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1 , 0) , B (4 , 0) , 可設(sh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y= a ( x + 1) ( x - 4) , 將 C 點(diǎn)的坐標(biāo)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 , 利用待定系數(shù)法即可求得拋物線的解析式; ( 2) 用含 m 的式子表示出 QM 的長(zhǎng) , 而由題 , 可知線段 DF 的長(zhǎng) , 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 , 有 DF = QM , 從而可得到關(guān)于 m 的方程 , 解方程即可求得 m 的值; ( 3) 由題易求得 ∠ ODB = ∠ Q M B , 故以點(diǎn) B , Q , M 為頂點(diǎn)的三角形與 △ B O D 相似 , 有 △ Q B M ∽△ B O D 和 △ B Q M ∽△ B O D 兩種情況 , 每種情況下分別根據(jù)相似的性質(zhì) , 得到關(guān)于 m 的式子 , 即可求得 m 的值 . 根據(jù)題意 , 可用含 m 的式子表示出 點(diǎn)Q 的坐標(biāo) , 將 m 的值代入 , 即得點(diǎn) Q 的坐標(biāo) .解: ( 1) ∵ 拋物線過(guò)點(diǎn) A ( - 1 , 0) , B (4 , 0) ,∴ 設(shè)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y = a ( x + 1) ( x - 4) .將點(diǎn) C (0 , 2) 代入 , 得- 4 a = 2 ,解得 a =-12,∴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y =-12( x + 1) ( x - 4) =-12x2+32x + 2.【自主作答】 ( 2) ∵ 點(diǎn) D 與點(diǎn) C 關(guān)于 x 軸對(duì)稱 ,由拋物線的解析式 , 可知點(diǎn) C 的坐標(biāo)為 (0 , 2) ,可知點(diǎn) D 的坐標(biāo)為 (0 , - 2) .由點(diǎn) B , D 的坐標(biāo) , 可求得直線 BD 的解析式為 y =12x - 2.∵ F (0 ,12) , D (0 , - 2) ,∴ DF =52.∵ QM ⊥ x 軸 , P ( m , 0) ,∴ Q ( m , -12m2+32m + 2) , M ( m ,12m - 2) ,∴ QM =-12m2+32m + 2 - (12m - 2) =-12m2+ m + 4.∵ 四邊形 D M Q F 是平行四邊形 ,∴ DF = QM , 即-12m2+ m + 4 =52,解得 m = 3 或 m =- 1( 舍去 ) .∴ 當(dāng) m = 3 時(shí) , 四邊形 D M Q F 是平行四邊形 .( 3) 如解圖所示 .由 B , D 的坐標(biāo) , 可得 OB = 4 , OD = 2.∵ QM ∥ DF ,∴∠ ODB = ∠ Q M B ,∴ 當(dāng)以點(diǎn) B , Q , M 為頂點(diǎn)的三角形與 △ B O D 相似時(shí) , 有 △ Q B M ∽△ B O D 和△ B Q M ∽△ B O D 兩種情況:① 當(dāng) △ QBM ∽△ BOD 時(shí) , ∠ DOB = ∠ MB Q = 90176。 ? -12?= 2 ,點(diǎn) C 的坐標(biāo)為 ( 0, 6) ,∴ BC ∥ x 軸 ,∴ CP = 2.如解圖 1 所示 , 延長(zhǎng) HP 交 y 軸于點(diǎn) M . ∵ 直線 l 的解析式為 y = x , ∴∠ AOH = ∠ COH = 45176。 , ∴ 此種情況不存在;③ 當(dāng) EP = EF 時(shí) , ∠ P E F = 90 176。 , 若 △ P E F 為等腰三角形 , 則 PE = PF , ∴ 點(diǎn) P 在 ∠ F G A 的平分線上 .