庭筠雖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jù)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縣(今
2024-11-10 04:44
【摘要】,領會意境教學目標?溫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宰相溫彥博之裔孫。溫彥博,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唐書》有傳。溫庭筠雖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jù)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縣
2024-11-12 16:28
【摘要】長沙過賈誼宅【劉長卿】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走近作者此詩的內(nèi)容,與作者的遷謫生涯有關。劉長卿“剛而犯上,兩遭遷謫”。第一次遷謫在公元758年(唐肅宗至德三年)春天,由蘇州長洲縣尉被貶為潘州南巴縣尉;第二次在公元773年(唐代宗大歷八年)至777年(大歷
2025-06-20 08:10
【摘要】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以治國平天下為人生價值的最高實現(xiàn),由士而仕、投身宦海。但宦海有不測風云,忠而被貶,賢而遭遷不乏其人。除了降職、貶逐前往荒遠之地外,不少人還經(jīng)歷過囹圄之禍。屈原,白居易,劉禹錫等,均曾有過這樣辛酸凄慘的經(jīng)歷.貶謫詩中,詩人一般會抒發(fā)什么樣的情感?1、英雄末路之悲2、忠而被貶之
2025-06-16 02:11
【摘要】韓愈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ね瑁婪Q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jīng)世之志。作者簡介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統(tǒng)的繼承者自居。他反對六朝以來的形式主
2025-06-13 12:15
【摘要】咸陽城東樓【許渾】字用晦,丹陽(今屬江蘇)人,唐代詩人。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閑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走近作者此詩大約是許渾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監(jiān)察御史的時候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jīng)處于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nóng)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寫作背景
2025-06-20 08:40
【摘要】二、夜雨寄北一、秋詞(其一)課外古詩詞誦讀三、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四、潼關第三單元一、秋詞(其一)文本背誦名句理解默寫自測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賞析:這兩句詩意境開
2025-06-18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