方法一:設(shè) ∠ F G A 的平分線為直線 l ′ , 由題可求得 l ′ 的解析式為 y = ( 2 - 1) x + 4- 4 2 . 聯(lián)立直線 l′ 和直線 AB 的解析式 , 得y = ? 2 - 1 ? x + 4 - 4 2 ,y =- 3 x + 18 ,解得x = 10 - 3 2 ,y = 9 2 - 12.∴ 此時(shí)點(diǎn) P 的坐標(biāo)為 ( 10 - 3 2 , 9 2 - 12) ;方法二 : 如解圖 6 所示 . 設(shè) P ( m , - 3 m + 18) , 則 H ( m , m - 4) , ∴ PE =- 3 m +18 , PH = 4 m - 22. 在 Rt △ P F H 中 ,PHPF= 2 , 即4 m - 22- 3 m + 18= 2 , 解得 m = 10 - 3 2 ,∴ 此時(shí)點(diǎn) P 的坐標(biāo)為 ( 10 - 3 2 , 9 2 - 12) .綜上所述 , 存在點(diǎn) P , 使得以 P , E , F 為頂點(diǎn)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點(diǎn) P 的坐標(biāo)為 (0 , 4) , ( 10 - 3 2 , 9 2 - 12) , (4 , 6) , ( 10 - 6 2 , 6) .2 . (2022 , 且 B (2 , 2) ,∴ OB = 2 2 , OC = 2 .∵△ P O C ∽△ M O B ,∴OMOP=OBOC= 2 , ∠ P O C = ∠ M O B .① 當(dāng)點(diǎn) P 在第一象限時(shí) , 如解圖 3 所示 , 過(guò)點(diǎn) M 作 MG ⊥ y 軸于 點(diǎn) G , 過(guò)點(diǎn) P 作PH ⊥ x 軸于點(diǎn) H . ∵∠ COA = ∠ BOG = 4 5176。 安陽(yáng)一模 ) 如圖 , 已知拋物線 y = x2+ bx + c 與 x 軸交于 A , B 兩點(diǎn) , 與y 軸交于點(diǎn) C , 直線 y = 2 x - 8 經(jīng)過(guò) B , C 兩點(diǎn) . (1) 求拋物線的表達(dá)式; (2) 點(diǎn) D 是線段 BC 上一動(dòng)點(diǎn) , 過(guò)點(diǎn) D 作 x 軸的垂線交拋物線于點(diǎn) M , 求線段 DM長(zhǎng)度的最大值; (3) 線段 DE = 5 , 當(dāng)線段 DE ( 點(diǎn) E 在點(diǎn) D 的下方 ) 在線段 BC 上滑動(dòng)時(shí) , 是否存在以 D , M , E 為頂點(diǎn)的三角形和 △ BOC 相似?若存在 , 請(qǐng)直接寫(xiě)出所有符合條件的點(diǎn) M 的橫坐標(biāo);若不存 在 , 請(qǐng)說(shuō)明理由 . 解: ( 1) ∵ 直線 y = 2 x - 8 經(jīng)過(guò) B , C 兩點(diǎn) ,∴ B (4 , 0) , C (0 , - 8) .將 B ( 4, 0) , C (0 , - 8) 分別代入 y = x2+ bx + c 中 , 得0 = 16 + 4 b + c ,- 8 = c ,解得b =- 2 ,c =- 8.∴ 拋物線的表達(dá)式為 y = x2- 2 x - 8.( 2) 設(shè) D ( m , 2 m - 8) ( 0 ≤ m ≤ 4) , 則 M ( m , m2- 2 m - 8) .∴ DM = 2 m - 8 - ( m2- 2 m - 8) =- ( m - 2)2+ 4.∵ - 1 < 0 , 0 ≤ m ≤ 4 ,∴ 當(dāng) m = 2 時(shí) , DM 有最大值 4.( 3) 存在以 D , M , E 為頂點(diǎn)的三角形和 △ B O C 相似 , 符合條件的點(diǎn) M 的橫坐標(biāo)為 2 +62或 2 + 2 .【提示 】 設(shè) D ( m , 2 m - 8) ( 1 ≤ m ≤ 4) , 則 M ( m , m 2 - 2 m - 8) , ∴ DM = 2 m - 8